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德允 《江淮法治》2009,(19):43-44
她1979毕业于原安徽农学院,参加工作30年来,始终心系“三农”,长期与农民朋友打交道,深知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她当选省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后,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经常深入乡村、田间地头为农民解难,为人民群众代言,促进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她兢兢业业工作,尽职尽责履职,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任,她就是省十一届人大代表、萧县农业推广中心副主任郑玉美。  相似文献   

2.
《江淮法治》2010,(16):F0003-F0003
包河区人大代表陈荣慧同志,现任包河区骆岗街道北斗村党支部书记。他长期工作在基层,多年来始终不渝地实践“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大圩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群众的支持和肯定。连续四届被评为区优秀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3.
杨震  胡再华 《江淮法治》2011,(17):38-39,37
在马鞍山市十四届人大代表中,民建马鞍山市委驻会副主委蒋宗和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代表。当选市人大代表4年来,她善于思考,勤于耕耘,所提出的议案、建议均有详尽的事实、有说服力的数据、有充分的案由。这都得益于她在企业管理部门工作多年的经历,养成了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用事实、用证据、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后,她与经济界人士保持密切联系,不仅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还经常与他们探讨研究一些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她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不负人民重托的高度责任感努力履职,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献计,为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刘永刚 《江淮法治》2012,(11):38-39
“作为一名农民的儿子,我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也一直沉下身子在农村工作.和农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当选人大代表后,我就竭尽全力关注农村的发展,关注农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千方百计想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难事,过上好日子。”言谈之中。金寨县十六届人大代表李贤宏非常谦虚.不愿过多地“表功”。在任金寨县铁冲乡铁冲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时,他认真工作,尽职尽责,为全村人民求发展、谋利益,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后.更是时时处处想着农村群众.努力做好代表工作,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向选民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5.
吴云兰 《江淮法治》2013,(19):46-46
只有与群众联系得更紧密,心贴得才会更紧,为民履职的成果才会更丰硕。人大代表来自社会工作的各个领域,如何结合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履行代表职责,把履职做得更好、更扎实、更到位,反映出基层群众的呼声。推动群众关心的问题解决,是代表履职的一大重心。本期“代表访谈”栏目刊登的3位省人大代表。分别来自于农村、教育及水利部门,虽然身处不同行业,但是他们在履职过程中,都充分与本职工作相结合,紧贴群众。取得了令群众满意的履职成果。  相似文献   

6.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群众,受人民群众的委托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代表法》明确规定:代表要“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人大代表与广大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紧密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各地正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只有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才能使党的群众路线在人大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只有努力践行群众路线,争当践行群众路线的“排头兵”,人大代表才能成为群众真正满意的代言人、贴心人.  相似文献   

7.
吴星 《江淮法治》2011,(3):42-42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直备受我省各界人民的高度关注,自我省开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各地各部门密切配合,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各项政策措施基本落实,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当然,我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各地进展也不平衡。本期“代表访谈”栏目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采访了3位省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8.
我要努力当好这个小组长,使代表小组闭会期间活动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省人大代表孔雪飞“人大代表不单纯是一种荣誉,而是一种责任,是身上肩负的一种重托。”初次见面,省人大代表、宿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埇桥区文联副主席孔雪飞就这样为自己“定位”。近日,记者经采访了解到,他和他所在的省人大代表埇桥区小组不仅如此说,也如此做。他们心系群众冷暖,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实现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重承诺。“我要在党和人民之间架起连心桥”孔雪飞1999年当选为宿州市人大代表,2002年当选…  相似文献   

9.
按检察机关加强同人大代表联络,接受人大代表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代表法明确规定,人大代表有权对有关机关和单位的工作进行视察,可以向被视察单位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代表的权利,支持代表执行代表职务。代表联络工作做得如何,是对我们宪法观念、大局观念和接受监督观念的检验。几年来的实践充分表明,加强人大代表联络,有利于促进检察机关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检察工作始终不脱离人民群众,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呼声,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了拓宽与人大代表联络渠道,让人大代表更多地了解检察工作,接受人大代表监督.按照省院党组的要求,从本期起增设“人大监督专栏”。欢迎人大代表来稿来函,对我省检察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为改进和加强检察工作提供强大动力。也欢迎全省各级检察机关和广大检察干警来稿,介绍检察机关尊重代表权利、接受监督,努力维护宪法和法制权威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忙碌的一天     
舒城县河棚镇地处舒城西南山区,万佛湖上游,自古以来都是舒城县西南山区农产品集散发和商贸购销大镇,全国农科教示范乡镇,素有“安徽油茶之乡”的美誉。作为一名工作在基层的人大代表,如何贴近群众履行代表职责,是我每天工作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张宏  张文 《江淮法治》2012,(5):40-41
“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必须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同时,要善于提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和改进工作。这是考量人大代表是否真的为人民群众履行了职责。”  相似文献   

12.
局长,只是一个职务而已。身在其职的官员们,本来个个都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在他们当中,有的局长在尽心尽职地履行自己的使命,脚踏实地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然而,也有一部分局长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们,或者在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与黑恶势力串通一气,损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他们,或者贪污受贿,干一些违法乱纪的勾当;他们,或者在其位却不谋其政,无所作为,影响了官员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周超  孙芳 《江淮法治》2012,(23):52-53
县区人大代表作为基层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是党委、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充分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人大及其常委会才能防止和克服脱离群众的最大危险,使各项职权的行使更加顺应民心。随着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推进,如何发挥基层代表作用,成为人大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镜湖区人大代表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4.
县乡人大位于我国国家权力体制的底端,是政权赖以建立和有效运行的制度基础.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都是通过选民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都直接来自于基层和第一线,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基”.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国家权力机关和人大代表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基层国家政权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权力机关作用的发挥和人民群众愿望的落实。”担任省人大代表12年来,不管工作有多忙,和县政协副主席、县卫生局副局长陆光英始终不忘人大代表这一身份,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为群众的疾苦奔走呼吁,锲而不舍地履行着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  相似文献   

16.
“我既是县人大代表.又是党支部书记,无论从哪个角度说,我都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时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涡阳县十五届人大代表、涡北街道涡北居委会党支部书记马如意的这句话.在当地可谓家喻户晓。这是他当选涡阳县人大代表时,对选民的承诺。5年来,他一直信守着这份承诺.把一桩桩群众的烦心事,当做自家的事儿,尽心尽责,积极呼吁。无愧于选民的期盼。  相似文献   

17.
“当选为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对我最大的信任和奖赏,我当然要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做些事。”——马鞍山市人大代表葛家艳  相似文献   

18.
人大代表是经过民主选举方式产生的,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先进性。随着我省县乡两级人大同步换届选举工作圆满落下帷幕,县乡人大代表迈开了履职为民的新步伐,人民群众对新一届代表履职充满了新期待。新一届人大代表如何才能履行好“代表”这一特殊的职务呢?笔者建议代表要“敢代”更要“善表”。  相似文献   

19.
《公民与法治》2010,(15):30-31
为提高基层人大代表尤其是农村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质量,我们从发挥人大代表在预防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人手,积极探索农村“听诉-转交-督办”矛盾化解机制,开创以基层人大代表为主体,定时定点在基层接待选民制度,把矛盾和事端解决在萌芽状态,将群众的诉求解决在基层,从而稳定了社会,促进了和谐。  相似文献   

20.
怎样对待历史?如何看待现实?如何面对未来?这是研究抓好基层建设这一事关人民法院工作全局的核心问题。全国各级人民法院都在严肃地思考。加强基层,是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的~个重大问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人民法院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接触人民群众最广泛、最直接、最频繁,最能让人民群众直接感受人民法院的工作质量、人民法官的形象。抓好基层建设,是全面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工作的关键。因此,必须把人民法院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基层。抓好基层建设工作,必须审慎地对待历史,准确地把握现实,科学地设计未来。改革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