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媒 体 报 道 ,某 地 有 关 部 门 领 导下 去 检 查工 作 。 按 规 定 ,公 路 两 旁 绿化 不 能 有 10 米 的 空 株 ,否 则 要 被 扣分 。 出于 “强 烈 的 荣 誉 感 ”,公 路 管 理部 门 便 按 “惯 例 ”,在 10 米 空 株 地 内种 上 树 。 这 种 专 门 迎 接 领 导 检 查 的树 ,被 群 众 讽 刺 为 “仪 仗 树 ”。说 其 按“惯 例 ”,是 因 为 这 种 “仪 仗 树 ”,已 经被 反 复 拔了 栽 、栽 了 拔 了 。 为什么出现这 怪现象?原来路边的 老 百姓 嫌 栽 树 影 响 他 们 的 买 卖 ,要求公路 管理部门给 他们补贴 ,否则就砍树 。公 路…  相似文献   

2.
日前,读到一则关于牧师的故事:一个星期六的早晨,牧师的妻子出去买东西了,他的小儿子哭闹不休,让他无法静下心来准备讲道。在失望中,牧师拾起一本旧杂志,一页一页漫无目的地翻阅,一直翻到一幅色彩鲜艳的大图画———世界地图时,牧师心里一动。他从那本杂志上撕下这一页,再把它撕成碎片,丢在地上,对儿子说:“小约翰,如果你能把这些碎片一点不差地拼拢成世界地图,我就给你两个金币。”牧师心想,儿子拼拢这些碎片,起码要花掉上午的大部分时间,这样他就可以专心准备讲道了,牧师放心地走到了自己的书房。谁知10分钟不到,小…  相似文献   

3.
李泉 《先锋队》2010,(12):29-29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人找木材准备打家具,可在木料堆里翻来找去,就是不满意。不是这根太弯就是那根太细,不是这根有裂缝就是那根有树结……一位老者见状,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只要有‘直木匠’,就不怕‘弯木头”’。听了老者的话,年轻人半信半疑,请了一位手艺不错的木匠。结果,款式新颖别致的家具让他大吃一惊:弯一点的木材做成了弓形椅背,有树结的木料做成了桌椅的腿,连那些三四寸长的小木料都派上了用场……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人当上了官。他高兴得好几天没睡着觉。几天以后,他的心情才平静了下来,才睡着了。可是,他却做了一个梦,一个他认为是个不吉利的梦。因为他在梦中梦到了一个棺材。他认为棺材和死人是连在一起的。他想莫非是这几天要有灾难?想到这,他那由当官带来的喜悦没有了。这天,他看到了一个算命的。于是,他就叫那人给算一下。他刚把那个梦说完,那个算命的就笑了,连声说:“这是一个好梦。这是一个好梦。”他不解,反问道:“梦见棺材怎么是一个好梦呢?”那个算命的不紧不慢地说:“你肯定是当官了。”他听了,没说是,也没说不是。那…  相似文献   

5.
张苹 《党员特刊》2003,(6):45-47
共产党员是无神论者,但在中国共产党人队伍中,却有一位基督教牧师,他以牧师职业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他就是美国著名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所说的“那位第一个将我引入中国‘红区’的‘神秘的王牧师’”,他叫董健吾。  相似文献   

6.
背上的兄弟     
“所以牵了手的手,来生还要一起走……”这首动情的《牵手》,是残疾青年张连喜在结婚典礼上唱给背他走过30个春秋的“雷锋式的好民警”王书臣的。㈠30年前的一天,天津市红桥区欢庆里小学一年级一班的教室格外安静,学生们都在认真地自习。这时,一只小手悄悄地举了起来。班主任忙问:“张连喜,你有什么事?”“我要上厕所。”张连喜低沉的回答隐约夹杂着哭声。得到老师允许后,张连喜慢慢地从椅子上溜下来,用双手撑着身体艰难地挪向教室的门口。这时,又一只小手举了起来。举手的是王书臣。“我能背他去厕所吗?”在老师鼓励的目光…  相似文献   

7.
<正>1947年8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亲临西北野战军祝贺"沙家店大捷"。毛泽东问大家:"你们晓得这一仗打出么子形势来了吗?"他激动地说:"你们打了一个翻身仗,打出了一派大好形势。用我们湖南话来说,打了这一仗,就过峁了。"他指出:"沙家店一仗以后,我们就要从内线作战转入到外线作战,从被动的守势变为主动的攻势。"遵照党中央、毛泽东的指示,我西北野战军开始对敌展开战略进攻,从军事上歼敌胡宗南部、西北悍  相似文献   

8.
冯都 《党史纵横》2001,(2):21-23
1931年 1月上旬,毛泽东在江西宁都县北端一个偏僻的山村宿营,一天夜晚,他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回味着红军在龙冈战斗中活捉张辉瓒的情景。他浮想联翩,诗兴大发,在一根灯蕊的青油灯下,借着微弱的灯光,填写了脍炙人口的诗词《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上阕填毕,毛泽东起身抽烟,被他的秘书古柏同志看见,高兴得连声叫好,赞不绝口。于是这篇不朽之作,便在红军中广为传诵。 张氏其人   张辉瓒,号石侯, 1885年生于湖南长沙县,幼年念私塾,青…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宜章县长策乡有个青年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天早上,他往狮子口大山走去……山上的护林员留住了他。这青年人从山上下来,仿佛变了一个人,从此勤劳致富,还在荒山上种下了一片杉树林。 在宜章县,很多与这个护林员素昧平生的年轻人,慕名前往狮子口大山防火护林嘹望所。  相似文献   

10.
阎肃是一位大家。这一点已经得到了世人的公认。然而,生活中的阎肃,却非常低调。他总是这样要求自己:“对上不伸手,周围拉紧手,工作有一手”;“做人就要像麦穗,始终低着头”。和阎肃老师相处过的人,都说他平易近人,没见过他“甩派儿”、“摆派儿”。  相似文献   

11.
1994年初冬的一个深夜,在田家村收甜菜的地边,一伙人围着一位满嘴起泡的黑脸大汉,七嘴八舌地说:“杨书记,你们给大伙儿办了多少好事不说,这次又争取回两三万块钱的利,能值一群羊呀!”“杨书记,你就让干部们吃了这顿热饭吧。这是全村几百日子人的心呀。你们为乡亲们劳累了这么长时间,光身上掉下的肉也比这羊重呀!”拖着病身子,硬撑着干了三十多天的村党支部书记杨美,用颤抖的双手,紧握着乡亲们的手,沙哑地说:“谢谢!谢谢乡亲们啦!”说完,他向在场的人深深地鞠了一躬。这发自肺腑的语言,这激动人心的场面,不是一时冲动,…  相似文献   

12.
1931年初冬的一天清晨,浓雾笼罩着莽莽苍苍的溪南山区。不久,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万道霞光把浓雾渐渐驱散,整个山区都披上了金色的朝晖,显得格外明丽。这时,在古木督通往凤城的山道上,有一位英俊潇洒、留着大胡子、戴眼镜、身穿基督教牧师服装的年轻人,身后跟随着几个小伙子,正迈着矫健的步子朝永定县城走来。他就是党中央负责人周恩来,身后是中央交通员肖桂昌等人。  相似文献   

13.
在 近 年 来 查 处 的 腐 败 大 案 中 , 其 主 角许 多 是 各 级 党 政 部 门 的 “一 把 手 ”。这 些 “一把 手 ”之 所 以 肆 无 忌 惮 地 大 搞 腐 败 ,为 所 欲为 多 年 未 被 发 现 和 查 处 , 是 因 为 他 们 在 本单 位 、本 部 门 是 “一 霸 手 ”,办 事 一 手 遮 天 、惟 我 独 尊 , 将 自 己 置 身 于 党 的 纪 律 和 人 民监 督 之 外 。现 实 生 活 中 ,象 这 样 的 “一 霸 手 ”大 有 人 在 。他 们 隐 瞒 政 策 ,做 事 随 自 己 的 喜好 而 定 ,有 利 自 己 的 就 办 ,不 利 自 己 的 就 不办 。 他 们 培 植 势 力 ,排 …  相似文献   

14.
沙平 《四川党史》2002,(4):38-40
1937年10月,艾思奇、周扬等一批文化界知名人士,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从上海来到延安,延安土墙上贴着一幅幅欢迎的标语,其中有这样一幅:欢迎青年哲学家艾思奇到延安来!这使他顿时感到一股巨大的暖流在心底奔涌。在交际处刚吃完饭,工作人员又进窑洞来通报:毛主席来看望大家了!艾思奇和大家一样,都为党的领袖能礼贤下士而激动万分……  相似文献   

15.
“花棒”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胜景,我有幸在黄河与沙漠交汇的沙坡头亲睹。那是一个夏日的黄昏,我到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沙坡头治沙站采访,饭后散步到沙坡下黄河拐弯处,竟然惊喜地看到:大漠孤烟直上,长河倒映落日,晚霞染红天际。据说,要看到这一美景,只有在风和日丽的艳阳天。风平沙静,连绵起伏的沙丘恰似沙海金浪,座座沙丘上呈现出一片片麟状波纹。微风拂来,细如粉末的沙粒随风徐徐移动,活像潺潺流水。沙蜥蜴、黑牛虫在沙丘间上下奔走,行行爪踪,组成奇异的图案。据治沙站长期测量,沙坡头往年365天中风沙天就有330天。大风起兮沙飞扬,遮…  相似文献   

16.
正78岁的余绳鑫站在宁夏银川灵武市大泉治沙林场一片沙脊上,看着刚吐嫩芽的小树林,难掩喜色。他像个孩子一样,跑东跑西地给大家介绍这个是柠条、那个是沙拐枣……为了能在沙漠里种活这些树,余绳鑫带领一家人在恶劣的环境下做了多年实验。从"发明达人"到"治沙狂人"1958年,余绳鑫从武汉粮食工业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宁夏粮食厅,工作期间,爱好钻研的他发明了稗子脱壳机和去稗筛。后来,他被调往自治区政府办公  相似文献   

17.
北宋时期,博州有位州官,为人极其廉洁。一天晚上,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来信,他马上命公差点上蜡烛阅读。谁知读了一半,他又 命令差人把官家的蜡烛吹灭,把自 己买来的蜡烛点上,才继续往下 看感到纳闷的公差后来才知道, 那封信里有一小半内容是关于州 官留在京城家属的情况,他认为这 是私事,不能点官家的蜡烛阅读 为了半封信,竟然换蜡烛再 读,这在许多人看来有几分迂腐, 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用 根蜡烛不过是件再一小一不过的事 了,可就是这样一件小事,州官却 看得很重。可见,在他头脑中!“公” 与“私”的界限…  相似文献   

18.
他是藏族人民的骄傲杜梅萍丹珠昂奔永远记住这一天:1992年5月31日下午,他以《藏族文化发展史》个人专著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奖的殊荣,在人民大会堂的颁奖仪式上,杨振宁博士握着他的手说:“你是藏族,不容易,不容易!”杨尚昆主席也对他说:“年轻人,祝贺你!...  相似文献   

19.
这件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太行山革命根据地。那时八路军总部机关驻在山西省武乡县的王家峪村。一天上午,时任八路军副参谋长的左权将军,同警卫员一起到村公所去办事。突然,左权发现有两个抗日自卫队员急匆匆走出门来,手里还拿着一根麻绳,便赶忙问道:“老乡,什么事这么急呀?”其中一个队员认识左权,忙立正回答:“报告左副参谋长,我们要去抓一个‘二流子’!”“去抓‘二流子’?”左权听到这句话,立刻停住脚步,关切地又问:“谁让去抓的?为什么要抓他?”“是村长让我们去的。他偷了咱部队的铺草,部队六连的管理员还在村公…  相似文献   

20.
﹃树痴﹄吴志胜赵小平全国造林绿化劳动模范、共产党员、挂马沟林场场长吴志胜,人称“树痴”。几十年来,他把全部心血都奉献给了自己酷爱的造林事业。1984年,领导把一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已经在林业战线上奋斗了20多年的吴志胜:在挂马沟建场,营造10万亩涵养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