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有人说朱基要垮台,下岗工人那么多,又要精减机构,这两个雷区怎么能过得去?我倒不那么看,我还乐观.只要全心全意为工人着想,方法得当,暂时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1998年春节前后,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电视剧《水浒》,刘欢演唱的主题曲《好汉歌》中一句“该出手时就出手”一时成了传媒的“口头禅”。而清晰的新一届政府工作思路:“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这予人极深印象的“一、三、五”,正是新政府的庄严承诺;改革,“该出手时就出手”了!强劲而清新的‘’政治旋风”北京,1998年3月19日。两会刚刚结束。这一次的两会令中外…  相似文献   

2.
时下,“改革无情,操作有情”一语屡屡见诸报刊文章,使用频率居高不下。从中我们不难嗅出数年前“砸三铁”的味道。一声“砸”,呼啦啦扯起一面“杏黄大旗”,上书“铁心肠、铁面孔、铁手碗”几个大字,隐约透出一股杀气。于是,明眼人便体悟到“砸”便是“改革”。于是,“该出手时就出手”,“无情”即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笔者始终弄不明白的是,他们所言改革之无情为何物?是讲要抓住机遇而不要丧失?是讲要坚决果  相似文献   

3.
阳城的正气     
唐德宗时,有个叫阳城的人,居官刚正不阿,索有名望。他先是做谏议大夫,嫉恶如仇,敢怒敢言,大有“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慷慨之气。然而,就因为这“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胆识气魄,惹得皇帝不高兴,谏官没做多久,就被逐出京城,贬为道州刺史。阳城虽然接连受到打击,依然豪气不减,到了道州任上,又为百姓干了许多好事。  相似文献   

4.
靠贩卖水果为生的草民刘二斗,晚上收摊返回途中听到有女人高喊“抓流氓”,他奋力朝嫌犯追去,并“该出手时就出手”,不料竟一棍将人打死。原以为如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是第一个振臂高呼‘振兴中华’的倡导者,这也是他一生理想的核心。”学者尚明轩说。早在1894年11月檀香山兴中会创建时,孙中山就在《兴中会章程》中声明:“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从此,这一理想成为他毕生奋斗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6.
读书,使我们睁开双眼,树立了远大理想。从书本中,我们知道了海洋之阔,空间之大,时间之远。知道的越阔、越大、越远,我们树立的理想就越远大。正因为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他才为全世界世世代代的共产党人确立了远大理想。高尔基在谈到他的人生经历时,也对青年们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呛死。”  相似文献   

7.
村民委员会印章,是村级公共权力的象征,在办理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据笔者了解,村委会印章使用管理中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视若宝贝争着拿,无人专管,二是“ 该出手时不出手”,当“为”不“为”;三是“不该出手也出手”,  相似文献   

8.
“该出手时就出手”——《水浒传》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自打问世以来,广为传唱。在反腐倡廉的教育和斗争中,笔者提出反用其意,来一个“该松手时就松手”。 这是为什么?君不见,香饵之下,必有鱼死——人类对付动物的办法可谓多矣。在东南亚一带,有一种用木箱捕捉猴子的方法,非常简单,  相似文献   

9.
人们遇到突发状况时,希望得到及时帮助;遭遇不法侵害时,渴望有人挺身而出。如果“救不救”“管不管”成为长期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见义不为”“见危不救”等不良风气就会冒头。见义勇为,代表着社会正义,体现着时代精神和民族品格。然而也有人说,见义勇为过时了。但在我们身边,总不乏“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英雄。这些英雄,大多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了不平凡的一笔。  相似文献   

10.
时下,给领导当秘书,在不少人看来,是求之不得的职位。确实,从世俗的眼光来看,当秘书就意味着权力与美好的前程,在仕途的竞争中将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尤其是给重要部门的主要领导当秘书,更是令人羡慕。我就有这样一位朋友,其能力、人品都深得领导信任和各方面好评,应该说前途无量,但他却弃之而去,毅然“下海”经商,在他所在的部门和认识他的人中引起了一片议论:惋惜者有之,叫好者有之,更多的是不解者。为探究其心路历程,在他“下海”一年有余成功之际,最近我与他相约在一个僻静的小酒馆,听他娓娓道来。谈及“下海”的动机…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追求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当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国家执法机关正确的做法应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该亮剑时就亮剑。  相似文献   

12.
1.2012年继续上调企业职工养老金的消息公布后,北京市退休职工张先生并无欣喜之色。“再怎么调也比不上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他后悔前些年改革时到了中国集邮总公司,而原本差不多年龄、学历、职位的老同事,从工信系统退休后,养老金至少比他高出1000元。  相似文献   

13.
陈翰笙是我景仰的学者。去年“七一”,我给编辑部同志讲“我心中真正的共产党人”时,第一个就谈了陈翰老。很早就听党内学人谈到陈翰笙的人品和学问,20世纪80年代我有幸向陈翰老求教时,我是30出头的青年,陈翰笙先生是年近九十岁的长者,陈翰老第一句话是说:“我能为你做些什么?”言语中对青年人是那样的平易、恳切、坦诚。与陈翰老相处,他总是在真诚谈心,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给青年人以启示,还经常提供他搜集的资料。陈翰老那时的眼睛因患严重青光眼、白内障,已视物不清(自称“一青二白”),一次在谈论历史人物时,陈翰老摸索着给我写了黄宗羲的一句名言:“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并讲解了黄宗羲思想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陈翰老的手迹我一直珍藏,铭记。  相似文献   

14.
北宋宰相、“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曾在我省鄞县(现为鄞州区)当过三年知县。现略记王安石在鄞县做的一些利民好事,供当今从政者借鉴。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22岁的王安石考中进士。庆历七年(1047),27岁的他被调到浙江鄞县任知县。王安石刚到鄞县上任,就遇上大旱。为了抗旱,他风尘仆仆跑遍了县内“东西十有四乡”,作实地考察。他在考察中发现,鄞之地邑,跨负江海,沟渠汇川,十百相通。后来,官吏不重视水利,渠川浅塞,夏天十日无雨,众川之水就干涸,所以,今日鄞县之民特别怕天旱。于是,他给上司杜杞写了一个鄞县浚治川渠的报告:《上杜…  相似文献   

15.
22年前的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因病去世。22年后的2011年,胡德平著《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一书,由中国最高规格的人民出版社以首印六万册的大手笔公开发行。胡德平在该书“前言”中写道:“本书从耀邦同志的直接史料出发,径直探寻他的精神世界,务求解读他的心路历程,尤其是当他的心路思绪已尽,无路可走原地打转时,他是怎样在荒原上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6.
刘欢曾在一首歌中唱道:"该出手时就出手……"而在现实生活中,"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诸多现象却让笔者颇为感慨。一类是令人称颂、值得欣慰的"该出手时就出手"。表现在如下三点:一是当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争荣誉作贡献时,有的同志一直潜心钻研、刻苦攻关,圆满完成祖国和人民交给的光荣而神圣的任务。比如以航天英雄杨利伟为代表的一大批航天人就是这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电视剧《水浒》创造了“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收视率,那么,其主打歌《好汉歌》中“该出手时就出手”一句,恐怕是时下使用频率最高的流行话。人们觉得它痛快淋漓,心灵中某些东西被唤醒;而作者在与我通电话时却对此颇感不安,说真的有话要说。 我叩开了易茗的家门,采访了这位高个子的,有着孩子般蓬松乱发和憨稚面孔的词作家。 下面是采访摘录:  相似文献   

18.
黄泉路上脂粉泪赵建文她和他都应了“人为财死”二十一岁的杨莉莉,已经在一家“君再来”旅店当了一年多的服务员。她经常出入在“金凤凰”舞厅,在那里认识不少来此猎艳的男人,但她称心如意的只有那个自称“楚望龙”的中年人。他长得一副敦厚相,遇事好商量,出手也大方...  相似文献   

19.
杨涛 《民主与法制》2013,(26):50-51
世人所知的曹汝霖,是“五四运动”时,学生焚烧赵家楼时的卖国形象,作为有名的亲日派,曹汝霖的确在当时引发了国人的愤恨。不过,世人罕知的是,曹汝霖还曾做过很长时间的律师,他领取的律师证是“民国第一号”。可谓最资深的律师了。从他所著的《曹汝霖一生之回忆》一书中,我们可略窥民国初期(北洋政府时期)法治之一斑。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连续播出了一位来自贫困地区由父亲卖血供其上学的大学生不辞而别,至今下落不明的消息及其评论。据说这名学生在大学里谎称父亲是个有钱的包工头,其出手之大方,让人决想不到他花的是父亲卖血的钱这个广播节目,使人不禁生出几分感慨与忧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