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兵 《重庆行政》2011,(5):20-22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与方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2011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是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强调:"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着力完善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建立城乡统筹、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3.
课题组 《人大建设》2014,(10):13-16
<正>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着眼和改善文化民生,以标准化、均等化为主攻方向,构建覆盖城乡、实用高效、保基本、促民生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看电影、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这是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文明河南建设的重要载体。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倡导文明社会风尚、提高  相似文献   

4.
朱立新 《乡音》2012,(8):16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文化需求,是省第八次党代会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而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让人民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落实省委要求的重要载体。建议:1.省政府应把设区市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三馆"建设作为提升河北公共文化服务载体的主要抓手,争取在二至三年内,按照国家标准,重点搞好设区市一级的"三馆"基础设施建设,让文化强省战略首先在"硬件"发展上实现重大突破。2."三馆"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专项工程,要纳  相似文献   

5.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难点在于基层特别是农村。为此,2003年以来,我市从改善文化民生入手,以农村、社区、企业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三个三”文化计划,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到了中宣部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6.
王玉圣 《前进》2013,(1):45-47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这对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要求。长治是山西唯一全国首批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就要坚持把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作为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有效载体,提高全民素质的有力抓手,举全市之力  相似文献   

7.
闫西安 《长白学刊》2012,(4):148-152
文化民生建设的本质是对人的基本文化权力的尊重,推动文化民生建设以人的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为前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满足人们基本文化权利的制度、载体和体系,是实现人们基本文化权利、推动文化民生建设的重要保障和现实途径。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8.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如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政府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近年来,沈阳市辽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各项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供给能力,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有效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波 《前进》2008,(4):10-12
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经济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需求。十七大报告在阐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提出了“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的命题。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建设惠及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建设中的具体体现。最近,在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省委明确提出要抓好文化惠民工程,其主旨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努力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切实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动员和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方针,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使文化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深刻理解并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对于贯彻十七大精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全文如下。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我国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  相似文献   

12.
《政策》2013,(8):57-59
博物馆是收藏保管、陈列展示、研究宣传人类及其环境物证的神圣殿堂。近几年来,我省博物馆事业伴随着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在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增强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功能等方面,得到长足发展。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助力"五个湖北"建设中,发挥着聚集正能量、增强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思 《重庆行政》2013,14(4):91-93
村级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到农村最基层的重要载体。同时,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程度也往往代表一个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水平,以及农村居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程度。近年来,重庆市从保障农村居民基本文化权益出发,大力加强了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在"十一五"时期已经列入农村  相似文献   

14.
杨志纯 《群众》2020,(5):44-45
公共文化服务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围绕更深层次推进“社会文明程度高”,完善先进文化引领制度机制,加快建设“三强三高”文化强省。站在“中国之治”迈向更高境界的崭新起点,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聚焦高品质产品、高效能阵地、高水平治理,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更好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15.
《精神文明导刊》2007,(7):64-64
●5月11日至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6.
全面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和完善,在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文化发展上的差距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并将最终成为为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手段,成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以及改善城乡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的创新工程  相似文献   

17.
贺宝祥 《群众》2023,(16):12-13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要求江苏“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时隔4个月,总书记深入考察江苏,再次强调“江苏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金湖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摆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位置,聚焦“走在前、做示范”重大要求,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促基本、促公平”的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助推金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郑满贵  刘鹏 《前进》2011,(10):33-35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阳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坚持把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不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的繁荣发展。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公共文化服务真正惠及全民,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阳泉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形势,研究提出了建设的目标、原则和重点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06,(10):1-1
——抓好基层文化建设,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城市的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和文化产品基本满足居民就近便捷享受文化服务的需求,在农村基本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  相似文献   

20.
文化惠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体现了文化建设的宗旨。基本文化权益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大力推进文化惠民,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全面改善文化民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根本目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做好文化惠民工作,要着眼于设施更加完善、队伍更加健全、活动更加新颖、内容更加丰富,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拓宽服务覆盖面,创新服务形式,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全省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