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罗田县结合实际把新产业、新设施、新风尚、新环境、新组织等“五新”作为“文明新村”建设的重要内涵来丰富和完善,使这项工作成为全县“三个文明”建设的新亮点。开发新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就是做好农村经济建设这篇大文章。我们依托罗田板栗、蚕桑、甜柿等丰富的资源优势,突出新型农产品加工贸易等产业的发展,努力培植农村支柱产业。已在全县建设起100余万亩的生态经济林,使全县人平拥有1.8亩“摇钱树”。其中板栗面积达…  相似文献   

2.
通辽,一座有着悠久文明积淀的城市,一座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崛起的新兴城市。1999年,通辽市完成撤盟设市,开始了由农业大盟向经济强市,由农业文明向都市文明的历史性大跨越。在实现这一历史性大跨越的过程中,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比翼齐飞,“以城带乡,城乡联动”,“以会促创”,“虚功实做”,通辽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跃上新台阶。“以城带乡”比翼飞 通辽市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城镇与农村差异比较大。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省各地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为目标,以“文明创建进农家”活动为载体,以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为主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出了可喜步伐,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
培育新农民 倡导新风尚 发展新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省各地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为目标,以“文明创建进农家”活动为载体,以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为主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出了可喜步伐,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5.
试析乡风文明建设的"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本锋 《求实》2006,(12):103-105
营造乡风文明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工程,又是难点工程,在营造文明乡风过程中存在着四大瓶颈认识误区制约了文明乡风的培育,这是“认识瓶颈”;先进文化还未牢牢占领农村文化阵地,这是“思想瓶颈”;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这是“硬件瓶颈”;教育资源匮乏、精英人才流失,这是“人才瓶颈”。要破除这些“瓶颈”,培育健康文明的乡风,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做到三个统筹发展统筹城乡文化、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统筹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统筹乡风文明建设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深入开展“城乡联谊、三级联创”活动中,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入点,大力创建“党群致富联合体”,走出了一条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新路子。2002年初,钦州市委在总结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时,发现了一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新阐述,新要求。为此,必须创新工作思路,围绕“新”字作文章。发展新产业,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建设新村镇,改善农村物质条件;造就新农民,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树立新作风,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力。从而实现新农村的扎实、稳步、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我们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要在“新”字上下功夫第一,农村要“新”。要因  相似文献   

9.
在农村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任务,结合“三农”工作实际,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上下工夫。在推进农村经济有新发展上体现先进性,在推进农业设施有新改观上体现先进性,在推进农村环境有新面貌上体现先进性,在推进农村社会事业有新进展上体现先进性,在推进农村和谐稳定有新成效上体现先进性,在推进农村基层组织有新活力上体现先进性。  相似文献   

10.
农村“两委”换届选举是农村广大党员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积极稳妥地开展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对于继续推动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建设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圆满成功、把村级班子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1.
徐小力  韩福芳 《奋斗》2006,(8):32-33
多年来,勃利县委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一直十分重视,通过“三级联创工程”、“素质级工程”、“双培工程”,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中心任务,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从而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玉门市用“发展新农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推行新管理,倡导新风尚”的五新思路,统筹城乡发展,因地制宜,创建农村文明),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巴南区有广袤的农村,农村人口61.5万人,占全区人口的71.8%。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全面发展,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缆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实现农村与城区统筹发展,作为实现富民强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来抓。2003年以来,巴南区开展“千人下村社”活动,组织区、  相似文献   

14.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要创造性地把这“二十个字”的总体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必须在“五新”上求突破。一是坚持从实际出发,重点理清农村发展的新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清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道华 《世纪桥》2007,(3):54-5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个总体目标的核心问题是“农村新、农民富”,达到的目的是五个崭新的变化:即本质之“新”是社会主义;理念之“新”是以人为本;模式之“新”是自主创新;重识之“新”是现代农业;农民之“新”是农夫变农商。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达到这个20字的总体目标和五个变化,必须用法律保障总体目标和五个变化真正在广阔农村“以法制建设新农村,以法治管理新农村”。  相似文献   

16.
李洪岩 《新长征》2008,(3):23-24
近年来,蛟河市从实际出发,着力打造创业型新农民,在农民中积极倡导“追求财富、崇尚文明、民主和谐”的新乡风,全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大力倡导文明和谐的新乡风 大力倡导文明和谐的新乡风,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先导。  相似文献   

17.
李慧娟 《实践》2003,(7):27-2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三个文明则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新概括.三个文明与“三个代表“具有内在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秦慧杰 《世纪桥》2013,(1):5-6,25
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执政战略中的理念定位、策略定位和政策定位三个方面阐述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阐述了“四大战略”部署“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纲领。  相似文献   

19.
玛曲县作为一个纯牧业县,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牧村,面临着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切实加强“三牧”工作,把建设社会主义新牧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牧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坚持“牧业立县”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针对玛曲县牧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牧村应突出抓好五个重点:一是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方面,争取完成全县总长508.87公里的9条通乡油路的建设任务,实现乡乡通油路、行政村通公路、自然村通车的目标。通信方面,积极发展数据通…  相似文献   

20.
尹玉翠 《发展论坛》2003,(11):58-58
一、开展“三下乡”活动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三下乡”工作是党在新时期开展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为农民群众服务、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繁荣的有效途径,更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职责和优势。“三下乡”活动的对象是农民、农村,“三下乡”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三下乡”的对象和根本目的共同要求我们,在开展“三下乡”活动中必须始终坚持“三贴近”的原则。一是要贴近实际。就是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围绕当地农村的中心工作和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来开展,积极为农民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