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物权法律制度"上涉国本,下系民生",是民事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权编作为民法典草案的首编,重要性不言而喻。乘着全国人大常委会编纂民法典的"东风",物权法开卷重修,物权编草案不断完善,将成为民法典草案中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重要一编。  相似文献   

2.
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其他无形财产权、股权、信托财产权利、继承权等等,所有权只是其中的物权的一种。对国有财产权和集体财产权的法律确认和特别保护应在物权法之外单独立法。“私人所有权”的概念不科学。物权法应该只规定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物权法草案具有技术性,可以尽快通过。  相似文献   

3.
物权法之担保物权编是在《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建立的科学、统一、完善的中国担保物权制度。从确保债权实现、媒介资金融通、尊重意思自治、简化诉讼程序、强化诚信机制等方面评析其价值功能,从而体现担保物权立法的新趋势,立法理念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杨名 《小康》2005,(12):54-55
民事权利的核心是财产权利,财产权利的核心是物权,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物权就是保护人权。今年以来《物权法》草案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从它立法的方式到具体的条文到它几次审议都没有通过,都不难体会出其中的人权精神。  相似文献   

5.
物权法草案进行六审,我认为确实很不容易,物权法提到立法议程上已经13年了。应该说,从现在物权法立法情况来看,可以作出一个判断,就是以物权法的立法为标志,立法工作开始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2010年要建成法律体系,现在还剩3年多的时间,物权法草案现在就审了6次,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物权法“事无巨细”,大到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小到公民的财产,要“公私兼顾”,还要“内外结合”,专家和老百姓都要读得懂,这确实比较难。六审稿的修改,我认为已经比较成熟了,特别是在涉及基本经济制度,国有、集体、私人财产的法律保护以及其他的一些重大问题上…  相似文献   

6.
依物权平等保护主张者的原意,物权平等保护就是对不同主体的物权实行无差别保护,由此,该原则的内涵应当是对所有物权的保护,不仅在法律适用上而且在立法规范都是平等的。但是,物权法草案推不出这样的物权平等保护,而且,草案对私人物权的保护似有偏向。一般地主张物权平等保护不仅依现行宪法,存在问题,没有充分的法理支撑,与一些现行规则也有矛盾,而且不存在充分的社会客观依据。无疑,无论是谁的物权都应当依法保护,但将物权平等保护强加于物权法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05,(4):110-111
物权法是一部明确物的归属,保护物权,充分发挥物的效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事基本法律。7月10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了物权法草案,征求广大群众对草案的意见。已经三审的物权法草案,共5编20章268条,  相似文献   

8.
无论何种政治制度,国家始终具有强制力。如何限制公权力的滥用应该是物权立法的基本出发点之一。物权法草案已从重点解决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方面作了较大努力,而这也正是《物权法》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因为物权最大的特点就是排除他人干涉,其效力大到足以排除国家机关的非法干涉。  相似文献   

9.
陈红 《重庆行政》2007,(3):68-70
2007年3月16日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物权法得以高票通过。这部法律历经了13年的酝酿和广泛讨论,创造了中国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最多的纪录。制定物权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物权制度,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制定物权法,又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是一部明确物的归属,保护物权,充分发挥物的效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事基本法律草案,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第十六次会议审议,委员长会议决定,全文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广泛征求意见,以便进一步研究修改,再提请以后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增加立法工作透明度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推进立法科学化、民主化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物权法立法争议及法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的制定是对我国近30年改革开放成果的法律固化,是民法典诞生的关键一步,对于保护民众的财产权益将产生积极的和深远的影响。作为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典范,物权法制定过程中引发许多争议,对物权法的立法权源、保护重点、公私财产的平等保护、不动产登记制度、私产征收与补偿、国有资产保护、建筑物区分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若干热点问题的梳理,剖析物权立法中的各种争议,有助于展现物权制度中的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12.
律璞 《前沿》2006,(4):148-150
7月10日《物权法(草案)》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作为一部调整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经过几年的酝酿终于向全社会公布,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对物权法缺失的民事立法领域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补白作用。《物权法(草案)》是一部明确物的归属,保护物权,充分发挥物的效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事基本法律草案。纵观其内容,该草案体现了现代西方国家的物权法理念,值得关注与探讨。一、重视物的利用,充分发挥物的社会效用历史上,罗马法的物权法以“个人主义”为主导思想,确立了以…  相似文献   

13.
日前,物权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5审。当初物权法草案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反响空前热烈,“开门立法”一时间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常识,公民的法律权利不仅仅是在法律出台之后、运用法律之时实现的,在立法的程序中也应得  相似文献   

14.
物权法从立法倡议到提交全国人代会审议表决的14年间,关于这部法律的纷争此起彼伏,牵动着亿万人的神经。物权法的立法过程,是一次声势浩大的普法行动,更是一次物权思想深入人心的过程。中国人对财产权益的关注空前浓厚。这样一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必将对中国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2年1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会后,法制工作委员会将草案印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有关部门和法学教学研究单位征求意见。民法草案分为九编,即总则、物权法、合同法、人格权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共1209条。不少常委会组成人员以及有关方面认为,民法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一并研究修改历时较长,以分编审议通过为宜,当前应抓紧制定物权法。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列入了民法草案中的物权法…  相似文献   

16.
迈向物权时代:物权法激励财富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从立法倡议到提交全国人代会审议表决的14年间。关于这部法律的纷争此起彼伏。牵动着亿万人的神经。物权法的立法过程。是一次声势浩大的普法行动,更是一次物权思想深入人心的过程。中国人对财产权益的关注空前浓厚。这样一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必将对中国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当代广西》2005,(18):31-31
物权,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所依赖的这些物的归属都是由物权法来规定,因此物权法是一部保障安居乐业的法,是一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法。随着物权法草案全文于7月10日向社会公布,这部法律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调整有形财产关系的法律,物权法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物是谁的;二是对物享有什么权利,其他的人负有什么义务;三是怎样保护物权,侵害物权的人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8.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本次常委会会议的议程多、内容重要,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各项议程已进行完毕,会议开得很好。这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是对物权法草案进行第六次审议。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制定物权法,从法律上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权制度,对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物权法立法工作,投入了很大精力,做了大量工作。一是…  相似文献   

19.
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六审的物权法草案,与每位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自从2002年12月启动物权法立法进程以来,围绕诸多焦点问题,社会各界展开了广泛讨论。物权法草案在激烈的博弈中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0.
冉伟 《前沿》2013,(20):81-82
我国物权法第2条关于物权定义的规定,与物权法定原则相冲突,是否是物权由物权法规定,不是根据是否有“直接支配性”和“排他性”来确定,而内容法定决定了物权可以没有“直接支配性”和“排他性”;该定义很难界定“直接支配性”和“排他性”,进而难以自圆其说;该规定也不能解释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物权性;最后该规定不能适应物权制度的发展,反而成为物权制度发展的篱笆.因此,立法上应将物权定义为:物权是指种类和内容由法律直接规定,不允许自由创设、变更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