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以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为中心内容,以实践的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逻辑起点,揭示了自然与人、人与人、自然与社会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内在逻辑联系,其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理论和现实层面均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以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为中心内容,以实践的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逻辑起点,揭示了自然与人、人与人、自然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本文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和谐社会的内在逻辑联系,并分析其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哲学研究领域和马克思主义法学领域都是一项重要课题,对于研究领会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有助于统一思想,抵制西方错误的自由观,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政治观是以“大同”思想为中心的和谐政治观,马克思政治观中的“共产主义”与此有类似之处,“和谐社会”思想正是中国传统政治观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结合升华。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和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谐社会的基本实践要求我们赋予马克思主义矛盾观新的时代内涵和意蕴,构建新的矛盾观,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哲学基础及和谐社会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男女平等不仅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丰富和发展。它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同我国新时期妇女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新时代中国妇女运动的行动指南。它使当代中国妇女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有了政策上的宏观导向性。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进两性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和共享成果,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沿着马克思主义科学公平观的发展脉络,分析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公平的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原著为基础,以我国当前的社会现实为背景,对马克思"个人观"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作了系统的分析,重新审视和理解马克思的"个人观",对于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推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反对个人主义倾向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哲学的视域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不仅是哲学探寻的本体问题,也是哲学追求的价值问题,是本体论与价值论的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基础上的。只有在本体领域和价值领域分别加以理解,才能真正把握和谐社会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和共产主义观,蕴涵了丰富的和谐社会的思想,虽不成熟,但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仍能得到有助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