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作为艺术家的伟大,在于他试图自由地表现自己的艺术个性以突破传统文体的束缚,在颠覆既有文体的同时寻找更适合自己艺术个性的形式,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文体世界.而在对传统文体的颠覆中,鲁迅的文体又经常是以杂糅的形式出现,鲁迅杂文集中就既有小说、散文诗、散文、论文,也有狭义的杂文.迄今为止,尚未有一部为鲁迅作品进行全面文体分类的全集,由于鲁迅文体的杂揉性也使这种分类具有巨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2.
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的哲学思想不仅体现在其杂文和散文诗<野草>中,还零散地存在于他的小说<伤逝>中.本文将从文化哲学、生存哲学以及哲学美学等角度探寻其哲学内涵以及其在当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冠中 《党课》2020,(2):106-107
前几年和汪曾祺先生闲聊,他感慨地说自己生平两大憾事:没有学好外语和没有从事绘画。我是正好相反,我遗憾没有从事文学创作。我们都老了,已无法互换。我中学时代酷爱文学,主要是受鲁迅先生的影响。我着迷他的小说和杂文。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和他的作品的艺术魅力哺育了我的少年青年时代,他是我安身立命的楷模。  相似文献   

4.
一个是中国新文化的旗手、现代杂文的先驱;一个是现代文坛巨匠、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他们就是鲁迅和郭沫若。两位文坛巨擘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叱咤风雷几十年,结下了缕缕笔墨情。 鲁迅比郭沫若在文坛上成名要早。1920年郭沫若正在日本东京留学.他在国内寄来的刊物《学灯》上,第一次阅读鲁迅的小说《头发的故事》.就觉得鲁迅的观  相似文献   

5.
不忘鲁迅     
今年是鲁迅诞辰122周年。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作为中国新文学创作的开拓者和先驱者,鲁迅在小说、散文、诗歌、散文诗等领域中做出了许多贡献。这些作品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奠基石和纪念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杂文创作,不仅跟他的小说同样并峙高峰,而且这种由他所开创的文学体裁,既是深刻的思想结晶,又包含着烈焰般的情感,以及鲜明灵动的形象,璀璨华美的文采,从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经典。鲁迅一生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他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以文学为…  相似文献   

6.
段柄仁绝对偏爱《前线》,为本刊撰稿多年,文章近百篇。光本人任杂文编辑十年间,就编发他杂文数十篇。他这些文章,佳作精品居多,堪称锐文、妙文、美文,每每令本人爱不释手。鲁迅有言,杂文乃匕首、投枪。杂文之生命在于批判,之功能在于针砭时弊。软绵绵,锋芒不在,实为杂文之大忌。通观段柄仁的杂文,是不见软骨病的。其文钢筋铁骨支撑,抨击有力度,揭露少遮掩,针砭敢放言,不行避重就轻、隔靴搔痒之事。凡成文者,有感而发,振臂呐喊,直抒胸臆,锋芒不隐,一针见血,直刺要害,入木三分,掷地有声,战斗性十足。比如,而今举国上下说和谐,颂和谐,盼和谐,建…  相似文献   

7.
聂绀弩是继鲁迅之后的中国现代杂文大家。他的杂文创作得益于对鲁迅的学习与借鉴,更与自身的童年经验密切相关。童年时代不幸的家庭生活感受极大地影响了其社会情感的形成与发展,他的杂文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其童年情结的释泄与升华。  相似文献   

8.
一九一八年九月,鲁迅在《新青年》第五卷第三号上发表了第一篇杂文——《随感录》二十五。不到一年,就出现了对他的杂文的反响和评论。一九一九年五月,傅斯年在《新潮》第一卷第五号上发表了《随感录》一文,指出“唐俟先生是能做内涵的文章的”,“实在是《新青年》里一位健者”。唐俟,是鲁迅初期写杂文时用的笔名。从这以后,鲁迅杂文  相似文献   

9.
一个是中国新文化的旗手,现代杂文的先驱;一个是现代文坛巨匠,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他们就是鲁迅和郭沫若.就是这两位文坛巨擘,曾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叱咤风云几十年,结下了缕缕笔墨情.鲁迅比郭沫若在文坛上成名要早.1920年郭沫若正在日本东京留学,他在国内寄来的刊物《学灯》上,第一次阅读鲁迅的小说《头发的故事》,就觉得鲁迅的观察很深刻,笔调很简练,不由产生了敬佩之情.1926年,鲁迅参加了北京三一八反帝爱国运动,同年8月遭到北洋军阀政府通缉,此时郭沫若正在广州大学(即中山大学)担任文学院院长.他得知鲁迅遭通缉的消息后,便马上同广州大学校长协商,极力举荐鲁迅担任广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后由于各种原因,鲁迅去了厦门.  相似文献   

10.
不忘鲁迅     
中国现当代究竟涌现了多少作家?人们不得而知。这些作家究竟创作了多少作品?人们大概也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些作家往往被人们尊崇为大师,得到读者发自内心的崇仰。而鲁迅就是这样一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堪称顶级的大师。作为中国新文学创作的开拓者和先驱者,鲁迅在小说、散文、诗歌、散文诗等领域中作出了崭新的建树。这些作品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奠基石和纪念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杂文不仅跟他的小说同样并峙高峰,而且这种由他所开创的文学体裁,既是深刻理性的思想结晶,却又包含着烈焰般的情…  相似文献   

11.
杂文,因其迅疾的针砭时弊功能而能从散文中独立出来,因其作者“感应的神经”时常需要迅速出击而尤其需要胆识。社会上人们容忍了读不懂的诗歌、小说甚至理论,然而,如果有读不懂的杂文出现,则我们想人们无法容忍。杂文,就其实质来说是批评丑恶的武器,鲁迅称之为匕首、投枪。因此,灵魂肮脏之徒,圆滑世故之辈,凡事“好好好”“行行行”的好好先生,是不配写杂文的。有没有胆识,杂文中见。杂文,不相信伪装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以报刊、出版为代表的现代传媒自近代以来在中国兴起,它对鲁迅杂文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多重的重要意义:首先,现代传媒为鲁迅杂文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与物质载体,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争取言论空间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也成为鲁迅“释愤”、“抒情”的有效媒介;其次,鲁迅利用现代传媒这一空间和阵地,使杂文写作成为对话语权的争夺和享有,他以杂文书写使舆论空间与被排斥的沉默的大多数之间产生了联系。  相似文献   

13.
杂文与评论     
杂文,是一种边缘性文体,是说理与形象相结合的一种体裁。瞿秋白为鲁迅杂文选集作序时说:“杂感这种文体,将要因鲁迅而变成文艺性的论文。”这里以论文为中心词,杂文是论文的一种具有文艺性特点罢了。也有人提出杂文是“诗与政论的结合”,这似乎又前进了一步,文艺(诗)与政论平分秋色,但很难给它定性和归类,也给创作和理论研究带来困难,有人把它当作评论来写,有人把它写成诗。而鲁迅自己的意见呢?他在给徐懋庸的《打杂集》作序时说:“我知道中国的这几年的杂文作者,他的作文,却没有一个想到‘文学概论’的规定,或者希图文学史上的位置的”。“但是,杂文这东西,我却恐怕要侵入高  相似文献   

14.
鲁迅写杂文,常有“中国人如何如何”,但是一有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鲁迅则立即声明:“要说是部分可以,要说是全体,则等于是污蔑”。其实鲁迅在批评国民性的时候,从文字上看,也不免“一锅煮”过,但他是鲁迅,我们知道他不会污蔑全体,所以可以不论。  相似文献   

15.
记得,毛泽东同志曾要求领导干部“读点鲁迅”。我理解,读点鲁迅,主要是读点鲁迅杂文。我还觉得,鲁迅杂文固然要读,而其他人的杂文,例如眼下报刊上时常发表的杂文,以及现当代人的杂文集等等,也该读一读。领导干部多读点杂文,从哪方面讲都是无害而有益的。杂文的主要特点是开展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其矛头所向自然是假、恶、卫之类。所以人们将杂文比作匕首、投枪、银针、解剖刀,是很恰切的。杂文瞄准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假、恶、丑,区别对待,加以抨击,“使不是东西之流缩头”,使有毛病的入改邪归正。其实,在很务情况下…  相似文献   

16.
谭晓婷 《党史天地》2006,(12):37-42
鲁迅,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在新旧文化的对垒中,他是一名斗士。他的小说与杂文,都是匕首与投枪,直刺对手的心脏。毛泽东说,鲁迅先生的骨头是硬的。但就是这名斗士,早年却没有突破旧式婚姻的樊笼,为了恪遵慈训,与结发之妻有其名而无其实,他暗自品尝着这杯旧传统的苦酒。许广平,鲁迅先生的一名普通学生,一位满腔热血的新青年,她慢慢地了解了先生婚姻的不幸,慢慢地走进了先生的生活,两颗爱心的相撞,两朵浪花的相激,于是就有了著名的《两地书》,于是,就有了这番故事……  相似文献   

17.
徐强 《唯实》2003,(5):92-94
中国是诗的国度 ,也是杂文的国度。《诗经》里有一些篇章 ,比如《相鼠》 :“相鼠有皮 ,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 ,不死何为 ?”我觉得就是很精彩的杂文作品。从国风中燃起的杂文火种 ,虽然时明时灭 ,历经风雨 ,但却顽强地穿越了千百年来的浩瀚时空 ,薪火相传 ,绵延不绝。现代杂文由于鲁迅的积极倡导 ,身体力行 ,无论题材还是样式 ,都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 ,堪称当代杂文之滥觞。郭沫若尝言 :“鲁迅之前 ,无一鲁迅。鲁迅之后 ,无数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风骨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 ,为了正义公理、自由民主而摇…  相似文献   

18.
论“超越”     
几十年前,巴人先生曾提出过“学习鲁迅超越鲁迅”的口号,七、八年以前文坛又重提此事,引发一场争论,笔者当年也曾参与争鸣。有人认为“超越鲁迅”的口号不现实,甚至根本就不可能。我则对“悲观论”持反对意见。我认为,新时期杂文特别是近几年来的杂文,其发展趋势和水平已证明了“悲观论”的破产。尽管目前海内处第一流杂文家中还没有谁能真正做到全面超越鲁迅先生杂文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但从总体创作水平来看,当代杂文的创作水平不仅远远超过“文革”前的五、六十年代,  相似文献   

19.
甄梁 《党的文献》2007,(2):86-87
1971年11月20日,毛泽东在同参加武汉地区座谈会人员谈话时说:"我劝同志们看看鲁迅的杂文.鲁迅是中国的第一个圣人.中国第一个圣人不是孔夫子,也不是我,我算贤人,是圣人的学生."毛泽东为什么如此推崇鲁迅?如何看待他与鲁迅的关系?本文试作读解.  相似文献   

20.
近期出版的《鲁迅杂文诗性品格研究》对鲁迅杂文的艺术品本质展开探讨,以其自成系统、深层掘进、新意彰显的特色,成为鲁迅杂文研究领域的一本好书。该书探寻了隐藏在"匕首投枪"功能作用背后的"释愤抒情"的主体意识。开展诗性精神、诗性创造、诗性渊源、诗性价值研究,说明了鲁迅杂文突破了古文的藩篱,完成了现代性的质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