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现可持续发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举措。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的难点和制约因素,直接关系到西部大开发的成效。为此,民族地区的发展也要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意识落后、人才匮乏是最重要的软“瓶颈”之一。而在东部各省市,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和锻造,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大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距离,积累了相当的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资源,与西部地区有比较大的“落差”。充分发挥东部地区“资源库”的作用,给予西部地区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鼎力支持和支援,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发挥东部地区的人才资源优势,与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相结合,是西部地区经济腾飞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党风建设》2001,(2):16-16
西部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有着多种原因,但生态环境脆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西部地区目前生态环境恶化突出地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必须给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一次重大的变革。民族地区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发育程度低,人们的思想观念滞后,实现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民族成份多样,各民族交叉居住,经济文化发展参叉不齐,先进落后并存,民族因素复杂,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要想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实现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就必须加快发展步伐。然而,传统政府管理模式已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乃是民族地区冲破发展瓶颈的制胜之策。  相似文献   

6.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政府人力资源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建旺  倪星 《探索》2002,(5):43-45
人力资源是制约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人力资源开发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西部地区整体性人力资源水平还很低,政府必须扮演主导角色,通过政策引导、制度引导和支出引导,加强和改善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的市场化、产业化,从而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标志。市场体系发展滞后是西部地区市场经济体制进程相对缓慢的原因。西部地区市场体系近年来具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还是不健全和脆弱的市场体系。观念陈旧、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是西部地区市场体系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西部地区市场体系建设要走一条非常规的跨越式发展的路子。要实行政府主导,突出重点,体现西部的地区特色。  相似文献   

8.
论西部民族地区企业技术进步路径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受基础设施和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诸多产业领域技术储备不足,企业技术水平与发达地区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的契合是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实现技术进步的最优选择。在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的契合过程中,需要构建企业技术转让方和技术受让方合作竞争的博弈机制,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使西部民族地区企业从原有的跟踪模仿思路转变为跟踪模仿和自主创新的双重强调,以真正实现企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跨国民族众多的国家,绝大多数跨国民族分布在西部地区.跨国民族及跨国民族问题应予高度关注.正确认识西部的跨国民族,合理解决跨国民族问题,是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0.
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民族、政治、经济、宗教等四大认同机制。其中,民族认同机制是基石,它奠定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血缘基础;政治认同机制是核心,它奠定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制度基础;经济认同机制是关键,它奠定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利益基础;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认同机制是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前者奠定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价值基础,而后者则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重要润滑剂。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乡镇财政的现状与特点是我们研究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出发点,民族地区经济交易过程不通畅,信息通讯不发达导致信息不完全,成为制约民族地区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民族地区的乡镇财政建设要有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族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影响西部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距,使民族地区在享有均等的公共服务的同时,获得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财政转移支付的角度,用历史与实证的方法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制度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13.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聚居的地区,能否正确处理西部民族关系,关系到国家稳定和西部社会的和谐。民族法制是调整民族关系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的总称。加强与完善民族法制,对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与完善西部民族地区的民族法制建设,必须坚持四大原则。立法的侧重点要放在完善新形势下民族地区的社区法制建设,加强符合民族地区特点的社会保障等五大方面。  相似文献   

14.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民族地区,虽是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实现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但其进程却客观上受到所处的发展阶段等多方面的制约。解决这一矛盾,至关重要的是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转变战略。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整体渐进经济增长方式是由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运行体制和机制所决定的。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实现。从西部民族地区看,全面实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条件并不充分,存在着较多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一、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经济增长方…  相似文献   

15.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既定方针。西部实施大开发战略,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但最核心的、决定性的因素是人才。西部地区拥有大量的、丰富的资源,但是,因为缺少了足够的、优秀的、掌握着创新技术的人才,而使资源的优势不能够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制约了西部的开发与建设。西部各省市区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首先要解决人才这个事关西部发展的新问题和老问题。一、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是西部地区顺利实施大开发战略的现实必然选择人才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经历了从最不重要的因素到最重要的因素的发展阶段。人才、知识、教…  相似文献   

16.
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不协调是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加快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高校对口支援是实现东西部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高校领导要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中发挥关键作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有很多工作要做。做好民族工作,解决好民族问题,对于推动西部大开发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着紧迫的意义。随着西部大开发这一幅描绘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伟大创举的壮丽画面的拉开,正视民族问题,重视民族问题,正确解决好民族问题,已经突出地摆到我们的面前。一、充分认识正确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意义,推动西部大开发顺利实施在中国,神奇、美丽、富饶的西部与少数民族紧紧相连。除汉族以外,38个世居少数民族繁衍生息在西部这块土地上,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创造了无数的辉煌。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区域,西部10省市区的民族自治地区面积,占全国民族自治地区总面积的96.6%,少数民族人口在1990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信息的及时传输和技术处理使其在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生产力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本文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边远地区开展农业信息服务的必要性、制约因素,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适宜民族边远地区实情的农业信息服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西部技术创新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先 《探索》2002,(6):133-135
技术创新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实力的重要因素,国家的荣辱、民族的兴衰、地区的发达,均系于此。新经济增长、全要素和结构性转移增长等经济学理论均表嚼,走技术创新之路是西部开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是公共危机的高发区,公共危机中的民族因素使危机管理具有复杂与多元特征。传统的管理模式与策略在对西部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中呈现出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和研究。由于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的内生性与保守性,对公共危机的管理必须结合实际,从传统体制、社会互动、民族特点等方面进行探索,建立一种持续、有效、稳定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