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蕙 《瞭望》2001,(47)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增 长下滑,人民币再度面临 贬值压力。而与此同时,受世界经济不景气以及中国经济增长强劲的影响,外汇黑市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格屡屡跌破银行牌价。中国已经成功入世,汇率走势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经济运行,汇率体制的改革也是中国经济全面市场化的题中之义,有关汇率的一系列问题备受关注。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人士已明确表示,入世后人民币汇率  相似文献   

2.
汇改一年的实践表明,成绩超过了预期,影响超出了汇改本身一年前的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对人民币汇率体制实行改革,从过去的事实上盯住美元汇率体制转变到参考一篮子货币定价的人民币汇率体制。这次调整被国内外经济金融界广泛认为是中国货币汇率政策体制的一个重大改革,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更多地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露骨的利己主义本色左右美国的汇率政策,以邻为壑的政策是否在中国上演,或许可从美国的“历史记录”中略见端倪。在中国官方断然否认人民币即将升值的传言,并强调汇率改革决不屈从于外来压力之后,关于人民币升值的讨论消停了不少。6月7日,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通过卫星连线向在北京举行的国际货币会议论坛发表讲话,称容许人民币汇率机制更具弹性,对中国非常有利,措词上温和了很多。但美国的汇率政策本质上是以邻为壑的,布什政府的下一个举动,仍待观察。  相似文献   

4.
林毅夫 《民主》2005,(9):10-11
7月21日。政府实行新的汇率政策,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从8.27元升到8.11元,升值2%,幅度很小;一方面“恢复”有管理的浮动制度并“参考”而不是“钉住”一篮子货币。这次汇率政策改革是否能够达到政府所期望的目的,即人民币汇率不再  相似文献   

5.
翁成  王文成 《学理论》2012,(11):138-139
近年来由于受到国内国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处于不断升值的过程中,回顾人民币汇改历程,对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政策和意见: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二是完善中央银行汇率调控;三是推进金融体系改革;四是加强对国际"热钱"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贸易效应——基于1980-2005年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率波动的贸易效应一直是理论界探讨的热点,而当前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我国进出口贸易之间的深层关系更具有意义.运用Chow检验对1980-2005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再结合相应的计量经济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以下更具合理性的结论汇率波动是引起出口贸易变动的原因,而进口贸易与汇率波动不存在因果关系;汇率的正向冲击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都为正,但对出口贸易影响强烈,对进口贸易影响微弱.由此提出的政策建议是一要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二要逐步提高我国出口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问题即主题。2007年,中国经济将在解决新老问题的过程中.围绕改革与发展的五大主题推进。宏观调控:"双稳健"政策不变宏观经济中"三过"问题不容忽视:外贸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解决这三个相互纠缠的问题,是明年宏观调控的重点任务。"从货币政策来讲,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3,(46)
今年以来,极少数发达国家将自己的经济困难归咎于人民币币值低估,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陡然增加。在中国坚定不移地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立场  相似文献   

9.
本币升值不会带来经济崩溃,内部机制隐忧才是藏祸之源……人民币升值可加速《中国经营报》:你在2005年曾撰文支持中国的汇率机制改革,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两年多过去,你如何评价中国的汇率改革?还需要做什么改进?  相似文献   

10.
楚东  潘燕 《瞭望》2003,(38)
沸沸扬扬的人民币汇率问题,终于在“欧元之父”蒙代尔的权威声援中消停下来。虽然美国一些利益集团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还在吵闹,但主流舆论已从逼压人民币升值,转为小泉“人民币汇价应取决于中国大陆”的说法上来。美日一些理论界人士都表示,不应将本国的贸易逆差和就业减少归咎于人民币汇率,中国的汇率基本稳定政策是可以理解的。 开始得到世人回顾这一场唇枪舌  相似文献   

11.
<正>8月1 1日,中国将人民币汇率从8月1 0日的1美元兑换6.2101元人民币,贬值为1美元兑换6.3259元;到了8月13日,又降到兑换6.3986元。本文试图把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作一个历史与经济的分析。先回顾人民币变动的历史:我在  相似文献   

12.
左传长 《团结》2010,(2):49-49
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蒙代尔的理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独立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相对稳定的汇率三者不可兼得.即存在所谓“不可能三角”关系。我国的奉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意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条件下的基本稳定.事实上,汇率管理有余,浮动有限.汇率较为稳定.使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累积.对国际资本流入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3.
陈铭 《瞭望》1993,(28)
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的人民币汇率急剧波动,引起了海内外经济界的严重关注。结合近来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形势分析,不难看出,这里既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美元价格急剧上升前一段,人民币官方汇率维持在1美元兑5.75元人民币水平上,而外汇调剂价  相似文献   

14.
汇率稳定与适度升值的利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币汇率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和国内各界的关注和争论,有人认为应当保持汇率不变,有人认为应当适度升值,还有人认为,汇率应当完全市场化,即应当一步到位。 面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众说纷纭,如何以客观、理智和积极的态度进行科学分析,权衡利弊,既要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又要有利于减缓外界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是我国要慎重考虑而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由于汇率问题涉及到一个国家的经济主权,因此,该  相似文献   

15.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需要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高效配合。实践证明,现阶段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是科学合理的。由于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明显,外部溢出效应纵横交错,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货币政策效力面临新的挑战,不确定性加大。人民币加入SDR后,针对人民币汇率的官方施压、投机攻击屡见不鲜。为了实现稳中求进的目标,在国际金融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我国应该加强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以中美政策协调为重点,加大对人民币利率的微调和预调管理,避免短期资本异常流出,减轻美元加息政策的负面影响。通过差异化政策,积极应对美国的特别301调查,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以汇率为抓手进行多层次协调,构建有足够深度和广度的外汇市场,将离岸人民币市场纳入货币政策范畴,加强对汇率的预期管理。  相似文献   

16.
何帆 《理论参考》2009,(10):33-36
人民币国际化尽管能够减少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汇率风险,也能为国内的金融机构带来新的机会,但是,风险也随之而来。尤其是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早期,问题可能暴露得更多,风险可能更大。风险在于监管的难度加大、政策的取舍更加棘手。  相似文献   

17.
汇率风险袭击中国造船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汇率改革的启动,目前我国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达2.2%,刚刚获得快速发展机遇的中国造船业,正在遭受汇率风险的深刻影响。10月10日,就在美国财政部长斯诺访华前夕,人民币兑美元外汇牌价升至1:8.0864,创下7月中旬中国汇率改革后的新高。至此,人民币升值幅度已经达到2.2%左右。但这个2.2%在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廖玉伟的眼中,却是中国造船企业大量真金白银的流失。他告诉《瞭望新闻周刊》,“以出口一艘国际市场价格为6600万美元的17万载重吨好望角型散货船为例,在国际船价不变的情况下,这个数字意味着我们因汇率风险损失1300万元。”可见,汇率风险已经成为中国船企当前面对的最现实和最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到"一顺一逆",从人民币汇率"单向升值"到"双向波动",扩大人民币资本输出渠道始终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任务。参与全球治理能够成为促进人民币输出的可取方式: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满足发展需要的投融资的同时,打通人民币国际供给渠道。部分国家对中国资本的猜忌和投资环境的不稳定,使中国需求国际组织为人民币投融资"背书",而现有国际金融机制的权力分配及其改革难以实现其目的,中国倡导和创设新机制就成为必要。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能够在机制设计上满足人民币投融资的基本要求,中国应据此促进两行在人民币国际供给方面发挥配合作用。此外,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的同时,也应对其行动的负外部性进行管理,从而确保其治理效果以及国际社会对其行动的认可。  相似文献   

19.
邓业建 《学理论》2013,(19):91-94
1980-2011年日元实际有效汇率大体上在震荡中大幅升值,日本外向型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很大影响。日本国内产业大量转移到国外,出现"产业空洞化"现象。日本经济长期不振,总储蓄占比出现下降。同期的德国的实际有效汇率和德国的总储蓄占比则保持基本稳定。日本和德国在汇率和储蓄变动上的差异对于当前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经济转型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第一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当周跌幅就接近700个基点,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贬值幅度超过0.8%,离岸人民币汇率更是大跌逾2.28%。1月人民币沽空浪潮,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人民币加入SDR令国际投机资本认为央行稳定人民币汇率动能有所减少;二是去年12月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发布,市场预测中国央行从紧盯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