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丽萍:舞蹈着并幸福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孔雀之乡,我见到了刚获得第四届“荷花奖”的杨丽萍。这一标志着中国舞蹈专业最高成就的奖项,授予了她的大型原创舞集《云南映象》。从《孔雀公主》、《雀之灵》,到《两棵树》、《女儿国》……杨丽萍在人们心中留下了“舞蹈精灵”的美丽印象。朴素、谦善的语言神态背后,是与生俱来的凛然和空灵。这是一只暂且收敛羽翅的孔雀,她和你面对面地交谈,但却让你感到她的灵魂正在升腾向未知的高处。舞蹈,是她的语言,这语言的根,扎在云南。杨丽萍说:“人活着只有两种状态:跳舞,或者不跳舞。”  相似文献   

2.
读了《求索》1981年第2期陈望衡同志的《简论自然美》,我认为他没有划清美和美感的界限。 当他写到“自然美的形式美具有较大的独立性”时,就把美感当作自然美的属性了,他说:“我们判断一个自然物美不美,常常考虑它的形式美不美,而对它的内容是否‘美’,则摆在次要地位。”所谓“判断”、“考虑”,实际上就是一种美感。而当他以蝴蝶佐证他的观点时,使用的材料仍然是人们对蝴蝶的美感经验。  相似文献   

3.
林海音 《台声》2002,(1):7-8
舒乙(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记:1994年初,我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台湾,回来后写了一篇很长的观感散文杂记《大同中的小异———访台杂记》,其中提到“打包”、“吃尾牙”等台湾风俗。发表之后,引起林海音先生的注意,她便写了《观感的观感》。过后不久,我又收到她寄来的一篇稿件,题目叫《“打包”、“吃头牙”和“润饼”》,是对《观感的观感》的补充,实际上是一篇关于台湾民俗的散文,属于她喜欢写的《台湾生活小调》的一部分。这是林海音一件未发表的作品。由这篇文章,我们能看出林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她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人,永远乐观,永远活泼。现在发表出来,见文如见其人,或许是对这位可爱的人的一份珍贵的纪念。瞧瞧吧,这几样“台菜”,一定会给大家带来许多回味和微笑。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政》编辑部:贵刊今年第6期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对《中国民政》的封面、内容提出一些看法,对此,我的观点不尽相同。其一,有关封面。封面是一种艺术,艺术的风格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有些是让人一看就懂的,有些是让人久久回味的。我认为《中国民政》的封面有一种美感,使人耳目一新,至于它表达什么意念、何种情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再说,甜瓜香菜,各人所爱。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有可能其他人喜欢,这是新闻、文学、美术、戏剧等常有的事,刊物封面也不例外。其二,有关内容。“来信”对1994年以来《中国民政》的内容加…  相似文献   

5.
十几年前,《我的1997》这首歌被艾敬唱红。她唱完“1997,快点来吧”,内地很多人能跟唱下一句:“陪我去看午夜场”。也许是一种期待吧,而当时香港人什么感觉  相似文献   

6.
“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眼前;有过多少朋友,仿佛还在身边……如今举杯祝愿:好人一平安……”1990年,在京城闯荡仅两年的李娜,就是饱含深情地唱着这首《好人一生平安》,一曲成名,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红歌星之一,并从此好歌不断,《嫂子颂》、《再也不能这样活》、《青藏高原》等歌曲都在听众中留下了“勿忘我”,让听众们对她的歌她的人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李忠诚  翟超群 《黄埔》2012,(3):14-17
说起芭蕾艺术在中国老百姓心中的印象,很多人都会回答,芭蕾就是《天鹅湖》;说到《天鹅湖》,永远也绕不过一位主角,她就是现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白淑湘。是她,放飞了新中国第一只“白天鹅”;是她,在《天鹅湖》之后,又使中国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的“吴琼花”形象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8.
当代作家白先勇的小说以感时伤怀的文化乡愁和中西合璧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台湾现代派的文坛上别树一帜。他的作品,尤其是《纽约客》和《台北人》,深刻地反映了当代台湾普遍的社会心理,表现了一代没有“根”的文化游子悲天悯人、礼魂思旧的悲剧情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执着和对“无根的一代”心理矛盾的细致剖析,使他的作品显示出一种深沉、悲凉的美感。下面分别从主题、情调、结构、形象等几个方面分析一下白先勇小说所体现出来的悲剧意识。一白先勇的早期作品有寓言式、内向化、梦魇感等特点。《青春》、《那晚的月光》、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人民公安》2013,(9):4-4
改版后的《人民公安》杂志已成为我工作之余2周一次的期待,喜欢她清新时尚的版面设计,善于用图片说话,活泼生动;喜欢她兼收并蓄又不失敏锐深刻的选题策划.在透视“中国百万失独家庭”中谈公安英烈子女,在恰逢“春运迎来高铁时代”时讲述返乡潮中的警民故事:更喜欢她淌入心扉、催人向上的卷首语,“付出是一种满足”、“凝聚力就是一种竞争力”……字里行间释放真诚、坚定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正能量,使人受益、让人成长。感谢编辑们带给我们这种精神家园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如此潇洒     
时下,常听有些人说“人要活得潇洒些,别太和自己过不去”。究竟何谓潇洒?笔者查《辞源》、《辞海》等,“潇洒”一词,大体上有两种解释:一是指清高脱俗。如李白《王右军》:“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二是指舒畅、轻快。如白居易《兰若寓居》:“行止辄自由,甚觉身潇洒”。这是古人对“潇洒”的理解。对现在的许多人来说,“潇洒”这个词儿的含义就更广泛而丰富了。它主要被用来形容人们的神情举止、生活状态等等,进而主要是被用来表述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还有点向反义方面发展的迹象。  相似文献   

11.
说起芭蕾艺术在中国老百姓心中的印象,很多人都会回答,芭蕾就是《天鹅湖》;说至憾天鹅湖》,永远也绕不过一位主角,她就是现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白淑湘。是她,放飞了新中国第一只“白天鹅”;是她,在《天鹅湖》之后,又使中国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的“吴琼花”形象深入人心;也是她,亲历并参与了海峡两岸第一次芭蕾舞艺术交流。如今,她已年届七旬,但优雅的举止和亲切的谈吐,  相似文献   

12.
艾丽丝·门罗是加拿大著名的小说家。她的女性命运三部曲小说《机缘》《匆匆》《沉寂》蕴含着丰富的主题:爱情是男女两性之间的战争,死亡是人的偶然性和有限性的显现,命运是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的合奏。她在小说中关于爱情、死亡、命运的思考和叙述充满着一种存在主义的意味。  相似文献   

13.
塑像     
她,身材瘦削,斜肩、一条断臂;和倩倩、旦旦、萍萍一块塑泥人。 厂里人说,泥人组是三人组。倩倩、旦旦、萍萍,都是科班出身,能画善塑,作品上过大雅之堂。而她,半路出家,排末,没份。 她嗜报,《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经济报》……绝不放过。倩倩仨逗她:“你  相似文献   

14.
任长霞,一个人们刚刚熟悉却难以忘记的名字。她虽已化作长空的一道彩霞离我们而去,但她给大家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年仅40岁的任长霞因公殉职后,登封有14万人自发地替她送行,而这个小城整个不过二三十万人;医院附近的布告栏和电线杆上贴满了哀悼颂扬她的诗,有人还筹办纪念她的专题诗歌朗颂会;郑州市豫剧团排演了戏剧《任长霞》;国内颇有影响的《南方周末》以《任长霞传奇》、《七天,触摸一个真实的任长霞》等专题报道了这位“令老百姓落泪的女公安局长”;全国公安系统也正在开展向她学习的活动。“碑在人心中”。任长霞的生前事迹生动地告…  相似文献   

15.
蔡永飞 《小康》2006,(3):77-78
中国人跟韩国电视剧《大长今》很有缘。看这部剧,观众可能有种感觉:长今遇到的两次疾病流行,很像2003年的SARS和2005年的禽流感。长今应对“痘疮”流行,也采取隔离措施;而在她解决植物流行病导致的人感染问题时,令人联想到我们防治禽流感时常说的词:“扑杀”。深入看下去,长今真诚感人的正面形象,为中国观众上了生动一课。身为替皇帝服务的厨师,长今以她让服务对象感到快乐、绝不加害于服务对象的诚意和执著信念,倡导了一种诚心诚意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剧中接待“明国”使节一场戏,凸显了她信念的坚定和执著。那个喜爱大吃大喝的中国官…  相似文献   

16.
方钢 《中国妇运》2006,(5):10-11
2005年3月,在江南机器集团公司的“五好一准确”优秀班组表彰大会上,一位面容清秀、举止大方的女员工走上了讲台,作了《我是如何当好班长的》的典型发言。发言完毕,台下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此人是谁?她就是公司标兵、十佳班长伍清云。提起伍清云,她的同事和领导都会用这样的“版本”来作介绍:伍清云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她抓质量很严,谁想在产品质量上“忽悠”她,那是蚊子咬菩萨——找错了对象,因为她连“一横一撇”都爱跟人较真。这“一横一撇”是有来历的。一次,伍清云在巡回检验时,发现几件产品的外观标志上有一个字的一横和一…  相似文献   

17.
10岁的印度孩子玛德胡讲述了由于她是一名穆萨哈尔·达利特人,而她在一所国立公办学校就读时,老师们认为她“肮脏”而受到排斥.(译者注:达利特(Dalit),又称“贱民”,意为“受压迫的人”,是旧时代印度种姓制度遗留的产物,指的是被排除在印度教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之外的一群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在一场由负责监督《教育权法案》执行情况的国家儿童权利保护委员会成员筹办听证会上,数十名低种姓和残疾孩子的家长会聚一堂,倾吐心中的苦水.  相似文献   

18.
《战国策》上记载着一个曾参杀人的故事: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素有贤良的美名。一次,有个与他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听后,当即告诉曾参母亲说:“你儿子杀了人。”曾母根本不信,她一边织布一边说:“我儿子不会杀人。”片刻,有一人又来说:“曾参杀了人。”曾母仍然不信,继续泰然自若地织着布.不一会儿,又一个人来说:“曾参杀了人。”  相似文献   

19.
孙红雷,《周渔的火车》里那个男二号。眼睛不大,却有沉稳而坚定的目光。他的眼睛与风花雪月无关,却有让人信任的眼神。他说:“男人是一棵圆白菜,要一层一层的剥。女人是西瓜,表面是青青的花纹,里面是红红的,我希望那红色是她的智慧。”他有这样一种态度:我敬重“天长地久”,不太喜欢“曾经拥有”。他在卡拉OK最爱点唱陈昇代表作《把悲伤留给自己》。假如有一天流落荒岛,他说他身上一定带着一把为了生存的刀,身后则是他的妻子。孙红雷,单身男演员。最新作品《走过幸福》,二十集的电视剧。  相似文献   

20.
一部《亮剑》,让军人硬汉“李云龙”的扮演者李幼斌一举成名。今年年初《闯关东》又让他再度火爆大江南北,成为时下娱乐圈最炙手可热的明星。可是说起他的新婚妻子史兰芽,很多人就不太了解了,其实这位出身名门的才女,同样是实力派演员,她出演的《铁道游击队》中的“芳林嫂”,《红日》里国民党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的红颜知己“王玉龄”等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圈内人都知道,李幼斌的成功,她功不可没。尤其是今年3月的“偷拍门”事件发生后,李幼斌被卷入舆论的漩涡中,正当无数人为他的前途暗中捏把汗时,没想到她手中一张红彤彤的《结婚证》。却使局面一下变得“云开日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