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向21世纪的老挝:抓住机遇,力居中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老挝开始实施第三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1991—1995年).同年,老挝人民革命党“五大”明确提出“建设与工业、服务业相结合的农林经济结构”.充分调动国内资金,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关系,制定优惠的外资政策,吸引外商向电力、能源、矿业等大中型项目投资.这一时期,老挝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990—1995年期间,老挝经济年均增长率达6.4%,1995年为7.1%.从1991年到1995年,老挝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7%,工业发展以年均14%的速度递增.1995年的工业总产值达1728亿基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200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300美元.国民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0年的60%下降到1996年的56.5%,工业产值从16.1%上升到18.9%,服务业从23.7%上升到24.6%.  相似文献   

2.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统计数字,老挝的经济增长率从1984—87年期的年平均3.2%提高到1987—90年期间的6.5%;而同期制造业部门的产值年平均增长率则从2.2%跃增到13.6%。 1990年期间,老挝的经济增长为9.1%,各产业部门的产值增长率分别为:农业部门6.3%、制造业部门19.2%、服务业部门8.8%。物价上涨率从1989年的68.1%下降到1990年的仅有18.6%。 1990年出口贸易额增长15%,达62.7百万美元,进口贸易额则增长10.4%,达185.1百万美元,该年的贸易收支逆差额为122.4百万美元。  相似文献   

3.
以1996年3月老挝人民革命党“六大”的召开为标志,老挝顺利完成了向坎代·西潘敦主席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过渡,确立了党和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老挝正进入一个以谋求稳定发展为特征的历史时期.目前,老挝党内团结统一,政局稳定,社会安定,现行的路线政策比较适合老挝国情,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对外关系取得积极成果.一、国民经济持续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从80年代末开始,老挝逐步试行新的经济改革政策,放松中央对经济的控制,加强市场经济在经济活动中的份量,使国营企业获得更多的自主权,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效益,国民经济获得了稳步发展.1996年,老挝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7.5%,其中,工业增长11%,农林业增长5.5%,服务业增长9%,国家财政总收入达到了2300亿基普,比1995年增长了近40%,人均国民收入约达380美元,通货膨胀率控制在10%以内.1996年与1991年相比,老挝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34.8%,年平均经济增长率约达7%,其中,农林业年均增长约4.5%,工业平均增长11.5%.总的来说,老挝经济改革形势持续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王龙虎 《东南亚》2006,(1):45-47
一、2005年越南经济发展状况2005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超过6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4%,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幅。财政收入首次超过100亿美元,外贸出口达322亿美元。吸收外资取得近8年来最好成绩,合同外资金额达58亿美元。外汇储备达83亿美元。2005年,越南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工业和建筑业占41%,服务业占38·5%,农林业占20·5%。服务业比重提高,农林业比重下降。2005年,越南经济发展大体有以下特点:(一)工业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工业产值约达263亿美元,同比增长17·2%。其中,工业区和出口加工区工业企业产值约占…  相似文献   

5.
一、发展现状 越南是发展中国家,曾遭受长期战争破坏,交通、通讯、旅游、卫生、教育、银行、保险等服务行业落后,一度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1986年,越南政府实行革新开放,主动恢复同西方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的关系,争取外援和贷款,积极改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同时建立健全金融体系,改善教育和卫生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服务业水平明显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扩大。据越方统计,2000年越南服务业产值1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5%,居3大产业之首。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了越南商…  相似文献   

6.
一、外资投资的增长趋势1986年老挝决定进行“新经济机制”改革,全面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和实行对外经济开放政策。1988年老挝政府制订、颁布了“外资投资法”,1994年将“外资投资法”修订为“鼓励外资投资法案”。1988-1993年期间,老挝的外资投资为数甚少,达不到2亿美元。1994年起才开始有较大规模的外资投资出现,1994年的外资投资额达25亿美元(投资件数为130件),比1993年的1.6亿美元增长了14.5倍。1995年则比1994年减少了51.1%,减至12亿美元(投资件数64件);1996年1-6月又再度回升,增大到12亿美元(相当于1995年的全年的外…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经济持续蓬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经济增长的第二春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近年来经济持续蓬勃发展。1988年经济全面复苏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达11.1%,尔后连年下滑,1989年降至9.2%,1990年降为8.3%,1991年为6.7%,1992年降至5.8%。经过几年的连续减速之后,1993年在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的带动下,其经济增长率比预期的7.5%—8%还高,达9.9%,创新加坡1965年建国以来第二高增长率,迎来了新加坡经济增长的第二春。新加坡1993年各产业表现良好,除建筑行业外,其他如对外贸易、制造业、商业、运输与服务业、金融与专业服务等增长率都较上年提高。1993年新加坡对外贸易总额取得16%的增长,高达2570亿元(新加坡元,下同),其中出口总值为1190亿元,增幅达16%,属于国内产品出口的总额增幅为14%,转口贸易部分的增幅为19%,计441亿元。美国、欧共体、马来西亚、香港和日本仍然是新加坡的五大主要出口市场。其中美国继续保持新加坡最大出口市场的地位,去年占新加坡国产品出口总值的20%,计243亿美元.对其它国家的出口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在转口贸易强劲增长的带动下,新加坡商业的增长率去年达到8.5%,较1992年的4.5%足足高四个百分点。国内贸易的增长率从前年的3.9%提高到去年的5.4%,而旅馆和餐馆业的增长率则从6%降低  相似文献   

8.
1999年底,老挝共有各类工厂16540家,其中,95%为加工工业。在这些加工工业中,71%为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加工工业,其中碾米工业占一半以上。建材工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约4%,修配厂(制造小型工具,修配车辆,修配电机电器等)占3%,其他加工业占4%。 到1999年底,在上述加工工业劳动的工人人数约有11000人,1996~2000年产值年均增长率为9.26%。仅以1999年为例,增长率比1998年上升8.6%,占GDP(国民生产总值)21.8%,超过原计划产值的有:食品加工工业增长9.4%,印刷及造纸工业增长12.7%,橡胶、塑料工业增长17.3%,建材、机械工业增长8.1%,家具工业增长49.9%。  相似文献   

9.
自1988年7月老挝颁行《外国在老挝投资法》以来,外国投资和外国与老挝的经济合作逐年递增。到1994年12月底为止,向老挝投资委员会提出投资申请的总项目已近千项,经批准的外国独资、合资、合作和联营项目已达544项,已批准的总投资额达11.709亿美元。其中,外资8.997亿美元,内资2.712亿美元。现已付诸实施的投资项目497项,总金额11.199亿美元,其中,外资8.626亿美元,内资2.573亿美元。 90年代以来,向老挝投资委员会申报投资的外国和老挝企业增长更快,经批准的项目也迅速增加。1990年批准的投资项目为43项,投资额9261万美元(外资9039万美元,内资222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初开始,流入拉美和加勒比的外来资金大幅度增长。截至1994年底,流入拉美的外资净额平均每年480亿美元,长期外资的流入从1987年的138亿美元上升到1993年的634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1993年为160亿美元,1994年增加到190亿美元。股票的间接投资从1990年的11亿美元增加到1993年的251.5亿美元。同期通过发行债券所获取的资金从每年  相似文献   

11.
1996年新加坡制造业部门的外资投资额(承诺投资额)比1995年增长17.8%,增至57.6亿新元,高于1995年的增长率(12.1%)。就1996年外资投资额的投资来源国别、地区别看,来自日本的投资额由于在石化、半导体的领域继续有大型投资案例而比1996年增长70.1%,增至19.6亿新元,有了大幅度的增长。1995年减少15.3%的美国投资额在1996年恢复了增长8.9%(22.62亿新元);美国保持了首位投资来源国的地位,来自日本的投资额虽然有大幅度的增长,但它在外资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则从1995年的42.8%下降到1996年的39.6%。  相似文献   

12.
一、缅甸1996/1997财政年度国民经济计划执行和完成情况 据缅甸政府公布,1996/1997年度(自1996年4月1日至1997年3月31日)缅甸经济增长率为5.8%。按1985/1986年度不变价格计算,1996/1997年度国内净产值与服务业产值计划指标为726.83亿缅元,实际完成705.86亿缅元,完成原计划指标的97.1%,其中生产部门增长6.2%;服务部门增长6.3%;贸易增长4.4%。在国内净生产和服务业总产值中,国营企业占22.8%;私人企业和合作社企业分别占75.2%和2%。缅甸国民经济各部门完成计划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3.
2非洲经济发展缓慢,但潜力巨大。非洲多年来一直是最落后的地区。90年代初以来,非洲经济增长率逐步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1992年为0.7%,1993年0.8%,1994年达2.6%,1995年3%。其中1994年有12个国家增长率超过5%,负增长的国家由1993年的17个减为11个。预计1996-2005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39%,北非达3.8%。非洲现在已经呈现出一些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条件:(1)随着冷战结束,地区冲突逐一解决,政局开始趋于平稳。90年代初以来,在国际社会干预下,许多问题得到缓解,武装冲突的烽火逐步平息。更…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国力的竞争日趋表现为经济实力的较量;而经济实力的较量又日趋表现为科学技术水平的较量。科学技术实际上已成为现代经济成长的最强有力的杠杆。 90年代全世界的高技术产业将得到迅速发展,步入“黄金时代”。据美国新近发表的调查报告指出,90年代全世界高技术产业市场的增长率将是其他产业的两倍。1990至 1995年间其收入将翻一番。以信息处理、通讯设备、便携式计算机、医疗器械、工业及民用电子产品为先导,包括软件和其他技术产业在内的全世界高技术产业,到1995年平均增长率为11%—12%,届时高技术产业收入达2000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一倍。 就地区来说,北美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市场增长速度较慢,年平均增长率约为7%至 8%,但由于市场较大,所以总收入从1990年的450亿美元增至1995年的640亿美元。欧洲高技术产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3%,其产品从1990年的370亿美元增至1995年的640亿美元。太平洋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势头最为猛烈,增长约为15%至16%,是世界上增长  相似文献   

15.
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经济开始从总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化;80年代,世界经济处于转型之初的动荡时期;90年代,将进入相对稳定和成熟的阶段。尽管转型过程中存在矛盾,趋于稳定后仍有动荡,但世界经济在新的转型时期已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的因素。一、世界经济增长进入缓慢但较稳定的时期 90年代伊始,世界经济不景气,增长缓慢。1991年,世界产出增长为—0.3%,出现了战后以来第一次负增长。1992年,增长恢复到0.8%,1993年将达到2.3%。90年代后8年,世界产出增长率将维持在3—4%左右。以战后世界经济增长的记录衡量,90年代将是增长较为缓慢的时期。但世界产出增长仍有很大潜力,实际增长速度远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以1990年为例,据联合国工发组织计算,发达国家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应为4.6%,  相似文献   

16.
外资投向不合理是近年来造成拉美国家债务危机加深、投资环境恶化、投资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委内瑞拉由于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引导外资合理投向,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因此,吸收的外资逐年增长,外资投向也逐步趋于合理。1970~1979年,委内瑞拉吸收外资的平均增长率为7.85%;1980~1987年为8.39%;1980~1987年,吸收的外资总额为272.54亿美元,其中投向生产领域的为211.57亿美元,占总额的78%,投向非生产领域的为60.97亿美元,占总额的22%。投向生产领域的外资,大部分又投向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相关的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大量的外资涌入和合理的外资投向,使委内瑞拉的经济得以较快地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西方经济学家誉之为“拉丁美洲的一颗新星”,拉丁美洲利用外资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自80年代末以来,印度尼西亚经济取得了较为稳定、快速的发展。以1993年价格计算,1988至1991年,经济年均增长9.0%,1991至1994年年均增长7.3%。这一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制造工业的发展。1988至1991年制造业年均增长11.1%,1991至1994年年均增长10.7%。与此同时,制造工业品取代石油和天然气成为主要的出口产品,1995年其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从1981年的10.6%上升至64.6%。但是,自1993年以来,印尼制造工业品的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1986至1992年年增长率曾达30%,1993年降至19%,1994年再降至8%,1995年回升至10%。印尼制造工业品出口主要靠纺织、成衣、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这些产品的出口连年下降或增长放慢,导致了整个制造业部门的出口增长率的下降。这一趋势的出现固然有国际市场需求方面的因素,但是印尼制造工业本身的竞争力相对下降是个重要原因。本文拟着重分析阻碍印尼制造业竞争力提高的国内诸因素。  相似文献   

18.
据缅甸政府公布,1995/1996年度(1995年4月1日至1996年3月31日)缅甸经济在上年度取得增长6.8%的好成绩之后,其经济增长率又达到了9.8%的可喜成绩。 按1985/1986年度不变价格计算,1995/1996年度缅甸国内净生产总值与服务业产值计划指标为667.16亿缅元,实际完成685.28亿缅元,完成原计划指标的102.7%,比上年度增长9.8%。本年度缅甸国民经济各部门完成各自经济计划的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亚太经济的腾飞引起苏联的关注和反思拥有33亿人口的亚太地区,战后以来经济扶摇直上:1960——1980年的20年间,欧洲经济增长率为4.5%,而亚太则为8%。80年代初,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只有1.4%,而亚太保持年均4%的增长率。1989年的亚太年均增长率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之后为6.1%,而欧洲共同体和美国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5%和2.9%。可见,亚太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发展最有生气的地区。亚太地区外贸发展、金融活跃。1980年,亚太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32.9%,90年代将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一半。美国对亚太贸易额由1980年的1200亿美元,增加到1988年的2710亿美元,远远超过对西欧的1860亿美元。美国企业对亚太投资已超过330亿美元。日本55%的出口、58%的进口依靠亚太市场。亚洲“四小”、东盟和中国也以亚太地区为自己的主要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20.
一、1995年菲律宾经济实绩及其动因分析1995年是菲律宾继续保持较高经济增长率的第二年。据菲官方初步统计,1995年菲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57%,高于1994年5.1%的增长率水平。进出口增长加快。1995年菲贸易总额为319.1亿美元,增长率达254%,其中进口191.6亿元,出口175亿美元。主要出口产品为电子产品、服装、棉制品、金属制品等。美国和日本仍是菲最大的贸易伙伴,占出口总额的一半。菲对欧盟和东盟的贸易额增长也较快,对欧盟出口比1994年增长35.5%,对东盟增长80%。农业部门的实际产值1995年比1994年增长1.8%。除了稻谷、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