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关于剥削的几个认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非劳动收入不等于剥削收入。这里的非劳动收入主要是指劳动收入的孽息即劳动者把收入的一部分通过银行存款获得的利息、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和红利、购买债券获得的债息、亲友的赠予以及国家给予的救助和社会保障等 ,这些收入既不是直接的劳动收入 ,也不是剥削收入。作为经济学意义上的剥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剥削指的是凭借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无偿地直接地占有他人的剩余劳动。要形成剥削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一是剥削的主体或剥削者 ,剥削的主体可以是单个的自然人 ,也可以是法人。其目的就是要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二是剥削的对象或…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私营企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他们已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私营企业主的经营管理是复杂的生产劳动,同时,又是投资者。按照生产要素可以参与分配的原则,可以获得较高的收入。私营企业主同生产工人的收入存在较大差别,是现行政策所允许的,可以调动私营企业主的生产积极笥,促进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私营企业主阶层具有历史进步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确定资本家阶级的标准是剥削率和资本量,简单用雇工人数作为资本家的标准是形而上学的;私营企业主的收入也不完全是剥削收入;私营经济虽然具有剥削性质,但它符合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历史进步性.私营企业主阶层是党在新时期群众基础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新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剥削的概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释义。其广义概念是指 ,社会上一部分人或集团凭借对某种经济条件或经济手段的垄断 ,无偿地占有另一部分人或集团的劳动、产品或货币。无偿占有 ,是指没有任何付出的、白白的占有 ,非活劳动要素的所有者投入其要素所获得的收入不应被看作无偿收入而应该看作是有偿收入。剥削的存在方式可以从三个角度概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存在着剥削现象而非剥削制度。而剥削现象的存在 ,是有其客观依据、必要性和作用以及阶段性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私营企业发展迅速.据2000年统计,私营企业的产值已经占到全国国内总产值的约20%.私营企业主在我们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对私营企业主阶层怎么看,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国家虽然鼓励包括私营企业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私营企业主如何定位,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一个深层次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手脚,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私营企业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私营企业存在和发展,不等于说私营企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私营企业主是资本家.有的私营企业主从事经营管理,不是资本家出身,并为社会经济发展做过好事,但不能由此认为他们是劳动者.私营企业主不能吸收入党,不能评选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7.
私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但私营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突出。私营企业主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企业短期行为、监督与约束机制不完善等是私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主要成因。要从增强私营企业主社会责任观念、完善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加强外部监督与约束力来强化私营企业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述了我国私营企业主的收入来源、性质及其历史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9.
私营企业主的高收入既有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 ,我们必须大胆的加以利用 ,又有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消极作用 ,对此我们又要加以必要的限制。因此 ,对于私营企业主的高收入 ,必须运用“三个有利于”标准加以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首先要深化对科技工作和经营管理劳动的认识,应认识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是体力劳动价值论;其次要认识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按要素分配并不矛盾;再次要辩证认识私营企业主的收入,正确对待私营企业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