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埔》2016,(2)
正存在决定意识,书法随时代。先民在刀耕火种时代,结绳记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华民族的祖先以仓颉为代表创造了汉文字,由汉文字又创造了书法艺术。有历史记载的三千年文字史、五千年文明史,使中华民族光耀人类史册。近现代,中国和世界的科技文化发展迅猛、知识爆炸。书法艺术是中国国宝,也是世界的独门艺术,人们以与时俱进的思维重新审视它,认识有了提升,觉得它不  相似文献   

2.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曾经创造了灿烂文化、为人类文明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中华民族被甩在了世界发展大潮的后面。国家四分五裂,社会战乱不已,人民水深火热。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追赶潮流,救亡图存、奋发图强,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杨梅 《今日民族》2004,(4):35-36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呈现出来的传统文化,不论中外,也不论任何一种民族的任何一种风俗,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凡是有利于民族团结、生产发展的民族风俗习惯,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得到进一步发展;而一些不利于生产发展和人民身心健康的陈规陋习,总是会随着社会进步和本民族人民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逐步得到改革甚至是被淘汰的。白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其民间习俗独具特色且十分丰富多彩。仅是岁时民族节庆,大理的白族在一年里就月月都有节,有的甚至一月里有多次,而其中又以闻名中外的三月街最具有民族民俗活动的特点:一…  相似文献   

4.
《前进》2015,(8)
<正>国学,简言之就是一国所固有学术。中华国学是中华民族传承久远、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文化统称。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文明史上很长时期居于先进文化的前列,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中国人区别于其他国家人民的唯一标志。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在全球化快速发展、世界文  相似文献   

5.
云龙白族吹吹腔,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是在白族土著先民创造的原始歌舞的基础上与中原文化交流的结晶,是我国少数民族戏剧中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剧种之一,史料记载白族吹吹腔产生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云龙县白族吹吹腔2006年5月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于历史原因,在一定时期内,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抢救和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所有的多民族国家,都是建筑在一个民族即这个民族的统治阶级对其他各民族的统治上面,这就是民族压迫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根源。我国的历史也是这样,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多年历史近四分之三的时间,是汉民族的统治阶级对各少数民族的统治、征服,各民族的抗御抵制,构成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一个主要史实。也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促进了我国各民族经济文化方面的密切交往,共同创造出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在政治上日趋统一,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祖国疆域。这种民族关系的发展,是一种进步的趋势,它符合客观历史的发展规律,虽然它往往是通过痛苦的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布依族是祖国大西南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但由于历史上无本民族文字,汉文书籍对她的记载极少,对于其童年即她的原始社会阶段的描述也就不得而知了。然而,民族学理论告诉我们,现代的某些民族由于历史上的某种原因在发展上落后了,并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上保留了古老的形式。他们生活中的事实,使我们能阐明整个人类的遥远的过去。现今布依族人民的生活中,正好具备以上特点。虽然已经是历史的影子,笔者根据自己的深入调查,  相似文献   

8.
佛教与白族龙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族自古就有拜龙习俗.佛教传入后,白族龙文化逐渐分裂为龙神崇拜和龙本主崇拜.佛教龙文化也因其与白族固有龙文化的核心意识原始水神观念相契合,开始为白族人民喜爱,并逐渐以不同方式、规律和特点对龙神和龙本主崇拜产生影响,从而使白族龙文化体系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9.
饶峻妮  饶峻姝 《前沿》2008,(4):49-51
本文试图将白族歌谣放在民族文化的“多棱镜”下扩视,以历史的视角和文化平等的视野对其现照,用心灵去剖判、理解白族之所以成其为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定民族的内在特质与外在表象,努力发掘深埋其中的多重文化解读空间,真实地表达出歌谣文化的整体面貌和底层民众的情绪世界。因为大理白族民间歌谣是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革新中展现的活态文化,反映了白族人民田有的思想意识、文化现念、民族风情和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0.
一、从苗语词汇看苗族的历史文化痕迹 (一) 苗族先民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包括原始游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公社到部落联盟的发展阶段。这段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苗族历史没有文字记载,现在我们只能根据苗族民间流传的古歌、传说、语言以及汉史中有关的追述来进行探索。有人说,一部语言史就是一部民族史,这就肯定了语言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因此,通过语言材料来证实的史实应该说是可靠的。从语言看,有些词语能反映苗族原始社会历史文化的痕迹。  相似文献   

11.
从今年起,清明节成为我国的法定假日。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法定为现代社会的公休假日,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对传统文化习俗的尊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对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倡导和鼓励。清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个传统节日,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其内容非常丰富,内涵十分深刻。据史书记载,清明节最早是人们寒食禁火、扫墓祭祖的日子,由于寒食和悲伤不利于身心健康,人们就逐渐在清明节增加了踏青赏春、游戏娱乐等活动,清明节逐渐演变成为既是一个纪念祖先的日子,  相似文献   

12.
陈荣清 《理论月刊》2006,(4):134-137
国家一级文物《石鼓文》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的母体;是中国两千七百多年前的视觉文化载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社会变动的真实记载。古今中外二百多位专家学者探颐索隐,缀玉联珠,著述颇丰。笔者咀华前贤研究成果,历时十年拍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电视专题片《石鼓文》,从石鼓文发现及迁徙之由、年代之考、拓本之辨、内容之解、价值之珍等六个方面,向世人展示了这一国宝之精华。  相似文献   

13.
有史以来,白族同汉民族在语言上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这种关系彼此互见,不可分割。至今,在白族人民所运用的本民族语言中,仍然沿用着大量的古汉语词素。方国瑜先生在他的《附说:白文考》一文中指出:白族语言中,吸收汉语词汇较多,故白文中词汇是汉语者,写汉字,解汉义;非汉语者,用汉字解白义,实即以汉语为基础而制作之一种文字。方先生对白族话同汉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已经作了确切、精当的概述。在此,我们将白语中可读的古汉语词汇成份试加比较和分析,这对深入研究古洱海区域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发展,也许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李亮亮  邢云文 《前进》2023,(12):20-24
<正>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站在人类文明史、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战略高度,作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庄严历史宣告,“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一步确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相似文献   

15.
<正>宁德是全国畲族聚居地区,畲族人口20.3万人,约占全省畲族总人口的二分之一,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在长期的历史活动过程中,畲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畲族文化,畲族语言、民歌、服饰、民俗、医药、民间文字等,都独具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及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漫话白文     
白族是云南主要少数民族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唐宋时期,为了生产、社会及文化的需要,利用汉字作为表意和记音的符号,编制了一套文字,这种文字称之为“白文”;“白”又写作“僰”,是同音异写。“白文”是用汉字写白语,读白音,解白义,也就是用汉字来记录白族的语言。由于白族语言中吸收了较多的汉语辞汇,所以这些汉语词汇就写汉字解汉义;而白语辞汇就写汉字解白义。因之,不通白语的人读起来,可以推测其大概而不能明白其底蕴;通白语的人读起来则文从字顺,明白晓畅。在南诏时已经用白文进行写作了。如樊绰《云南志》卷二载《高黎贡山谣》有“囊中络赂绝”的句子,原注说:“络赂,财之名也。”又《玉溪编事》载骠信的诗有“元昶同一心”的句子,原注说:“谓朕曰元,谓卿曰昶。”清平官的诗有“波罗昆勇猜”的句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它本身是一种文化,同时又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文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使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传之久远。文字资料是我们进行历史研究必不可少的依据。可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并不多,而汉文献一方面对少数民族的记载很少,另一方面由于阶级的和民族的偏见,使这本来就不多的史料不但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甚至还会以讹传讹,贻误后人。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好,我们除了必须对见诸文献的记载进行必要的文献学处理外,还得从民族语言及其他方面去寻找更多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白族的历史与文化经历了乡土起源、地方传统形成与发展、国家公民身份建构三个阶段,白族也由地方一族发展成为国家公民,实现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对接,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稳定与发展。"白族模式"为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国家繁荣稳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发出的《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经常地进行和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是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推动祖国社会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它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给予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给予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改造和进步以重大的影响。作为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  相似文献   

20.
白族金石档案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族金石档案概论陈子丹金石铭刻,也称金石,档案界称为“金石档案”,是人们根据需要在有形制的金属器物和石材上镂刻文字、图像等,用以表达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启迪、教育和昭示各方,并久远地传之后世。白族人民善于利用金石来记录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