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英语世界马克思学兴起的背景十分复杂,既有来自英语世界内部的需求和探索,又存在国际力量的介入和推动。通过英语世界内部的学术传承和语言世界之间的学术交流,英语世界马克思学完成了自身的学术积累,逐渐走向系统化。在学术传承方面,英语世界内部的研究在话题、文本、方法等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联动性。与此同时,英语世界以高校为中心先后形成了多个具有紧密师承关系的学术团体。在交流与互动方面,英语世界研究者通过著作翻译与编辑、交流访学、话题论战和国际会议四种形式的学术互动增强了英语世界马克思研究的国际化水平,并逐渐成为西方马克思学的领头羊。随着MEGA2及新文献陆续公开问世,英语世界研究者积极调整原有的解读结论,试图更加客观真实地还原马克思的思想面貌。英美学术性的马克思研究为汉语世界开展马克思研究提供了一面"他者之镜"。中国研究者应该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有效结合起来,在传承与互动中走向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处,并积极主动地将当代中国马克思研究的最新成果推向国际学术舞台。  相似文献   

2.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的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所提出的观点是二者之间的意识形态理论在批判维度上主要集中在物化或异化问题领域;而在意识形态批判的方法问题上则主要集中在对总体性和辩证法的不同见解;最后,在意识形态批判的出路问题上,二者则表现出不同的历史与实践观.以上存在于意识形态批判维度、方法以及出路问题等三个方面的主要异同点,构成了卢卡奇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之间的主要比较研究参考系,当然,这三个方面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对于物化或异化问题的批判是贯穿其中的理论逻辑线索.  相似文献   

3.
青年马克思是马克思思想波动比较大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利益思想在这个阶段也经历了三次演化。本文试图深入阐述青年马克思利益思想的演化过程,从一种理性主义的利益观到人本唯物主义的利益观再到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利益观。我们看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利益问题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历史过程。从现实方面来说,这有助于我们认清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4.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近代生态学兴起以及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大背景下逐渐把目光转向了现代生态学,创立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说。生态马克思主义从诞生至今,经历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的生态学三个阶段,福斯特作为马克思的生态学的代表,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而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弊端,指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要性,对我们今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正是从此角度分析福斯特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建.  相似文献   

5.
版本考证是文本解读、思想阐释的基础和条件.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的问世,国内的学者开始注意版本和文献的重要性,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研究还需从文献考证的基础工作做起,尤其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未完成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关联性等问题的思考应注重从手稿入手,从而获得更加深入有效的解读和阐释.要进一步深化马克思文本解读研究,研究者至少应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方法论自觉:第一,马克思文本解读研究要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第二,马克思文本解读研究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国外马克思学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第三,马克思文本解读研究要以马克思恩格斯文献学研究的新成果为基础;第四,马克思文本解读研究要善于参照主要语种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版本.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人权本源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人权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人权产生的基础和根据的考察和研究,科学地阐述了人权产生的基础、根据等基本问题,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权本源观。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本源观克服了近代资产阶级人权本源观的重大缺陷,是科学的人权本源观。深入地研究,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本源观,不仅有助我们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的人权问题,而且有助于我们认清西方自由主义人权的实质谬误,有效地应对它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减少它对我国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文字产生的那天起,人们就开始探讨正义,正义的重要性在于它既能满足个人的需要,也能满足全体的需要,在诸多正义理论中,马克思正义观脱颖而出,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马克思正义观也必将对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便从发展生产力、按劳分配、实现共同富裕三个方面阐述其对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学术关系是西方学界持续研究的热点,他们在批判苏联官方哲学的同时制造出一个“恩格斯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以《哲学的贫困》为中心进行文献学的考察表明,马克思在其学术思想进程中,深受恩格斯影响,铸就了二人学术思想上的高度一致性.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著作对马克思产生了重大影响.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在科学方法论、政治结论和一般结论上深受恩格斯的影响,甚至采纳了恩格斯“不正确”的观点.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又都是十分自信和独立的人,把他们神秘化为一个绝对的同一体,或者过分夸大二者间的差异,都是与事实不符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条旨在科学解决马克思早期六部著作历史地位问题的循序渐进的方法论思路:六部著作文本的个案研究——各著作核心思想、主要观点的领会——上述著作与马克思前后期著作之间的比较研究——马克思毕生著作、革命实践活动的全面考察和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精神实质的揭示——上述著作与旧哲学的关系的辨析——对马克思关于上述著作的评价的借鉴——上述各著作历史地位的界定。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社会主义实现必然性上,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二是在社会主义实现形式多样性上,马克思认为暴力革命与非暴力的和平斗争均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途径;三是在社会主义特征推断上,马克思认为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未来理想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当前,深入研究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的历史、理论与实践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准确地论述了关于理想社会中的民主模式的现实前提以及民主模式的实质。马克思的民主模式鲜明地表达了“后政治”语境。这种直接民主模式既遭到了巴枯宁等无政府主义者的曲解,又受到当代自由主义者和新左派在内的西方学者的责难。而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也存在着类似的时序错位,未能充分意识到马克思民主模式是后政治民主或后资本主义民主的民主模式。由于这种时序错位,马克思民主模式的“后政治”语境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被忽视、曲解和扭曲。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虽没有专门系统的阐述生态哲学思想,但从各个时期的不同著作中可以看见生态哲学思想的端倪,马克思在很多著作中批判生态破坏,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生态破坏的根本原因,生态和谐是共产主义的表现之一等等。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文本,深入分析和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全面的掌握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涵和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使之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以便卓有成效的指导"美丽中国"的建设,并对解决当代社会生态问题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长远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学界逐渐将男性研究基本分析范畴和分析框架应用于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文化分析之中。然而,目前中文学界关于男性特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4个方面:努力构建适应广泛、有助于中国男性特质理论化的范式;对西方男性研究理论框架和基本话语的综述和介绍;用男性特质解读外国文学作品、华裔作家作品和现当代文学作品;探索男性特质研究范畴与大众传媒和身体复杂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朱光潜、鲁迅、朱自清关于钱起一联诗的分析体现不同的学术个性.朱光潜是以自己掌握的西方美学心理学知识阐发该诗所包含的审美意义,其学术思路带有晚清桐城派倡导的宋学精神.鲁迅对他的批评及朱自清的分析,体现了乾嘉汉学考据派的学风.晚清桐城派之宋学已溶入西学成分,故近代汉宋之争已具有东西方学术碰撞的因素.他们三人间的争论实质上是晚清汉宋之争的沿续.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民族自治制度是一个新的学术领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有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二十余年来,发表了为数不多的研究近代民族政策的论文;在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中国民族法学等通论著作的个别章节对这方面的内容也有所涉及,只是这些研究既不全面,也不深入,这相对该课题的重要性而言,是极不相称的,有待我们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深入而系统的探讨。另外,现有科研成果对近代各个历史时期民族自治制度的研究也不匀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权的民族自治法制研究有一定的进展,而对清末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民族自治法制的研究不仅比较薄弱,而且尤其急需对其做出客观、充分而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大学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法制教育中援引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述,是必要且可行的。把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述应用于大学生法制教育应找好切入点,可以从马、恩关于法的起源、本质、职能,关于法的正义、自由、平等等价值,关于法与人权、民主的关系以及关于法的创制、实现等论述切入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各环节。法制教育中应始终坚持求证于马恩原著经典著述的原则,把握马克思主义法学与时俱进的品质,紧密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实践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17.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文本入手,分析归纳其文本中关于国家理论的具体论述,是掌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根本前提和基础。抛开文本或者在文本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演绎都是精致的唯心主义的体现。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文本为基础,全面集中解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理论的具体论述,主要包括国家起源、国家的本质、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消亡四个方面,进一步厘清了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的本原,以期消除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神秘感或复杂感,使人们更加简单的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8.
在张闻天研究的史料发掘上有了新的收获 ,对新发现的早期文稿的研究有助于把握其早期思想的发展脉络 ;在张闻天思想研究上有了新的突破 ,对他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思想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给予了新的定位 ;对一些过去关注较多的问题的研究有了新的立意 ,凸现出张闻天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历史地位 ;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 ,比较研究方法得到更多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对现代性进行了判断。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就不能避免现代性的悖论性后果。社会主义中国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如何判断现代性的问题,因此国家领导人先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等命题,它们与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判断是紧密相连的,表达了“去资本主义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称马克思为"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认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他一生中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1、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2、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剩余价值规律)。一般认为,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史观"被视之为"哲学",认为马克思是"哲学家";马克思所发现的"剩余价值"被视之为"科学",认为马克思是"科学家"。部分学者一方面质疑"唯物史观"的"哲学"性而力图论证其为"科学",另一方面又质疑"剩余价值"的"科学"性而力图论证其为"哲学"。这样,由"两大发现"而构成的"哲学家"与"科学家"的马克思,似乎又模糊了他的"哲学家"与"科学家"的双重身份。通过正确地分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马克思的部分理论作品,我们只能说,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的马克思,既是哲学家又是科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