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于1995年1月1日起生效施行。这是继《行政诉讼法》之后,我国颁布的又一部标志着民主政治法律化的重要的法律性文件。我国《国家赔偿法》是根据现行《宪法》第四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的法律原则制定的,是宪法民主精神的具体落实。这部《国家赔偿法》共设六章,计三十五个条款。它不仅规定了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原则,列举了承担赔偿责任的具体情况,。明确了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而且还现定厂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的不同程序等等。它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取得国家赔偿权利的基本法律依据。问家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2.
王军 《实事求是》2007,195(2):69-73
侵权连带责任是指当事人基于共同侵权行为,或违反法律规定的法定义务行为,而给不特定的人造成实际损害,共同承担的一种连带民事赔偿责任。侵权连带责任从不同侧面呈现出各种特征。主要是:责任承担具有法定性;责任适用范围的广泛性;责任成因的特殊性;责任承担外部整体性;责任承担内部求偿性;责任排除的举证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法律规定,公务员重大行政过错(故意或重大过失)的侵权主要由国家承担行政侵权赔偿责任,公务员基本上不承担赔偿责任。这不仅使得被侵权人难以寻求有效的救济途径,不利于保护国家利益,也不符合行政法实现公平的价值取向。设置公务员重大行政过错的侵权赔偿责任制度能有效促进公务员依法行政,防止公务员以权谋私,滥用职权,充分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4.
近年,酒后驾车致人损害案件呈多发、高发态势,严重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已经引起法学界的广泛关注。酒后驾车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是一种责任聚合现象,侵权人的侵权行为不仅侵害了公民私权,而且侵犯了国家公权;不仅侵权人应当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而且对侵权人负有监督和保证义务的人也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运用责任聚合理论对酒后驾车致害侵权责任的认定,应扩大侵权责任人范围,增加致害人的惩罚性赔偿,完善刑事附带民事制度,建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等。  相似文献   

5.
宗志翔 《理论导报》2006,(12):46-47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就其违法行为表现形式,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情形.对于作为的行为造成损害,在赔偿责任的承担上,立法规定得比较明确.<行政诉讼法>设专章规定了行政侵权赔偿责任,涉及行政侵权的主体、内容、责任原则等方面.<国家赔偿法>进一步对行政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赔偿范围,赔偿的方式、标准,请求赔偿程序乃至赔偿经费的来源等具体问题作了规定,完善了行政赔偿制度;而行政不作为侵权造成损害应否承担赔偿责任,在立法上不甚明确规定.因此,确认行政不作为的侵权赔偿责任,较之确认行政作为赔偿责任,遇到的问题更多,也更难以把握.本文拟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对行政不作为侵权引起损害后果的赔偿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8,(3)
正案例小故事:颜某乘坐廖某驾驶的网约车在北京市海淀区毛纺路由东向西行驶,在停车等待过程中,同向的骑车人秦某经过廖某车辆右侧时,颜某打开右侧后车门与秦某发生碰撞,造成秦某受伤。秦某诉至法院,经审理,法院判决交强险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先行承担赔偿责任,商业三者险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对秦某超出交强险范围的损失,由颜某与网约车平台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7.
监察权行使过程中造成侵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是规范与制约监察权行使的需要,是保护被监察人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监察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的需要。由于监察权及其侵害情形的特殊性,必须单独构建监察赔偿制度。在监察赔偿制度构建中,必须明确监察赔偿主体、赔偿范围、赔偿程序。在赔偿归责原则、赔偿方式、赔偿计算标准、立法体例等方面要与国家赔偿法相衔接。  相似文献   

8.
刑事法治的基本目标是刑事司法公正,保障基本人权,控制犯罪滋长,确保法秩序的不可破坏性.《国家赔偿法》的修改与实施,使刑事赔偿制度在刑事赔偿的归责原则、赔偿义务机关、赔偿范围、赔偿标准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加大了人权保障的力度,起到了推动我国刑事法治建设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向多家保险公司投保实际上是指重复保险,即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分别向两个以上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的保险。《保险法》第四十条明确规定:“重复保险的投保人应当将重复保险的有关情况通知保险人。重复保险的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保险价值的,各保险人的赔偿金额的总和不得超过保险价值。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各保险人按照其保险金额与保险金额总和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0.
在刑事赔偿中,刑事确认作为一种行使公权力的行为,既是一种程序性行为,又是一种实体性行为,同时还是一种司法监督行为。刑事确认程序应当是刑事赔偿的前置程序,宜由特定的机构来行使,以案件的诉讼终结为前提,刑事确认应当单独设立特定的确认赔偿请求的机关,并对存疑案件给予确认和赔偿。  相似文献   

11.
《天津支部生活》2006,(12):50-50
我们一般所说的保险是指商业保险。所谓商业保险,是指通过订立保险合同运营,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由专门的保险企业经营。商业保险关系是由当事人自愿缔结的合同关系,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达到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  相似文献   

12.
司法实践中非刑事司法赔偿"多因一果"侵权案件大量存在,出现了民事赔偿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并存的现象。由于缺乏法律依据,责任难以认定,导致审制实践中操作混乱,做法不一,影响了法律的统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对非刑事司法赔偿中"多因一果"侵权主体、责任认定、责任承担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统一赔偿责任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问:在商场自动寄存柜自助存包丢失,商场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 答:自助存包是商场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方式之一,广义上属于商场的消费环境。为顾客在购物或消费时提供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环境是商场管理者的基本责任,但商场是否应为自助存包丢失的顾客承担赔偿责任,应当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车祸导致性功能完全丧失,构成四级伤残,是该给予残疾赔偿金赔偿,还是精神抚慰金赔偿?残疾赔偿金与精神抚慰金是否可以兼得?车祸双方负同等责任,机动车与行人该如何确定赔偿比例?是各自承担50%的赔偿责任吗?  相似文献   

15.
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之外,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本该由其个人承担责任,然而却照样由国家拿公款赔偿,而且赔偿随意性大,常常是慷国家之慨。“公款赔偿”在继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公款送礼之后,成为又一个公款支出的黑洞。我国赔偿法第二条规定,如果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是在执行公务时,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之外,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本该由其个人承担责任,却…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检察机关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保障民生、维护稳定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民生领域尤其是社会保险、土地赔偿、医疗  相似文献   

17.
钟佳萍  黄硕 《求实》2006,(Z3):74-75
一、国家赔偿制度的简述国家赔偿制度是现代法治的重要体现。西方最早确立国家赔偿制度的是法国。在1779年,法国在一项法律中规定国家对公共工程所产生的损害负赔偿责任,但是,国家赔偿作为一项制度正式确立始于1873年勃朗戈判例案。这一判例推动并确立世界范围的国家赔偿制度。1910年德国国家责任法确立了国家对官吏行使统治权产生赔偿责任。1919年魏玛宪法在世界上首次以根本法确立了国家赔偿责任。1946年美国颁布了联邦侵权赔偿法。1947年英国颁布王权诉讼法,建立了国家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实现环境责任社会化的立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的民事侵权责任模式在环境侵权领域已存在诸多局限,改变我国原有的环境责任承担模式,取代以环境责任社会化的新型模式,不仅有助于环境污染受害人获得及时和充分的赔偿,使企业避免因侵权赔偿而遭受重大损失;同时也可以通过社会或相关机构对企业进行监督管理,解决环境领域出现的赔偿责任失衡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于文婕 《唯实》2010,(8):149-152
国家征收的补偿责任与国家调制措施所导致的“政府经济失误赔偿责任”具有同质性。所以,“国家经济失误赔偿责任”的性质和国家对因征收或征用所负的补偿责任的性质相同,是属于第一性义务——法律义务,而不是第二性义务——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0.
共同侵权行为认定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国虽然对认定共同侵权行为的考察角度有所不同,但无论从判例上还是学理上,"共同性"理论都呈现出从主观到客观的转化趋势。在共同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上,各国都无一例外地要求共同侵权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一条,在因果关系的认定上引入了累积的因果关系学说,但该条款存在法律漏洞,没有规定数人在没有共同意思联络的情形下,个别行为的聚合而共同造成同一损害后果的情形,应予以填补;第十二条的规定借鉴了英美国家的损害后果不可分理论,值得赞同,但也存在缺陷,该条款规定的"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赔偿责任"的内容,不值得赞同,应规定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