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涌 《廉政瞭望》2012,(9):55-55
几年前,一名北大毕业的学生趁到耶鲁读暑期课程的机会特地跑到波士顿来求见,还拿着一本我的书恭恭敬敬地请我题辞。我在受宠若惊之余劝他:“你掌握两门外语,怎么了解美国还要看我的书?难道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吗?  相似文献   

2.
几年前,一名北大毕业的学生趁到耶鲁读暑期课程的机会特地跑到波士顿来求见,还拿着一本我的书恭恭敬敬地请我题辞。我在受宠若惊之余劝他:"你掌握两门外语,怎么了解美国还要看我的书?难道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吗?难道你不知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的道理吗?难道你不应该有更高的起点吗?"最后我给他的题辞是:"几年后如果你还能看得起我,那实在是让我意外地受宠若惊。不过,我更希望  相似文献   

3.
(一) 两个弓箭手都拿着一支好箭。甲对乙说:“你拿着好箭不射,算不得好箭手!”乙回答:“你拿着好箭乱射一通,就算是好箭手么?” 我们共产党人说:拿了好箭要射,学了革命理论要用;射箭要对准靶子,理论要联系实际。拿着好箭不射,或者无的放矢,都不是好箭手!  相似文献   

4.
刘昕  渠宏卿 《党建》2009,(1):17-18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看我呀!我想你。”3岁半的万鸿王月拿着一个“喜之郎”果冻袋,盯着窗外说道。  相似文献   

5.
2006年8月,27岁的小张从北京一所名校本科毕业3年后,又回到校园里读书。不过这次他不是攻读研究生,而是花两年时间读技校,专门学习一门技术。拿着本科文凭"回炉"读技校,在10年前,这事听起来肯定不可思议,如今  相似文献   

6.
周翔 《新湘评论》2009,(3):61-61
写文章讲究引人入胜。我国著名作家刘白羽的散文《日出》,就是一篇引人入胜的好散文。这文章只要你读开了头,就仿佛有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你,使你不能不读下去,越读越爱读,越读越有味道。  相似文献   

7.
“何杰,给你这个月的生活费,你拿好。”2012年的一天,85岁的郑世泽拿着600元钱来到了10岁男孩何杰的家中。  相似文献   

8.
周翔 《学习导报》2009,(3):61-61
写文章讲究引人入胜。我国著名作家刘白羽的散文《日出》,就是一篇引人入胜的好散文。这文章只要你读开了头,就仿佛有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你,使你不能不读下去,越读越爱读,越读越有味道。  相似文献   

9.
有人写了一个段子:某市进行公车改革,一些领导没了专车后,也办了交通卡。其中有个领导,因为是第一次乘坐公交车,上车后主动给司机亮了一下交通卡,就向座位走去。司机说:“读卡!”领导就拿着交通卡认真地读起来:“某某市公共交通卡。”司机指着刷卡器喊道:“在这儿读!”该领导便回到车门读卡器旁,大声读起来。一车人爆笑。  相似文献   

10.
◆周善培对梁启超说:"中国长久睡梦的人心被你一支笔惊醒了,这不待我来恭维你。但是,做文章有两个境界,第一个是能动人,读你的文章,没有不感动的。第一步你已经做到了。第二个是能留人。司马迁死了快两千年,至今《史记》里有许多文章还是使人不厌百回读的。你这几十年中,作了若干文章,你试想想,不说百回读不容易,就是使人读两回三回的能有几篇?"◆陈独秀初见沈尹默,大声说:"我叫陈仲甫,昨天在刘三家看到你  相似文献   

11.
在幼儿园组织的一次春游活动中,到了吃饭时间,老师陈惠发现一个孩子拿着鸡蛋发呆。 “李月,你怎么还不吃?”  相似文献   

12.
大度读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  相似文献   

13.
大度读人     
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学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伞悄悄地先走了。——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  相似文献   

14.
你是什么,取决于你读了什么。  相似文献   

15.
当你爱上一个人,你会忘记时间存在。你可以天天二十四小时跟他一起。你不介意花十四小时乘飞机从香港到美国跟他见一面,然后又匆匆赶回来。为了跟他见面,你会把重要会议延期,把重要的工作放在一旁。你们约会之后,还可以拿着电话聊到天亮。爱情使人忘记时间流逝。你会忘记自己的年纪。  相似文献   

16.
书讯     
读这本书,你需要空间,心灵的空间。不然,你会觉得心里很堵,毕竟,太多的东西需要你过滤。在晚上,一个人,静静地读,深沉地思,这种方式属于这本书。 书的名字叫做《史无前例的年代》,作者纪希晨,人民日  相似文献   

17.
阅读如吃饭,阅读很重要,因为阅读事关国民素质。但要读什么书是个问题,人生有限而知识无涯,我们不可能什么书都读。如果要专家推荐一个书单,也是在难为专家,而且,你也未必就喜欢专家推荐的书。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专业,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我喜欢的书,不一定你也喜欢。对我有用的书,对你或许毫无用处。在我看来,现在已进入阅读3.0时代,读什么书事关你的人生。  相似文献   

18.
刘伟 《求贤》2010,(9):51-51
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若想很快适应工作.创造不错的业绩.须把握住如下3项原则。 缩短新人期原则 初人职场者.其他同事会以挑剔的眼光看你,会拿着显微镜去发现你的缺点与不足。这时如果你真的有什么缺点.你的缺点就会被放大。时间一长.大家彼此熟悉后.这种情况就不会出现了,你有了缺点.大家也会包容你。  相似文献   

19.
杨义 《新湘评论》2008,(4):21-23
读书是人类的专利,人类创造了书籍这种方式,用来传承知识,积累文化.涵养情志,使新一代的知识起点承接在上一代的知识终点上,步步登高,走向辉煌。如果到动物园,看见猴子拿着书来读,那大家会感到很滑稽;但是如果看见小孩拿书来读.那大家都会去称赞他,觉得他有出息。这就是说,书把人与猴子分了类。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令人深思。圣诞节临近,美国芝加哥西北郊的帕克里奇镇到处洋溢着喜庆、热烈的节日气氛。正在读中学的谢丽拿着一叠不久前收到的圣诞贺卡,打算在好朋友希拉里面前炫耀一番。谁知希拉里却拿出了比她多十倍的圣诞贺卡,这令她羡慕不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