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德水 《今日浙江》2010,(17):12-13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主线。国际金融危机使国内外工业呈向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方向发展趋势。转型升级已成为浙江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题。我们要把转型升级放在发展工业经济的首要战略位置,扎实做好工业转型升级的十项重点工作,加快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洪嘉祥 《今日浙江》2009,(13):26-27
推动转型升级,这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市为下轮区域发展赢得战略先机,争创工业经济先发优势的根本所在。因此,越是面对严峻的形势和多重挑战,我们越要坚定信心,逆势而为,负重奋进,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兰建平 《今日浙江》2014,(18):33-33
正转型升级是我省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发展工业经济仍然需要坚持的重要战略。衡量转型升级是否成功的标准,在于工业经济发展是否实现了"提质增效",这是实现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方向。改革开放30多年来,速度型经济是  相似文献   

4.
张汪尤 《前进》2012,(4):42-4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其中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又是整个经济转型的关键。如何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县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我们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苏波 《时事报告》2012,(6):8-19
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去年底,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把整个工业作为规划对象,并由国务院发布实施的中长期规划。我们必须全力推进规划的实施,切实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促进我国工业由大变强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大力推进工业治水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委、省政府作出“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抓住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省经信委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综合管理部门.将把工业治水作为落实“五水共治”战略决策的首要任务来抓.树立和强化绿色发展、工业创强、倒逼转型和改革创新意识.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7.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全力抓好强工业兴实体和拓市场促外贸工作,是省委、省政府根据当前经济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也是我省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举措。浙江是工业大省,也是外贸依存度和经济开放度非常高的省份,工业和出口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认真抓好强工业兴实体和拓市场促外贸工作,对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刊综述 《创造》2014,(9):22-23
正未来6年工业投资年增长20%以上;云南欲培育一批干亿元新兴产业。云南日报8月26日全文刊发《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意见》已于2014年8月2日由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意见》为明确工业发展新方向,探索工业发展新路径,做大工业规模,调优工业结构,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云南经济发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意见,作出了部署。《意见》全文12000余字,共分4个部分,一、总体要求;二、重点任务;三、主要措施;四、政策支撑。其中明确提出:将强力提振工业投资,落实企  相似文献   

9.
彭亚浓 《政策瞭望》2013,(10):50-52
近年来,永康市以省“工业强市”试点工作为契机。针对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人力、土地资源等要素瓶颈,通过“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四大抓手.全面促进工业企业提质增效,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打造永康工业经济“升级版”。2013年1—6月.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入20.97亿元.  相似文献   

10.
谢伟峰 《求索》2013,(9):41-43
立足于工业转型升级这一视角,从直接与间接影响两个层面阐述了金融支持对于工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直接影响机制包括资金流量、资金导向、金融制度、信息揭示和风险防范五大支持机制.间接影响机制包括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两大支持机制。最后借鉴国外工业转型升级的经验,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新 《政策瞭望》2014,(9):13-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要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抓住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这一工作重点,使我国经济发展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增强后劲.作为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衢州既肩负着保持增长速度、做大经济总量的历史使命,更面临着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衢州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提出的“成为美丽浙江建设重要生态屏障”的要求,把创新发展理念、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摆到重中之重位置,作出了坚持“工业立市”中心不动摇、打好城市建设管理和旅游业大发展“两大战役”的决策部署,努力在绿色发展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两美”浙江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孙云东  赵科 《今日浙江》2009,(13):28-30
只有逆势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才能继续保持慈溪工业经济的先发优势,抢占下轮发展的先机。慈溪市从党委政府到民营企业,对此都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今年以来,该市连续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升级转型的意见和工业企业效益提升、联合兼并重组、拓展内外贸市场、技术创新等一揽子政策文件,鼓励工业企业化危为机、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姜军 《政策瞭望》2013,(3):28-3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我国发展处于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的判断。富阳要抓住这一新机遇,用好这一新机遇,关键是加快推进产业转型,重中之重是推动富阳工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周必健 《今日浙江》2012,(13):28-29
加快转型升级,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十二五"时期浙江经济发展的主线。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浙江,工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什么是转型升级?概而言之,转型升级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经济转型,二是产业升级。什么是工业转型升级?国务院批准印发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明确指出:"转型就是要通过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升级就是要通过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  相似文献   

15.
财建[2012]5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为支持工业转型升级,我们在整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集成电路产业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等专项的基础上,设立了工业转型升级资金。为规范工业转型升级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工业转型升级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6.
《政策瞭望》2014,(3):47-47
最近,天津市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部署,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美丽天津建设,结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对我市开展中小企业创新转型试点工作要求,制定万企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出台政策扶持企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杨志强 《前沿》2013,(1):10-13
台湾经济发展分期主要有:政治政策分期、经济发展速度分期、综合分期和时间代次分期四类。笔者综合以上分期方法,以经济转型为主线,考虑各经济指标和影响经济相关因素,将台湾经济转型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转型发展准备期(1949—1952年),主要特征是恢复生产;第二阶段为转型发展开拓期(1953~1964年),主要特征是台湾经济从农业向工业转型,台湾经济由内需型向外向型转变;第三阶段为转型发展加速期(1965~1979年),主要特征是农业向工业,手工作业向机械化作业,工业内部制造业比重增加,外向型经济更加明显;第四阶段为转型发展升级期(1980~1989年),主要特征是台湾经济进一步转型,农业比重逼近零,工业升级逐步向策略性工业发展;第五阶段为转型发展深化期(1990~现在),台湾经济遭受重挫,财政盈余转为财政赤字,2001年台湾经济出现了自1947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从此经济波动频繁。  相似文献   

18.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积极推动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而特色园区是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的重要载体。我们必须加快特色园区转型升级,助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以此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近年来,如皋市按照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完善功能的要求,通过高起点编制规划、高标准开发建设、高水平推进项目,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的先导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集约发展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19.
吴坚 《今日浙江》2011,(23):24-25
一处是水网遍布,一处是山峦起伏;一处是老工业先进,一处是后起新军;一处是长袖善舞,一处是落子从容。绍兴和衢州,两个不同区域类型、不同经济“体量”的地区,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平台上,找到了重合点:快跑一步,做强工业和特色产业。最近,记者对两地转变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采访,所见所闻,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20.
马锦跃 《政策瞭望》2012,(12):50-51
最近,我们到衢州、丽水就产业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分析与建议报告如下。一、衢州、丽水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扩大经济总量与提高发展质量的矛盾。从发展的角度看,衢州、丽水两市由于客观的原因,工业化起步比较迟,发展也不够快,社会财富的积累还不能满足再工业化的需要,需要进一步扩大经济总量,加快社会财富的积累,但由于资源、环境和市场的刚性约束,低技术层次的经济总量扩张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同时由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衢州、丽水两市的产业发展必须尽快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与其他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