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盟在社会文化领域的合作历史久远,并为精英所主导社会文化领域的合作实质上包含了一种东盟官方与地区性公民社会力量的博弈关系。在建设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过程中,地区性公民社会力量的作用主要体现为议程创设和推动机制改革,东盟则既对公民社会力量进行吸纳,又与公民社会力量竞争。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体育交流有利于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如何实现体育交流的制度化、系列化、常态化,以有效发挥体育交流合作对双方合作关系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和东盟体育合作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构建中国—东盟体育合作的共同体,认为应从组织管理、可持续发展、体育合作产业三个方面的机制建设为框架,以统筹规划共同打造中国与东盟体育合作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与东盟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广西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合作也快速拓展。本文在论述国际文化合作研究价值与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广西与东盟文化交流合作的成效、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鉴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仍将继续拓展和深化,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文化、经济互动趋势将日趋明显,故广西应发挥自身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合作,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4.
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建设以2009年东盟首脑会议通过《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蓝图》为标志,可以说开始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的规定。然而,东南亚地区要真正实现这一构想,还将面临许多问题和障碍。从其内部看,有成员国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及内部矛盾、对安全理念及共同威胁上的认知差异、武装力量难以协调合作、决策机制上弊端等因素;外部因素有:美国根据其战略需要不断调整其在东南亚政策、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未来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的发展不可能是军事同盟,只能是以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及非传统安全为重点的合作,其过程必须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建立的一个多层次安全架构。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下简称东盟)成立于1967年8月8日,旨在促进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加强互助合作,保卫和促进本地区和平与稳定,2012年正好是东盟成立45周年. 多年来,东盟历经各种挑战和考验.由于东盟各成员国间在紧密合作的同时加强对外合作,使得东盟克服了各种挑战.现今,东盟已经成长为一个相当强大的区域性组织,东盟致力于在2015年建成三大支柱的东盟共同体,即: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社会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2003年10月,东盟提出建立东盟共同体的构想。它包括"东盟经济共同体"(AEC)、"政治安全共同体"(APSC)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ASCC)三大支柱。虽然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起步最晚,但是三个共同体中发展进程最快的,可望成为三大共同体建设中最先完成的一个。本文拟就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的背景、蓝图、成效和前景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地区具有独特的经济、政治、自然条件,面临着一系列类似的地区性公共卫生风险,这一现实推动了以东盟为基础建立的区域卫生合作机制。在抗击跨国传染性疾病的过程中,东盟逐步发展出以社会文化共同体为基本框架的合作机制,并形成了通过联合宣言与声明带动具体领域合作的实践路径。在危机面前反应迅速、由具体成员国牵头开展信息交流与能力建设合作,以及借助区域外国家与国际组织的力量是东盟国家开展公共卫生合作的主要路径,体现了东盟的团结与对公共卫生议题的高度重视。但是,也应看到,东盟各国对主权的关切、跨部门协调不足以及地区整体社会发展水平的局限制约了东盟区域性卫生合作的制度化进程。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东盟及时启动了地区与跨地区层面的对话与政策协调机制,但在细化具体防控政策和组织集体行动上的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8.
201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双方在政治安全、经济以及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合作都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增进政治互信,进一步深化各领域合作是中国与东盟互利友好关系发展中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2007年是东盟成立40周年,在这不惑之年,东盟一面总结成立以来的成就、经验和教训,一面出台更为宏伟的计划,对内提速一体化,强化东盟意识,合作步入制度化阶段,对外不断扩大与盟外国家或地区的合作,以构建稳定、繁荣、和谐的东盟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2022年,由于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新冠疫情持续肆虐,乌克兰危机升级,东盟面临一系列内外风险和挑战。东盟轮值主席国柬埔寨以“东盟:共同应对挑战”为主题,以推动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三大共同体建设为核心事项,继续致力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构建以人为本、共同发展的东盟共同体,维护东盟统一性和“中心性”。这一年,东盟多次派特使访问缅甸,积极推动缅甸和平进程。原则上同意接纳东帝汶成为第11个东盟成员国,实现东盟扩容。经济上基本克服疫情影响,重视旅游业和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加强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努力促进经济全面复苏。对外关系上积极应对大国博弈,进一步巩固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交流等各领域合作,将东盟与美国、印度的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加强成员国与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联系,努力构建以东盟为中心的外交网络。展望2023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印度尼西亚将以“东盟事务:增长的中心”为主题,聚焦东盟内部事务及经济增长中心两大方面,加强东盟能力和有效性、维护东盟的团结及东盟中心地位,促进东盟经济发展。东盟将共同应对国际形势中的机遇和挑战,推动东盟共同体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升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