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句话一针见血,指出了中国革命的关键所在。这一著名论断出自1925年12月毛泽东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简称《分析》)。该文系《毛泽东选集》的首篇,毛泽东在此文中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初步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堪称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一篇光辉文献。它的问世,是毛泽东深刻洞察党内外思想动态,反对党内错误倾向,总结革命经验教训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唯实》1982,(Z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就对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策略作了基本的规定。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发表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命题,随后又在一九四○年一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完整、系统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民主革命的理论为依据,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而且在这个革命理论的指导下,夺取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这一被革命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深入研究和全面理解这一理论,对于我们无论是总结历史经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还是思考、构建和概括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解,都有极大的意义。本文仅就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贺瑞教授撰写的《列宁主义与新民主主义》专著,2015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该著作具有以下独特的内容。其一,该著论述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社会论与列宁主义的关系。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学说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两大部分。其中之革命论,与列宁主义的关系最为密切。该书按照构成革命论的几乎所有理论要点,逐一考查了列宁主义对创立这一理论的影响,贺瑞教授令人信服地证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就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问题,史学界曾在一个长时期中习惯于将1919年的五四运动作为开端.对此无人提出异议.1962年,朱务善先生作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参加者,以其直观认识为基础撰文提出,五四运动开始时,无产阶级并没有参加,到“六三”以后,才有上海工人罢工支援,而那时中国共产党尚未诞生,因此谈不上无产阶级领导,所以五四运动还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只是为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开辟了道路.①这篇文章引发了建国以后关于五四运动性质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等问题的第一次大讨论.这场讨论前后持续了一年多时间,几乎所有参加讨论的学者都不同意朱务善的观点.他们大都依据毛泽东在《五四运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的有关论述,论证五四运动已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了.②后来,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随着“文革”时期整个理论学术研究的停滞而归于沉寂.  相似文献   

6.
胡华同志的逝世,是中国教育界和史学界、尤其是高等教育界和党史学界的巨大损失。他逝世的时候,我不在北京,未能参加对他的悼念活动,深以为憾。现在趁他的文集出版之际,写几句话在前面,略表我和他相处近40年的深厚友谊,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他逝世的无限哀思。提起胡华同志,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起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和中共党史,因为他是这门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为这门学科做出了重大的贡献。30年代,在延安的干部学校中,大都开设中国问题或中国革命问题的课程,最著名的教授是何干之、李凡夫等同志。胡华同志从陕北公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讲的也是这门课。1940年,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发表后,中国革命问题这门课就专门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了。1948年华北大学成立,立即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作为最主要的课程。当时的政治教员李又华、宋涛、何戊双、王波鸣、郭晓棠和胡华等同志,都讲这门课。由于华大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国民党统治区,他们对中国革  相似文献   

7.
我们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究竟何时形成?对于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自80年代以来,学术界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意见分歧非常之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观点将我们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的形成时间定在1925年1月党的“四大”召开。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关于革命的领导、动力、对象等问题的基本思想,就是党的民主革命总路线的基本思想。”并认为,党的“二大”明确了革命的对象,初步解决了革命的动力问题;“四大”又“解决了党的历次大会所没有解决的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8.
《湘潮》2020,(7)
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光辉著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毛泽东选集》的开篇之作,是一张了解中国社会的"解剖图",是一把理解中国革命的"金钥匙"。它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领导力量、依靠力量、性质和前途等基本问题,均做了明确而清晰的回答。毫无疑问,这篇光辉著作,堪称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第一萌芽",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理论逻辑起点。厘清诸多革命问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劳资两利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需要,探索形成并付诸实践的一项重要理论创新成果。这一思想的提出,解决了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由工人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政权如何认识劳资关系,如何处理劳资矛盾,如何界定工会职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重新认识和评价劳资两利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之一,它的形成是与许多共产党人的探索分不开的。在斯大林与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任务、动力、前途做了正确和基本正确的阐释,但对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资产阶级以及与此相关的第三党的问题上存在着错误的认识。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在抗日战争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六大路线的正确方面,并正确地解决了许多为六大所不曾解决或不曾正确地解决的问题,从而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更具体、更完满、更成熟,给中国革命指明了胜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9月18日上午,皖南革命历史纪念馆开馆仪式在安徽省宣城市十大红色村庄之一的旌德县版书镇王家庄隆重举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五四运动开始,直到1949年皖南解放,旌德一直是皖南革命运动的中心,为皖南乃至全国的革命和解放事业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辉煌篇章。早在1925年11月,旌德就建立了皖南第一个中共党组织;1927年3月,旌德成立了安徽省第一个民主政权,产生了第一个"红色"县长;1927年5  相似文献   

12.
1997年5月,《绥化地区革命斗争史》出版发行。这是绥化地区乃至我省党史战线一件大好事,也是龙江党史百花园绽出的又一奇葩。绥化是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和优良的革命传统。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们对绥化地区的过去有一个鲜明的认识和较深刻的理解。脉胳清晰应是本书一大优点。本书写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史实,其时间跨度20多年,且这段时间所发生的变迁,经历的腥风血雨也是绥化地区空前绝后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写准、写全、写透、写好这20年是极不容易的。但作者却沿着历史的河床朔流而上,从支部建立、工人学生运动…  相似文献   

13.
刘明钢 《广东党史》2011,(11):51-52
鲁迅从来没见过孙中山,也很少论及这位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而专门评论孙中山的文章更是只有两篇。其中第一篇就是写于1925年3月21日的《战士与苍蝇》。该文最初发表在3月25日《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14号,后由作者编入《华盖集》。 1925年3月12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北京逝世,终年59岁。古老的北京,辽阔...  相似文献   

14.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创制与放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民主主义理论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两大部分构成,它是中国共产党人解析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中国完成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演进问题之文章的“前后篇”。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宣告新民主主义革命论这一“前篇”告一段落。作为“后篇”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系统回答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如何在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①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主要包含关于联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必然性、任务、纲领、前途等问题。在新民主主义的…  相似文献   

15.
1924—1927年的革命本来就叫做国民革命,当时的报刊和国共两党的文件都是这样称呼的。有一首流传至今的《国民革命歌》更可以证明。不知为什么,后来不把它叫做国民革命了,而把它称为“大革命”,“第一次大革命”或“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这些称呼和国民革命的原义并不相符合。“大革命”这个词是当时参加革命的人事后在革命低潮时期惯用的,而且一般是指1925—1927年的大革命,因为1925年五卅运动以前并没有形成全国性的革命高潮。若把它称为第一次大革命,就算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吧,那么后面亦应有第二、第三次呀,可是后面又不这样称呼了,孤单单地一个第一次大革命实在令人费解。至于说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提法固然比较科学,并且后面还有第二次、第三次,也比较合理,但是1924—1927年国民革命的内涵不止于革命战争,因而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代替不了国民革命这个称呼的。  相似文献   

16.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式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日益结合的产物。北伐前,党已初步形成新民主主革命的基本思想,土地革命时期,又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通过对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进行系统的总结,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遂以完整形式表达出来而臻于成熟。一、系统地形成了新民主义革命总路线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自1925年3月孙中山病逝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一直被认定为孙中山所言。其实该语句既非出自孙中山之口,也非出自孙中山之手,而是从《总理遗嘱》中精缩出来的,《总理遗嘱》又是汪精卫等写的,孙中山听后,认可签字同意的。1925年3月14日《晨报》第2版《筹备中之孙文丧务》一文中写道:“……灵堂,正中供奉孙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史上,党努力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创造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不断实现着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解决了在中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当作自己的指导思想,用以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单靠背诵马克思…  相似文献   

19.
农村政权的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大革命时期是中共对农村自治政权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这一时期中共在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农村自治政权建设的思想,是其新民主主义政权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还不甚成熟,但却对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农村政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及“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是毛泽东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对中国革命最重要的贡献。这条道路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共产党指出了正确的方向。这条革命道路所形成的独创性理论学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在它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