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使《开发建设北大荒》一书反映的历史史实更加准确,我们在做此书出版前的最后审稿校对工作时,对有的当事人进行了专访。在北京,我们找到了当年的中南海文工队队员,后来的北大荒人──李艾和吴凤君同志。在访问过程中,她们为我们讲述了她们在北大荒那具有传奇色彩的生活。1998年6月30日上午9时,李艾如约而至黑龙江驻京办事处。她是骑着自行车来的,那天下着小雨,她穿着一件雨披。见面后,她不等喝一口水,就迫不急待地给我们讲北大荒。虽然她是北京人,但从她的身上还能看出北大荒人的豪爽。她说,我是1954年9月27日由中南军区战…  相似文献   

2.
张国 《世纪桥》2001,(5):51-52
我祖母名字叫徐秀,许多人叫她“张寡妇”,虽然这个绰号不雅,听了也挺不舒服的,但在抗击日寇那个年代里却被叫得很亲切。懂事后,祖母常给我讲  相似文献   

3.
郑加真 《奋斗》2009,(10):34-34
我出生在江南水乡温州,五岁就离开了她。生活的浪潮将我抛向了上海,抛向了朝鲜战场,抛向了北京,最后落在了“北大荒”,一呆就是半个世纪。命运使我和这块古老、偏远、神奇的大荒原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4.
冯淑艳是抗联部队的传奇女英雄,1937年,她带着国恨家仇走上抗日战场,她热舞双枪、策反日伪森警大队、智勇双全的女特工、炼狱般的被捕……当她走过风餐露宿、眠冰卧雪的岁月,迎来祖国的春天,她依然还是普通一兵。解放战争胜利后,冯淑艳在哈尔滨近郊一个叫做哈达屯的小村庄里,归隐了近半个世纪,她布衣素食的田园生活,她黄花晚节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吕玉臣 《奋斗》2009,(11):27-27
作为一名出生在北大荒,在黑土地上长大的我来说,对黑土地有着特殊的情怀。因为是黑土的芬芳、小河边的蛙鸣伴我走过了不平凡的岁月,是北大荒人的精神鼓舞我成就一番事业,让我拥有了精神和物质那份可观的财富。  相似文献   

6.
光阴荏苒,中国农垦事业发展了60周年,我跟随父辈来到北大荒50年。在开发建设北大荒的过程中,父辈们所付出的艰辛,所历经的磨难,所表现出来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高贵品质和敬业精神.已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7.
郭庆晨 《奋斗》2006,(6):60-60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曾为能够作为一个“北大荒”的开发者、建设者而自豪。可是。当我确切地得知,即便将“北大荒”开发几十年生产的1200多亿公斤粮食全部变卖成现金重新投资退耕还林、还草、还水,也恢复不了昔日“北大荒”的容貌的时候,我心里不禁咯噔一下子。  相似文献   

8.
秋风 《世纪桥》2001,(4):33-34
在北大荒的开发和建设中,产生了一个宝贵的精神财富——北大荒精神。这就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北大荒精神是几代北大荒  相似文献   

9.
赵国春 《世纪风采》2008,(10):18-22
我国著名的女作家丁玲,在北大荒劳动生活的12年,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然而,在黑龙江垦区至今仍流传着她的许多故事。  相似文献   

10.
抗联过年     
1939年初,随抗联6军1师3团一个连掩护20多名伤病员,在宝清县锅盔山活动的李敏,已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兵了——其实,那年她只有15岁。  相似文献   

11.
褒贬录     
正褒学毕业回家乡倾力宣传北大荒2014年,代梦迪大学毕业后回到克山农场宣传部,任宣传干事。过去一年,她在《北大荒日报》《黑龙江经济报》等媒体发表消息、通讯92篇,其中各版头条14篇。她用一篇篇有温度的作品,宣传"北大荒精神"和农  相似文献   

12.
北大荒的好女儿、优秀共产党员左静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她的精神长存.我们在探寻她的思想根基与精神动力时发现,左静高尚人格与坚强党性的形成,离不开北大荒这片沃土的滋养,离不开"北大荒精神"的熏陶,也离不开<党的生活>杂志的引导.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19,(21)
正回顾从事文学创作的40多年,盘点我创作出版的20多本文学专著,感慨颇多。创作素材和采写对象,基本没有离开北大荒。用文学作品弘扬北大荒精神,贯穿我的创作始终,或者说弘扬北大荒精神,是我作品的主旋律。北大荒的文学艺术与北大荒的开发建设是同步发展的。黑龙江垦区的开发建设历史,是一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1,(6):61-64
富锦县县志办和县妇联通过采访,收集了她的有关资料,并写下这样的文字:  相似文献   

15.
抗联过年     
正1939年初,随抗联6军1师3团一个连掩护20多名伤病员,在宝清县锅盔山活动的李敏,已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兵了——其实,那年她只有15岁。这天是大年三十儿。一口大铁锅里,煮的是桦木柈子,战士们管这叫"熬树胶"。苦涩不说,还有股说不出的味道。可人饿急眼了,望着那棕色的渐显黏稠的"树胶",嗓子眼里就恨不得伸出个小巴掌来。  相似文献   

16.
胡鞍钢 《奋斗》2013,(8):52-54
正要谈"北大荒之路",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中国之路"?其次再来认识"中国之路"与"北大荒之路"之间的关系。我把"北大荒之路"称之为"中国之路"的一个缩影,一个典型代表。我对"中国之路"含义的认识反映在《2020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书中。我把它定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之路"。这包括三个基本因素:第一个因素是不断增加现代化因素,即最  相似文献   

17.
抗联史料与抗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抗日联军自“九一八”事变后,直到互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与侵略者艰苦奋斗十四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乃至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史上光辉的一页。全国解放前后,关于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史,在国内外,都有一些文章和著作问世。但是,那个时期对这一重大历史的研究很不系统、很不全面,史实也多有不准确之处,个别的甚至还有歪曲。五、六十年代,抗联史的研究开始进行,但十年动乱期间,研究工作基上处于停顿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十几年来,全国特别是东北三省的文学界(主要是党史界)全面开展了对于东北抗日联军历史…  相似文献   

18.
刘瑛 《奋斗》2014,(6):59-60
正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女收割机手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我曾被北大荒人称为"云雀姑娘"。1950年,刚满14岁的我说服了母亲,告别亲友,离开了繁华、美丽的首都,"飞"向北大荒。在这里,我奉献了青春,创造了骄人的成绩,为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她是著名抗日女烈士金成刚之女。在母亲的影响下,15岁的她就参加革命,成为一名战斗在大、小兴安岭的坚强的东北抗联战士。她就是抗战时期赫赫有名的汤原游击队唯一健在的抗联女战士李在德。作为前苏联原“远东红旗军独立第88旅”的战士,她先后两次获得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五十、六十周年纪念勋章。  相似文献   

20.
《奋斗》2005,(7):F004-F004
致力于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黑龙江垦区在快发展、大发展中抢占农区工业化发展制高点。北大荒集团作为国家大型企业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集中度高,商品率高,敏感性产品多。米、面、油、乳、种、肉、药、麦芽八大优势和产业经营优势,初步形成了明显的区域拉动作用。北大荒集团着眼长远,在省城哈尔滨兴建的九三油脂、北大荒米业、完达山乳业、完达山药业、北大荒麦芽五大公司,初步建成了自己的哈尔滨经济技术园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