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承斌邹声文在9月28日的《光明日报》上报道:9月27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舱门,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了实况。16时41分00秒,航天员翟志刚缓缓开启轨道舱舱门后出舱……17时00分35秒,翟志刚  相似文献   

2.
刘炳峰 《世纪桥》2006,(4):50-52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长征2号F火箭托举着“神舟5号”载人飞船,飞上太空。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了21小时、围绕地球14圈,在圆满完成了预定的科学实验后,返回舱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史上的处女飞行。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两年时间过去了。2005年10月12日,“神舟6号”载人飞船以其新的突破性成就发射成功,再次招徕世人关注的目光,震撼了世界!  相似文献   

3.
《党史文苑》2005,(11):1-1
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这是一个将永载史册的时刻: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飞船在平安飞行115个小时32分后重返神州,缓缓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的草地上.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树起了我国科学探索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新知     
《当代党员》2013,(7):3-3
神舟十号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是中国第五艘搭载航天员的飞船。飞船由推进舱(服务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飞船升空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并首次开展载人天地往返应用性飞行。神舟十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党建文汇》2011,(12):2-3
神舟系列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神舟号飞船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神舟系列飞船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首发。2011年11月1日,神州八号飞船升空,12年间,神舟系列飞船共发射了8次。在这12年里,中国无数科研人员为此奋斗不息。  相似文献   

6.
鞠鹏 《当代贵州》2008,(20):6-6
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看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胡锦涛说,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今年我国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重大科研实践活动,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  相似文献   

7.
《求是》2005,(23)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辉煌的时刻:2005年10月17日凌晨,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经过115小时33分的在轨飞行,准确着陆在预定区域,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在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中胜利凯旋,实现了“成功发射、正常运行、安全返回,航天员健康出舱”的预定目标,这标志着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世界为之瞩目,举国为之欢腾。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启动第二步的开篇之作,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辉煌壮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卓越能力的有力展示。这一伟大胜利,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  相似文献   

8.
袁家军 《求是》2005,(22):7-9,31
2005年10月17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神舟六号飞船在环绕地球飞行五天之后,安全、准确地返回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当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面带微笑走出神舟六号返回舱时,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实现了新的跨越。至此,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负责抓总研制的神舟号系列飞船,取得了六战六胜的佳绩。作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主导力量和排头兵,研究院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上级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以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振兴为己任,通过坚持不懈的…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史就是一辈辈中国航天人的奋斗史,他们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中国航天精神铸就了中国航天事业之魂。"倒计时,10、9、8……3、2、1,点火!起飞!"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六次载人航天飞行。  相似文献   

10.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9月27日16时41分,宇航员翟志刚顺利出舱,第一次把中国人的足迹带到茫茫太空中。在太空行走过程中,翟志刚将一面五星红旗在太空中挥动。17时00分,翟志刚顺利返回轨道舱,  相似文献   

11.
今年2月,我在燕山脚下的航天城,见到了研制"神舟"飞船的总指挥、39岁的袁家军。在飞船研制中心的总装车间,我看到了一个按1:1比例复制的"神舟"飞船模型,模型分为三段,袁家军介绍说:中段叫返回舱,是飞船的控制指挥中心;前段叫轨道舱,是航天员生活和做实验的地方;后段叫推进舱,为飞船在轨道飞行和返回地面时提供能源和动力。我见到的返回舱并不大,外观非常像一口平放的大钟,舱里是密密麻麻的仪器仪表。轨道舱远看是一个较大的圆柱体,里面就是一个小型"空间实验室"。今年1月,"神舟2号"返回舱落地,轨道舱仍留在太空翱翔。新华社曾报道说,轨道舱里载有一种叫"太阳伽玛射线探测器"的仪器已向地球发回信息。专家透露:太阳伽玛射线频繁出现,会引起无线电通讯中断,并会给太空行走的航天员带来生命危险。太阳伽玛射线探测器要完成的任务就是测出这种射线的活动规律,这对预防灾害有很大的作用。这种探测在我国是  相似文献   

12.
11月7日,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强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  相似文献   

13.
在北京城外一个名叫"唐家岭"的小村庄里,"中国北京航天城"戒备森严。航天城的航天员中心里,14名来自中国军队各单位的航天员正在为10月发射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紧张训练。"神舟七号"搭载的3名航天员将在他们中间产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6月12日宣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将于10月择机实施,担负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飞行乘  相似文献   

14.
国内·科技     
《当代贵州》2013,(18):10
新华网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6月11日17时38分,搭载着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十号飞船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由神舟飞船和长征二号F火箭组成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是世界上目前除了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外,仅有的可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的实用性系统,达到当  相似文献   

15.
张田勘 《党员文摘》2009,(10):43-44
从中国科技的果园中撷取一些璀璨的果实。可以一叶知秋,管窥中国科技60年的巨大成就。“神舟”邀游太空行——载人航天探索太空是人类长久的梦想。这个梦想在美国、俄罗斯完成之后。也由中国人完成了。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二号”飞船顺利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它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先锋官”。之后的几年间。我国相继发射了“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飞船。  相似文献   

16.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9月27日16时41分,宇航员翟志刚顺利出舱,第一次把中国人的足迹带到茫茫太空中。在太空行走过程中,翟志刚将一面五星红旗在太空中挥动。17时00分,翟志刚顺利返回轨道舱。完成出舱任务,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成功完成。  相似文献   

17.
《支部生活》2013,(7):56
(2013年6月6日至7月5日)习近平同奥巴马总统举行中美元首会晤6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习近平指出,中美双方应该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从人类发展进步着眼,创新思维,积极行动,共同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奥巴马表示,美中关系对两国、对亚太乃至世界都很重要,美方希望同中国保持强有力的合作关系。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在轨飞行期间,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了  相似文献   

18.
高层声音     
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看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胡锦涛说,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  相似文献   

19.
李永林  彭勇 《当代贵州》2006,(10):11-13
在全国上下高举创新旗帜,紧握“第一生产力”这个抓手的今天,人们不会忘记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经过5天太空飞行安全返航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地处西南的贵州,为神舟六号提供了200多个品种、数万支的电子元器件,贵州科技事业与飞船共圆了一个“飞天梦”。自1995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下半年,中国将有两名航天员随“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并实现至少5天的太空飞行。对于外界来说,“神舟六号”还是一个谜。那么,在“神舟六号”上如何完成人的日常生理活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