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劲文  周丹 《新民周刊》2012,(36):93-93
相较银行定期存款,投资货币基金不仅可以获取不错的收益,同时还能获得更高流动性和更多便捷性。股票、股票基金等产品对于大多数风险规避型投资者来说是不敢涉足的雷区,很多人仍然选择将资金存入银行以求安稳。但是,随着央行连续两次降息,越来越低的存款利息早已今非昔比。降息同时,央行有史以来首次放开了存款利率上限,将金融机构存款利...  相似文献   

2.
又降息了     
黎远 《新民周刊》2012,(27):92-92
7月5日晚间,央行宣布自7月6日起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距上次降息还不到一个月。而且这次是非对称降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这对股市来说短期释放资金,对房市而言则降低了还贷压力,都属利好消息,然而股市反应平平,  相似文献   

3.
刘劲文  周丹 《新民周刊》2012,(32):95-95
今年股票市场持续低迷催生了整个债券市场的慢牛行情,央行连续两次降息更可能会推动债券市场继续走强。眼看还有一个月定期存款就到期了,可是由于进货急需用钱,老周不得不将其取了出来,本来可观的利息都化为了泡影,着实让人心疼。对于老周这种小本买卖的个体户,手上经常有个3万到5万的储备资金以备不时之需,但是这笔钱却不知道放在哪里...  相似文献   

4.
刘劲文 《新民周刊》2012,(27):93-93
从长期来看,一年左右的信用债收益率因为信用利差的保持维持得比较高,吸引力正在上升。央行降息了!在新闻上看到这个消息,身背房贷的小赵乐开了怀,沙发旁的父亲老赵却不由得犯起愁来。原来,老赵给自己攒的一些养老钱和应急用度都存在银行里,为了吃较高的利息,一般都是存一年以上。恰巧再过一个星期,自己的两张定期存单就到期了,这一降...  相似文献   

5.
孙华良 《新民周刊》2015,(21):86-87
楼市政策"变脸",市场行情转暖,房地产"政策市"效应发挥出明显的功效。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调和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减免年限缩短的"3·30"楼市新政,以及央行不断降准降息等政策利好,是楼市转暖的一帖强劲催化剂。中国指数研究院5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线城市对新政反应迅速,市场已呈回暖迹象。二、三线城市反应较为滞后,但市场向好趋势明显。4月,中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522元/平方米,环比基本持平,微跌0.01%,跌幅较上月缩小0.14个百分点。此前,中国房价逐月下跌已持续近一年。  相似文献   

6.
宏观调控与金融稳定是现代中央银行的核心职能。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马来西亚和泰国央行法出于加强国家金融宏观调控之需,确立了两国央行名义上隶属于财政部的实质独立性。同时,将金融稳定职能作为央行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新考量,赋予中央银行在国家金融宏观调控和维护金融稳定方面的法定职权,并建立严厉的法律责任制度。这些规定高度强化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与金融稳定两大领域履职的法治保障,对《中国人民银行法》的修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与中国建立货币合作可以让各国政府、央行分享人民币国际化的红利。欧元区两大主要成员德国、法国几乎在同一时期与中国建立起合作安排,然而两者的建立过程却从合作主导者、央行作用、谈判框架和后续互动这四个方面差异明显。德中货币合作特点是地方政府主导、联邦政府背书和德国央行支持与最终的市场化导向,法中货币合作过程体现了中央政府主导、法国央行打先锋与国家利益优先性的特点。通过对两国政治体制、政治传统、经济利益与央行演变四个方面的比较,本文探讨了德国、法国与中国建立货币合作的动因与过程差异。  相似文献   

8.
意料之中的降准终于来了:上周六晚间,央行宣布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2012年的首次降准。央行三个月内两次调降存准率,虽然属于预调微调的范畴,但存准率由最高峰时的21.5%开始进入一个下降周期恐怕是大多数人的共识。显然,面对经济下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调整后的外汇储备增加额-贸易顺差-外国直接投资(FDI)+贸易顺差中隐藏的热钱+FDI中隐藏的热钱的方法,计算了2003年至2008年第一季度流入中国的热钱规模。在对外汇储备增加额进行调整时,综合考虑了汇率变动、储备投资收益、央行对中投公司的转账、央行对国有银行及券商的注资、商业银行以美元缴纳本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等因素。此外,本文计算了同期热钱在中国国内可能获得的投资收益。计算结果显示,2003年至2008年第一季度流入中国的热钱合计1.20万亿美元,热钱利润合计0.55万亿美元,二者之和为1.75万亿美元,约为2008年3月底中国外汇储备存量的104%。热钱集中大规模流出的潜在威胁值得中国政府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全口径测算中国当前的热钱规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调整后的外汇储备增加额-贸易顺差-外国直接投资(FDI)+贸易顺差中隐藏的热钱+FDI中隐藏的热钱"的方法,计算了2003年至2008年第一季度流入中国的热钱规模.在对外汇储备增加额进行调整时,综合考虑了汇率变动、储备投资收益、央行对中投公司的转账、央行对国有银行及券商的注资、商业银行以美元缴纳本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等因素.此外,本文计算了同期热钱在中国国内可能获得的投资收益.计算结果显示,2003年至2008年第一季度流入中国的热钱合计1.20万亿美元,热钱利润合计0.55万亿美元,二者之和为1.75万亿美元,约为2008年3月底中国外汇储备存量的104%.热钱集中大规模流出的潜在威胁值得中国政府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一、日本央行收购银行股票的背景 两年前,日本政府曾出台了一项经济振兴计划,当时踌躇满志的日本新政府曾许诺在2003财年将日本带出经济低谷。然而,两年过去了,日本经济仍然深陷在泥潭当中难以自拔。现在,在股市迭创新低、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信心严重受损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又出台了一个“一揽子”稳定市场的计划,准备在增加货币供给、稳定股市方面加大力度,试图以此挽回民众信心。这“一揽子”计划包含三点主要措施,其中包括日本央行承诺入市购买股票,稳定股市和投资者信心,同时加强政府有关机构的股票回购力度及相关职能,使陷入危机的上市公司获得喘息之机。为此,日本的中央银行日本银行决定,将直接介入股市,购买有关金融机构所持股票。这一政策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央行将直接从日本11家全国性大银行和4家地方银行收购它们持有的价值超过银行自有资本部分的股票,但金融机构本身的股票除外。股票的收购价格随行就市,以免给股市造成冲击。央行收购股票后,将持有相当一段时间,然后根据金融市场的稳定情况,分期、分批在股票市场上出售。为了防止股价变动造成的损失,央行还将设立股价变动准备金。  相似文献   

12.
一、进入衰退以来的日本经济背景 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1985年,迫于广场协议,日元升值。但1986年,日本的经 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日本银行试图通过大幅降息等宽松的货币政策来维持国内经济的景 气,银行利率大幅下降,使得国内外大量剩余资金流入股市、高档艺术品、房地产市场等非生 产领域。非生产领域的日资扩张引发了虚拟资产的价值膨胀,形成泡沫经济,助长了全社会 的虚假繁荣。  相似文献   

13.
孙珺 《德国研究》2010,25(1):42-48
增强央行的独立性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二战后,德意志联邦银行的高度独立性保持着德国在发达工业国家中最好的低通胀记录,使德国央行制度成为典范。欧洲央行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受德国央行制度的影响,它具备高度的独立性。本文首先阐明研究的必要性,然后结合法律规定与司法判例对德国和欧洲央行的独立性进行法律分析,进而阐明两者的关系,最后总结了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徐聪 《欧洲研究》2012,(4):15-32,5
欧洲央行被赋予独立性使命,但在欧元运行数十年后,欧洲央行缺少维持独立性的必要资源,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欧元体系的维系以欧洲央行独立性的损失为代价,导致欧洲央行陷入独立性困境。欧洲央行的独立性使命导致其决策的自主性和不透明性,使得欧洲央行在决策过程中无法对成员国利益进行有效制衡,造成央行独立性易屈从于国家利益以及叠加的成员国利益,这是欧洲央行陷入独立性困境的由来。成员国间经济失衡使得欧元区矛盾迅速激化,割地为营的财政政策使得各国政策无法从欧元大局考虑,这是欧洲央行陷入独立性困境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黑田宽松"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2012年第2次执政以来日本新任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推出的被称为"量化"与"质化"并举的一系列大胆激进的宽松货币政策。"黑田宽松"披着"再通胀主义"的学理"外衣"成为安倍政权急于摆脱通缩恶性循环现状的"突破口"。文章从经济学的视角解读并剖析日本现行货币金融政策的背景、内容及其隐含的风险,以警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纷纷采取非传统货币政策背景下对全球经济造成的风险,并指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金融危机前欧美经济增长趋同性为切入点,在实证分析欧美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复苏表现差异化的同时,通过对欧美金融结构差异的数据对比,解释了德国经济表现的例外性;同时分析了美国市场化融资模式对于美国经济复苏的促进作用,指出欧洲缺乏现代市场化融资机制,而以银行为主的融资模式,使其在债务危机发生时对经济体产生了负面影响,并可能使央行的货币政策失灵。文章认为,富有弹性、多层次、市场化的融资模式对于一个经济体的稳定与经济增长十分重要,而欧洲金融模式结构缺陷将使欧洲经济复苏缓慢而痛苦。  相似文献   

17.
叶檀 《新民周刊》2012,(38):82-82
一个谨慎的央行必然让疯狂的房地产市场逐渐回归正常。发改委批准的重大项目,总额高达7万亿。不必担心,7万亿投资有名无实。政府主导投资最重要的是资金来源,但财政收入迅猛增长时代已经过去,由于经济处于非景气周期导致税收收入下降;由于抑制房地产泡沫,导致上半年以土地收入为主的预算内地方政府基金大幅下降。9月13日,财政部网站...  相似文献   

18.
194 9年至 1 999年 ,中国的存贷款利率曾结合具体的调控需要作了数次调整 ,其中贷款利率调整 36次 ,1 979年以前调整 1 5次 ,以后调整 2 1次。存款利率调整38次 ,1 979年前调整 1 8次 ,以后调整 2 0次。下调利率是近几年来中央银行使用最频繁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 ,从 1 996年 5月以来 ,中国人民银行已经连续 7次降低存贷款利率 ,仅 1 998年就连续三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利率 ,降低幅度均为 1 5个百分点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 ,如此密集地连续大幅度下调利率 ,在我国实属罕见。1 999年 1 1月 1日正式出台个人利息税的规定 ,等于又一次降息。目…  相似文献   

19.
1998年"五月骚乱"后,苏哈托政权垮台,印尼进入后苏哈托时代.后苏哈托时代的印尼历届政府调整了对华政策,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都表现出友好合作的特征.本文具体研究了印尼历届政府对华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对华政策调整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20 0 0年 8月 1 1日 ,日本央行力排政府异议 ,决定解除从 1 999年 2月以来实行的零利率政策。而就在此前 2 0多天的7月 1 7日 ,日本银行曾迫于各种外界的压力 ,刚刚宣布维持零利率政策不变的决定。作为一项重大的宏观经济政策 ,如此风云突变式的更弦改辙 ,反映了日本政府和央行之间在“零利率”政策上争论程度之激烈 ,其中背景耐人寻味。一、日本一贯奉行低利率政策在战后至 70年代初的近 30年时间里(即在日本经济的恢复和高速发展时期 ) ,日本一直奉行的是低利率政策 ,即将利率水平控制在资金供求均衡点以下 ,日本学界通常称之为“人为的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