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俄罗斯利益集团的崛起并在利益的驱动下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参与主体,对俄罗斯的政治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双重影响。其积极影响有:对政治参与扩大和政治社会化进程的促进;凸现政治权力的分立与制衡;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和探索;推进俄罗斯外交决策的转变。其消极影响有:消解中央政府的权威,形成寡头政治;利益集团的游说和俘获成为俄官员腐败的重要外因之一;地方利益集团的兴起造成地方分离主义和诸侯割据的局面;寡头政治参与使得转型时期的俄罗斯政局更加动荡;阻扰俄罗斯的立法公正和重大决策。充分认识其双重影响,对于积极治理利益集团,处理好政府和利益集团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转型时期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不仅成为俄罗斯政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而且对俄罗斯的经济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双重影响。其积极影响有:作为"产权革命"的促进者、市场化改革路径的探索者、俄罗斯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其消极影响有:违背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导致大量资金外流,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带来严重困难;形成市场垄断、阻碍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使俄罗斯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影响社会阶级阶层的分化;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认清其影响对于积极治理利益集团,处理好政府和利益集团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数据分析,可见我国参与网络文化的主体是转型时期的弱势群体。由此形成的网络文化是一种草根转型文化,具有自发趋势。因此,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要因势利导,要树立网络文化激励理念,不断完善和发展网络文化激励制度和技术,从而引导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防止在党内形成利益集团。码头文化本义是指社会中下层围绕河岸货运为生的文化,在政治生活中引申为围绕某种特权和利益,热衷拉帮结派,"拉圈子""认门子""拜码头",形成具有人身依附性和政治投机性的帮派圈子和"政治码头"的文化。从历史和现实的政治观照中看,码头文化所形成的"政治码头"本质是"利益"码头、"腐败"码头,对党和人民的危害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5.
向文华 《党史博采》2005,(2):101-105
俄罗斯社会民主党是俄罗斯民主社会主义运动的主要载体.伴随着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动荡与转型,俄罗斯社会民主党也经历了一个从分散到统一的过程.俄国社会民主党对俄国政治生活的影响不大,得到群众的支持率不高,出现“思潮与政党相脱离的奇异现象“.俄罗斯的社会条件、政党格局、政治文化以及俄罗斯社会民主党内部自身存在的缺陷等因素制约了俄罗斯社会民主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公民的政治参与是随着现代化推进和民主化的演进进程逐步扩展和深化的。总体看,俄罗斯公民政治参与可分为选举参与、人民团体与群众自治组织的参与和接触式参与等类型,此外还有庞大的不参与群体存在。在不同时期,俄罗斯公民政治参与具有不同的特点,基本上处于低水平,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的特征。虽然俄罗斯公民政治参与活动处于较低水平,但不能就其参与前景感到悲观,其潜力能否顺利发展需要政治体系的内部和外部政治诸要素之间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7.
张晓宇 《世纪桥》2016,(10):88-89
俄罗斯政治体制转型是影响20世纪后期世界历史进程的大事件,在世界政治现代化浪潮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其转型之路却是历经波折,本文通过对俄罗斯政治转型历程的回顾,以转型理论的视角去解读俄罗斯政治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诸多关键性因素,并认为,历史文化与制度安排是影响其政治体制转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多数学者认为我国要走欧洲式的合作主义道路.本文以德国为例,从德国利益集团的特点、利益集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的渠道和方式这样三个方面,比较全面地分析和介绍了合作主义模式下利益集团如何参与国家的公共政策过程.德国作为欧洲有代表性的国家,其合作主义模式及其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对我国的政治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叶利钦时期,“超级总统制“的权威主义政治结构最终形成.普京执政以来,延续和深化了权威主义政治.实践证明,在俄罗斯转型时期,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和政治体系的公共权威,对实现整个社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为俄罗斯大国的复兴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但同时,权威主义在政治构架和权力运作方面的集权特征也带来了某些消极后果.俄罗斯权威主义政治及其未来走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余绪鹏  杨艳春 《唯实》2012,(8):167-170
当代中国从封建社会中脱胎而出,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的转型时期,一切社会现象既具有当代新特征,又沿袭着传统旧特点。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现代社会公共道德危机可以从历史传统中找到根源:古代伦理思想没有留下公德基因;传统伦理道德长期为政治统治服务,受政治形态控制,阻断了市民文化;封建经济排斥自由市场,形成传统政治形态与文化伦理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1.
周方冶  郭静 《探索》2012,(2):183-189
东亚外源型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的动力与路径存在四项基本关系:其一,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源于经济利益结构的调整;其二,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源于政治化社会利益集团的权力之争;其三,通过对政治精英和政治文化的形塑作用,社会传统文化会对政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四,外部环境因素有可能动摇和瓦解政治权力结构的稳定状态,推动政治转型,但稳定状态的重构取决于内生变量而不是外生变量。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经济转轨的主要特征不在于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体制替代,而在于其以激进方式所启动的带有深刻政治倾向性和意识形态色彩的根本制度转轨;而转轨进程中利益集团的分化与对立以及独具俄罗斯特色的政治体制亦加剧了俄罗斯社会的政治动荡。  相似文献   

13.
尹婷婷 《学习论坛》2005,21(12):53-55
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体系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任何社会的政治行为、政治参与或者转型时期社会价值体系的变迁和重组都会受到人们主观意识尤其是整体的历史传统和政治文化的影响。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政治文化的发展面临特殊的历史境况,如何对其认识、把握和引导,将对整个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发展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经过市场经济对社会领域的再组织,我国公众政治参与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传统政治体制的影响和社会转型时期诸多社会矛盾的制约,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建立新型参与型政治文化,强化参与过程的互动性;构建公民社会,拓展公民政治参与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从目前俄罗斯的政治现状来看,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和俄罗斯总统选举可以被认为是确定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依据以及公民情绪的晴雨表。本文试图通过梳理俄罗斯政党参与国家政治选举的制度变迁,分析目前俄罗斯政党参与国家选举制度规范的内在逻辑以及总结俄罗斯政党参与国家选举制度规范的特点,最终形成俄罗斯政党参与国家选举的制度规范对其政党政治的意义及影响。  相似文献   

16.
臣民文化是政治民主发展的重要瓶颈制约。要想促进中国政治民主健康发展,就必须打破这一瓶颈制约,建构一种新型的政治文化——参与型文化。网络政治参与对于打破臣民文化枷锁,推动中国政治文化向参与型文化转型,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乡村社会治理是以乡镇政府管理和农民制度化参与相结合,以村民自治为核心,以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一种乡政村治发展模式。但在当前社会快速转型时期越级上访、群体申诉、直接对抗等大量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情况下,乡村治理所必须的政治文化环境和社会资本构建遭到严重破坏,乡村治理绩效的下降使乡村的发展陷入了困境。破解这一挑战,需要通过培育新型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文化,完善农民制度化参与机制,创造农民制度化参与的社会氛围,推动乡村社会自律以形成农民制度化参与的条件,来为乡村治理的良性运转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有效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8.
强大的政党是经济和社会剧烈变革时期维护政治稳定的组织保障。俄罗斯联邦在20世纪90年代激进的市场化改革导致了新社会阶层的产生、社会矛盾的加剧和政治参与的急剧扩大。而新兴的俄罗斯政党作为管理不断扩大的政治参与的工具,其政党组织能力在规模、组织结构、意识形态和领导层四个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本文通过俄罗斯政党与中国共产党的比较研究显示,俄罗斯政治动荡的原因在于市场化进程中产生的弱政党组织能力低下,被迫依赖于掌握实际政治经济资源主导权的社会力量和行政官僚。俄罗斯政党的发展路径对于今日中国仍具有强烈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美国利益集团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生  唐瑶丹 《求实》2008,(2):75-77
利益集团在当前中国政治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利益集团作为中间调节机构,在政府与公众之间起到了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使原来各社会阶层的利益得到较为充分的表达,但也出现了利益集团的影响超越政府的控制的现象,总体呈现出利益集团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应该重点促进利益集团的表达功能,引导其合理参与政治生活,同时政府要提升自主性,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利益集团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历了飞速发展,并取得了非凡成就,与之伴随的是中国社会逐步进入了调整期或转型期。转型时期的中国政治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是在这种多样化的影响下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本文着重对转型时期的中国政治文化进行论述,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