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水城县在同步小康创建过程中,围绕"中国凉都·生态水城"战略部署,切实将生态文明融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治、文化教育、资源环境"六个方面",以转型升级为重点打造"金色小康",以红色文化为主题打造"红色小康",以"生态水城"引领"多彩小康",为"生态水城"添魅力的生动局面。以转型升级为重点打造"金色小康"水城县坚持把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作为同步小康的主要路径,以"四化同步"为载体,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坚持一手抓经济总量扩大,着力做特农业产业、做强工业经济、做足城镇实力、做实信息创新;一手抓结构调整,着力加快一产转型、二产升级、三产优化,围绕"一个引擎、  相似文献   

2.
正传统产业积极转型,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水城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资源城市转型样板。水城工业底蕴深厚,煤炭曾经是这座资源型城市的顶梁柱,但随着产业升级的步伐加快,谋求转型的水城工业将目光投向新兴产业。当昔日"傻大黑粗"产业碰上如今绿色环保产业集群,水城工业转型已经拉开大幕。  相似文献   

3.
<正>水城县围绕"一个引擎九大龙头"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形成"点上开花、引擎推动、龙头带动"的发展格局,全力打造经济强县升级版。2014年以来,水城县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立足"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坚持以"生态引领、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为主基调,按照产业生态化、集群化、规模化、园区化以及发展绿色化、低炭化、循环化、科技化的要求,着力在转方式、调结构上狠下功夫,切实优化转型升级路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围绕"一个  相似文献   

4.
张周虎 《当代贵州》2016,(30):50-51
正水城县深入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和生态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特色农业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新路,全力打造山地特色农业升级版和生态文明建设升级版。水城县坚持以特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和生态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着力优化特色农业推动生态建设的路径,积极探索特色农业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新路,全力打造山地特色  相似文献   

5.
张周虎 《当代贵州》2016,(19):50-51
正水城县立足山地特色,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打好退、套、变、管、销"五套组合拳",全力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山地特色农业升级版,为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提供良好产业支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功与否,是水城能否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通过二至三年的艰苦努力,把全县的农业产业发展起来、巩固下来,是我们这一届党委政府的历史使命。"在水城县脱贫攻坚誓师大会暨2015年第二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场观摩总结会上,六盘水市委常委、水城县委书记张志祥全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人》2013,(Z1):8
正银川市工信局以保增长、促发展为核心,以实施工业振兴工程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两轮驱动",既抓当前工业稳增长,又抓工业长远发展,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工业低速增长态势初步扭转。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工业运行监测调度,组织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促发展的政策意见,坚持在抓好现有企业的正常生产和挖潜增效的同时,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工业初步扭转  相似文献   

7.
正工业是青铜峡发展的"根",工业是青铜峡崛起的"魂"。在青铜峡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工业始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青铜峡市坚持把工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突破点,坚持提升总量与优化结构并行,优势主导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并抓,大力实施改造提升、智能制造、创新发展"三大工程",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努力打造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如今,这个经历了重重考验的老工业基地,已全面开启转型升级模式,在工业转  相似文献   

8.
正为更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新跨越,水城县准确把握大局大势,建设"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努力实现全县经济转型升级。水城县作为"三地同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转型升级中主动作为,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水城特点的转型升级之路,是决策层一直思考的课题。经过反复调研思考,我们因地制宜提出"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以"大生态"引领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为更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新跨越,水城县委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9.
<正>水城县围绕"中国凉都·生态水城"战略,紧紧抓住影响和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狠抓各项改革落实,成功打造改革"十大亮点",有效促进全县经济转型升级。水城县在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中,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的新路径、新业态、新举措,围绕"中国凉都·生态水城"战略,紧紧抓住影响和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狠抓各  相似文献   

10.
<正>水城县立足山地特色,融合山体、水体、文化、旅游等重要元素,打造山水相依、城景相融、产业相连的山地特色小城镇。2014年以来,水城县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六盘水市城镇化建设推进大会精神,立足山地特色,坚持顺应自然、依山就势、依山傍水的理念,围绕"中国凉都·生态水城"主题,融合山体、水体、文化、居住、产业、就业、旅游等重要元素,打造山水相依、城景相融、产业相连的山地特色小城镇。全面推进玉舍、发耳、龙场、南开、米箩、野钟、保华、化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8,(12)
正改革开放以来,包头市工业经济进入了一个全面振兴、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包头市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老工业基地改造提升战略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提总量、调结构、促创新、重转型,谱写了一曲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华美乐章,全面开启了包头工业发展的新时代。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近10年来,包头市围绕工业转型升级这条主线,在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迈向新型化的同时,大力  相似文献   

12.
苏华 《当代贵州》2013,(29):20-21
打造贵州经济升级版涉及的面很大,但基本思路应是坚持"两加一推"主基调,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打造质效双优协调发展的贵州经济升级版,促进经济质量和效益、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就业和收入等方面有新的大幅提升.注重加快转型深度挖潜,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升级.贵州经济的落后,归根到底是工业的落后.要实现贵州后发赶超,同步小康,就必先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越.换言之,要打造贵州经济的升级版,必先打造贵州工业经济升级版.我省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主要是加快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在产品附加值上向中高端攀升转变,依托能源工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推进煤电磷、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一体化发展,推进煤电联营、电冶联营,大力发展优势原材料精深加工,提高增加值率;烟、酒、茶等传统特色产业应大力开发中低端产品,适度研发和引进高端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二是在生产上向新技术、新工艺转变,提升先进产能比重.生物技术、航天航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精细化工技术;三是在产业链上向高效整合转变,促进产业链升级.  相似文献   

13.
正水城县剩余贫困人口1.26万人,是全省挂牌督战的3个拟摘帽县之一。水城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坚决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交上满意答卷。保持定力,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各项重点任务。保持坚定的战略定力、目标定力,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动摇。按照"七个坚持不变"的思路,形成县有挂牌督战指  相似文献   

14.
吕凝 《新长征》2012,(1):20-22
"十二五"时期,长春经济发展将进入新的历史发展和结构转型期,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决策,将对全市经济发展产生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作为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长春工业经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长春工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和迫切需要,同时也对我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张周虎 《当代贵州》2016,(47):58-59
正水城县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实践过程中,以贵州水城红心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为依托,以润永恒公司为试点,以红心猕猴桃为主导产业,成功探索出"五连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股份农业"发展。近年来,水城县充分发挥立体型气候资源优势,立足山地特色,以组织化、规范化、市场化为主要路径和方向,坚持以"三变"理论为指导,扎实推进山地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实践过程中,水城县以贵州水城红心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为依托,以润永恒公  相似文献   

16.
正一、当前贵安新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建设的主要现状(一)坚持生态理念,打造绿色经济积极探索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实现新区"绿色崛起";坚持高科技打造生态屏障。新区城市建设以"生态宜居"为指导,坚持高科技打造生态屏障。(二)选择低碳环保产业,引领新区产业集群升级新区坚持以"跳出能矿抓工业",从选择低碳环保产业的思路出发寻找产业突破口,在抢抓机遇的同时以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为指导,逐  相似文献   

17.
正五年以来,贵州工业经济围绕"扩总量、调结构、促转型"的中心任务,全省工业经济呈现出"传统产业转型增长、新兴产业快速增长、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的良好发展态势。1月19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17年贵州省主要统计数据:2017年,贵州省经济增长10.2%,经济增速连续7年、28个季度保持在全国前三位,工业经济增长成为其中的重要支撑。2012年以来,贵州省工业经济深入贯彻落实五大新发展理念,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围绕"扩总量、调结构、促转型"中心任务,按照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的  相似文献   

18.
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要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上做文章。始终坚持走突出特色、集聚集约、绿色生态、增效增收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路子。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在现代农业上下功夫。水城县发展山地特色农业要始终立足本地山区土地、气候和生态优势,  相似文献   

19.
建设具有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时代推进江西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江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坚持工业强省战略,要实施“抢位发展、错位发展”的策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谋划发展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进江西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20.
杨宇峰 《当代贵州》2023,(16):10-11
<正>贵州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绿色制造水平不断提升,在绿色效益、能源消费、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全面发力,全力打造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贵州绿色制造体系,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工业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