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笛 《侨园》2013,(9):47-47
<正>前所古城坐落在山海关城东18公里处,素有"关外第一所城"之称。这座充满苍凉的古城、昔日的军堡、旧时的要塞、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而今只能在瑟瑟的寒风中诉说着着往昔荣光。前所古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距今已有580余年历史,是辽东指挥叶兴所建的千户所。它的原名叫急水河堡或中前千户所,是明代辽东都指挥使司(简称辽东都司)前屯卫管属七个  相似文献   

2.
郭景芬 《侨园》2013,(8):39-39
<正>最近和友人去了趟上海,闲暇时,我们游览了大境阁遗址。大境阁遗址现残存于上海古城墙上。据明代史料记载:冬日雪后拾级登上大境阁,远眺吴淞江南岸,银装素裹,映衬丽日蓝天,蔚为壮观。大境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海自元代建县后。当时未筑城墙,明代时曾多次遭倭寇侵略。因此,于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仅用3个月时间就赶筑了一座周长9华里,高2.4丈的城墙,城上筑有雉堞3600余个,敌楼2座,沿城墙外筑有阔6丈、深1.7丈、周长1500余丈的城壕。明嘉靖三十六年,又增筑敌楼3座、箭台20座。万历年间倭患平息,县城安宁,便在4座箭台上建造了丹凤楼、观音阁、真武庙和大境阁。大境阁建在大境箭台上,是一座结  相似文献   

3.
西安散记     
西安果然名不虚传。单是那20多里长的城墙,便蔚为大观。我不知道国内还有没有哪座古城有这样规模、这样完整的城墙。北京有过,但已成为过去。西安这座十二朝古都,却保存了与北京同样修建于明代的城垣。远古之际,筑土围民,便成了城。筑土干什么?当然是为了御敌。时至今日,城墙早已失去了防御的功能。城上的垛墙、女墙、敌楼、马面,作为军事设施,也早已失去意义。留下它,最大的价值恐怕已是作为古代的文化遗存,供人瞻仰、  相似文献   

4.
万里长城第一关的山海关,继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旅游热之后,又掀起了经济开发的浪潮。老龙头外吊臂林立,机声轰鸣,一座座高楼和厂房拔地而起。 这就是近两年新崛起的山海关经济技术开发区。 山海关开发区是1993年经河北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近期开发面积5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共辟有港口、仓储、保税、旅游度假、金融商贸生活、高科技产业和工业等7个功能区。 1994年1月,新任管委会主任王连臣上任。他深知国家和省上都不可能拿钱让他们搞开发,要发展起来,就得自筹资金,自我滚动,一句话,自己的梦自己圆。 “借地生财”是山海关开发区的第一招。他们先把土地从农民手里买过来,修上路,通上水、电等,然后  相似文献   

5.
潮河晨曲     
《侨园》2016,(Z2)
正早餐前从下榻的宾馆出来,我信步来到相邻的潮河,从街区公路桥桥头拾阶而下,沿河之一侧徐行。不熟悉山海关的人一定不晓得,这座古城除了临海之外,还有两条河流经过街区:一条是石河,一条是潮河。石河承载着两次战事,一次是明末清初,一次是解放战争时期,分别被称作"石河大战"和"石河保卫战";潮河则静静地流淌,没有携带什么历史故事或事件。现在来说,当地政府对石河沿途的  相似文献   

6.
王宝文 《侨园》2013,(7):49-49
<正>一个春雨霏霏的日子,我徜徉于山海关古城内。迎着细细的雨丝,仰望高耸的城墙和巍峨的"天下第一关"城楼,我期许着透过岁月留下的斑驳印痕,寻找到390年前的遗迹。近年来,笔者在阅读有关关城的文史资料时,发现袁崇焕竟与关城有着密切联系。他曾两度在关城任职经略,当他带着辉煌的功绩和千古奇冤,走进笔者心里时,我为这里曾有过一位抗击外族入侵的英雄而骄傲,更为他的蒙冤惨死而悲愤。我抚摸着城墙上的箭垛,极目向东望去。穿过朦胧的烟雨阴霾,仿佛看到了1622年(明天启二年)正月下旬,明朝与后金在广宁(今辽宁北镇)决战,明军惨败。从锦州通往山海关的大道上,到处是败兵和难民。他们哭喊着,乱纷纷地向关内拥来。在呼啸  相似文献   

7.
2008年8月6日,素有京津后花园之美誉的秦皇岛将迎来第二十九届奥运会足球比赛。万里长城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龙头入海处就是秦皇岛。秦皇岛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里有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这里有享誉中外的中国夏都北戴河,这里有世界能源巨港秦皇岛港……秦皇岛,这座中国惟一以皇帝名号命名的古城,已是万事俱备迎接奥运盛会。站在奥运的高度上,秦皇岛人放眼未来,他们决心服务奥运,更要借力奥运,把自己的家园打造成  相似文献   

8.
山海关外,辽河之滨,近年来,对于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来说,已成为一个非常富有诱惑力的地方。由于辽宁的田野考古工作获得了一系列惊人的发现,因而吸引了全国的考古界、史学界人士不断来此考察访问。在这里,人们读到的是古老中华文明别具异彩的新篇页。这是系列报道中的第一篇,其余文章将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9.
《党政论坛》2009,(18):7-7
在我的眼里,罗马是一座让人不知道如何去形容它瑰丽的城池,只能沉浸在2800年历史遗迹带给我们的无限震撼和想象之中。在罗马城里,几乎每个广场和十字路口都有喷泉,为这座古城增添了几许炅动之美。喷泉在古罗马是作为提供清洁水源的公共设施,这些喷泉中涌出的汩汩清流来自千古罗马水道.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教皇修复了水道,并在喷泉中建造起精湛的塑像。  相似文献   

10.
文文 《侨园》2014,(12):70-71
"烽火戏诸侯,一笑失江山"历史的镜头聚焦在1954年4月21日上午,一列专用客车停在山海关车站的侧线上,时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攻府主席毛泽东,乘坐专列来到山海关视察。在当地政府领导及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毛泽东兴致勃勃登上了"天下第一关"城楼,尽情观赏这座天下第一雄关和山海关长城。毛泽东虽为国家领袖,可他也是一位很有亲和力的人,他与大家谈笑风生,周围人也没有了拘束感。  相似文献   

11.
沧海桑田     
海瑞祠在龙山岛的高处,祠堂的大门,对着的是千岛湖上一片格外开阔的水域。水面清澈、幽远。就在这平静的水面之下,沉睡着一座有着1800年历史的古城。这是淳安古城。  相似文献   

12.
宋洪斌 《侨园》2014,(6):40-40
给杨立秋定位,需从两个侧面分而合之:企业家中的作家,作家中的企业家。这就是山海关作家协会主席、秦皇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杨立秋。他的这两个侧面孰重孰轻,难以划分。他在商企领域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而骨子里仍然是文人气质。在山海关那座古城中,他是别具一格的"两栖人"。一是文学。  相似文献   

13.
临淄,山东省的一座古城。2600多年前,齐桓公在此建都。而今,一座宏伟的现代化大型联合装置——山东齐鲁石化公司30万吨乙烯工程,在这座古城西部的原野上拔地而起。 宏伟的工程 齐鲁30万吨乙烯联合装置是国家重点工程之一,于1984年正式动工建设,全部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建成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36)
明末,海西女真乌拉部统治期间,在沿用前代城堡的基础上,以乌拉城为中心,在辖地内广筑城池,用以治理地方,兼进攻与防御。大体可梳理为三类:都城、平地城和山城。这些古城凝聚着乌拉人智慧的光辉,是明代女真灿烂文化的代表之一。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今人可在全面保护其遗址风貌的基础上,将其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长治,华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因与天为党,故称上党。长治久安,一个善良的愿望,一座青春的古城。她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太行山这片富饶而神奇的沃土上。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使她活力四射,强劲的时代气息洋溢在这个都市的每个角落。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因为革命者在这里经受了战火的洗礼;这是一座神奇的城市,因为这里拥有炎帝神农、  相似文献   

16.
正提起辽宁的药山,一些读者可能还不太熟悉。药山位于辽东半岛腹地北部,坐落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城北65公里的韭菜沟、三家子、石庙子3个乡镇的交界处。药山属于东北长白山系千山山脉。顾名思义,自古以来药山以盛产野生中草药著称。这座山集佛、道两教于一体,是辽东地区早期的宗教圣地。与千山、医巫闾山、凤凰山并列齐名,清代时就是辽宁四大名山之一。药山山势高峻,绵延10余公里,有大小奇峰40多座,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分为石花顶、古城顶、大寺沟、古战场4个游览景区,内有各种景点80余处。主峰石花顶海拔888.8米。  相似文献   

17.
正山海关的文化人李繁儒(遇之)与我虽相知多年,但我对他并无机会深层次了解,直到近日才知道他的坎坷经历和对文学初心不改的追求,这让我很感动。他所在的铁路系统是一个有着几十万人的国有大型企业。在企业里像他这样从骨子里热衷文学创作的凤毛麟角。而从山海关作家队伍来看,他起步较早,中间虽有断层,但他从退休之日起又厚积薄发致力于文学创作,成为古城写将之一。"断层"自有客观缘故,而接续  相似文献   

18.
王宝文 《侨园》2011,(11):42-43
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以山海长城驰名中外。鲜为人知的是,这里还保存着中国最大、最完整的八国联军军营旧址。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8月,英、美、德、意、日、法、俄、奥等八个列强入侵北京后,又分兵进攻海陆军事要塞山海关,当时入侵的八国联军达六千二百余人。英国军舰于10月1日首先从老龙头登陆,占领了军事要塞老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风景秀丽的文明古城;这是一个敢为人先,始终坚持以项目定市场、拉动产业发展的企业;这是一种大都市工业经济向城镇工业园区延伸发展的新农村建设典范。  相似文献   

20.
王宝文 《侨园》2012,(11):42-43
1891年夏天,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下令在山海关设立北洋官办铁路局,组织人力、财力续修古冶通往临榆县(当时山海关的名称)铁路,继而与唐津铁路连接成津榆铁路。紧接着又将这条铁路由山海关向关外延修,建成了连接关内外铁路交通的枢纽干线一一京奉铁路。八国联军入侵1894年6月,修通了津榆铁路,山海关车站被选在山海关城南关一个靠近长城的开阔场地修建。原本是朝廷驻军演武的教军场,一直比较冷落、少有居民的南关一带,随着铁路车站的修筑,迅速繁荣起来。一时间,不少货栈、商店、作坊等平地而起,新的商业区、住宅区和电报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