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预防犯罪理论的可贵探索──评张滋生、汤啸天新著《预防犯罪导论》赵廷光,莫洪宪犯罪学以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为研究对象,而犯罪预防是犯罪学研究的宗旨。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犯罪增长的严峻势态,如何有效地控制和预防犯罪,为学者们所关注。多年来,我国...  相似文献   

2.
赵可 《中外法学》1986,(2):30-36
<正> 在资产阶级犯罪学研究中,预防犯罪问题是其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但是,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止,无论从理论上,无论从实践上,达个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犯罪率不断增加,足以说明资产阶级犯罪学关于预  相似文献   

3.
自从产生国家与法之后,犯罪一直被视为有害于社会的“恶”,对犯罪原因的追究与对预防犯罪策略的探寻始终没有停止过,并且随着对犯罪原因认识斩不断演化,预防犯罪的策略也不断丰富,从刑罚威慑、社会改良到宗教感召等,情景预防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环境犯罪学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预防犯罪方略,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当代犯罪学家杰弗利,他在其著作《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一书中倡导,只要建设一种不利于进行犯罪学习和实施犯罪行为的环境就可以有效地预防犯罪,情景预防是通过管理、设计等方式,建立一种特定的预防犯罪环境,在犯罪易发区或高发区,通过减少犯罪之机会而预防犯罪。实践证明,情景预防在欧美国家的运用已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在我国,虽然情景预防的提法并不多见,但在社会治安的维护和治理中,情景预防的思路和措施也并不鲜见,本文并不打算对情景预防作实证意义上的考察,而是旨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对情景预防理论作一疏理。  相似文献   

4.
论犯罪学     
犯罪学研究的对象是犯罪学的生命,他决定了犯罪学学科的性质和地位,从而决定了犯罪学的发展方向。犯罪学理论体系的确定,关系到犯罪学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犯罪学是以法学、社会学、心理学为基础,融合各种有关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对其深入研究在司法、立法、科学决策、预防犯罪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犯罪根源是理论逻辑上的一种指向——再论犯罪根源①王牧犯罪根源回答犯罪的最终产生,关系到寻找犯罪原因和预防犯罪的方向,是犯罪学的最基本理论,探讨犯罪根源是犯罪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自古以来人们就在不断探讨犯罪根源。由于对犯罪根源的不同认识,在犯罪学中产生了...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本世纪中后期,犯罪问题特别是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引起各国重视,国外关于预防犯罪的思想和理论也摆脱了单纯的理论探讨,开始注重切实可行的效果。从而犯罪学家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比较可行的专门性预防犯罪的理论,标志着预防犯罪思想和理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是: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论述了犯罪是能够预防的。鉴于目前人们预防犯罪的意识不强,“重打轻防”的思想相当普遍,预防犯罪还是个薄弱环节,因此呼吁人人都要增强预防犯罪的意识,人人都要参与预防犯罪的工作。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构筑和加固道德的、守法的、管理的、调解的、延伸改造的、抵制渗透的、制止误导的多道防线。同时,还要加强对预防犯罪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孙蓉 《法制与社会》2010,(5):272-273
犯罪的情境预防是指在具体的时空内有效控制犯罪目标以减少犯罪机会的犯罪预防方法,理性选择理论、常规行为理论和环境犯罪学理论是其理论基础。该理论强调根据具体犯罪的情境采取不同的犯罪预防措施,增加犯罪难度抑制犯罪动机从而减少犯罪的发生。本文认为我国应当引入情境预防理论,形成社会预防——情境预防——司法预防的三元预防犯罪体系,实现时犯罪的最佳控制。  相似文献   

9.
犯罪学的研究范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犯罪学要走出理论困境 ,必须构建科学的犯罪学研究范式。对研究范式的理解应从变量等级、分析轴、经验与思辨、理论框架四个方面的概念入手 ,通过对其的具体阐述 ,可以揭示犯罪学科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规则和研究进路。  相似文献   

10.
犯罪学是一门研究犯罪现象,找出规律,寻求犯罪原因和探索预防犯罪对策的学科。形成已有100多年历史,但至今关于学科概念的定义尚无统一界说,学科归属也存在争议,犯罪学研究对象以及犯罪学理论的内部结构、外部关系等等诸如此类的犯罪学研究的最基本问题,在各国的犯罪学学者之间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是因为,犯罪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本身为人们从不同角度、借用不同媒介、运用不同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提供了可能,因而使以犯罪作为研究对象的不同学科的建立成为现实,形成了诸如刑法学、刑事侦查学、刑事诉讼法学、监狱学等等众多的刑事法学,而在这些以同一客体作为研究对象的不同学科之间如何界定自己各自的领域,成为各个学科的研究者们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同时,在任何社会里,犯罪总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特别是在现代,犯罪已成为严重社会病症,如何分析、解释犯罪发生的原因,探索预防犯罪的对策,更为人们  相似文献   

11.
今天参加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六届学术研讨会,同大家见面,很高兴.首先向大家问好.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已经走过了五年的学术研究历程.在这五年中,由于研究会领导和全体会员的努力,研究会在犯罪学理论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发表和出版了很多研究论文、著作,犯罪学研究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党和国家制定刑事政策.法律法规及打击和预防犯罪提供了很多可供参考的和有一定价值的理论观点,而且也为犯罪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论犯罪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犯罪预防是犯罪学研究中一个带有根本性和战略性的重要课题,是犯罪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古今中外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与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对此,世界各国的专家和学者都在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总结预防犯罪经验,并上升为犯罪预防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论犯罪学的经验性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思辨研究与经验研究,均是犯罪学研究所不可缺少的手段。不过,犯罪学作为一门事实科学,经验研究是其基本的手段,定量研究是其重要方法。具体而言,犯罪学的经验性研究方法分为两个层次:(1)犯罪调查的基本方法;(2)犯罪研究的基本技术。运用以上方法,经过一定的研究程序,构建犯罪学理论。  相似文献   

14.
再论犯罪学研究的路径选择——以中国犯罪学研究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励 《法学论坛》2007,22(2):19-27
中国犯罪学的危机在于研究路径的局限性,理论犯罪学没有形成理论体系,移植的学说难以落脚生根,对策研究少有建树.中国犯罪学突围路径在于:加强本体犯罪学和实证犯罪学的研究.实现根本突破必须解决犯罪学的批判理性、问题意识、多学科知识的整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何勤华 《法学》2004,(9):122-122
人类社会对付犯罪及其研究犯罪的历史源远流长。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西方 1 8世纪的古典学派、意大利人贝卡利亚的名著《论犯罪与刑罚》( 1 764年 ) ,拉开了犯罪学的序幕 ,奠定了犯罪学的基础 ;1 9世纪的人类学派、意大利人龙伯罗梭的名著《天生犯罪人》( 1 876年 )以及菲利的《犯罪社会学》、加诺伐洛的《犯罪学》 ,宣告犯罪学的形成 ;2 0世纪的社会学派、美国人萨瑟兰的名著《白领犯罪》( 1 93 9年 ) ,标志犯罪学走向成熟。在重视人与人关系的中国传统社会 ,自然不乏对研究人与人关系的犯罪学的关注 ,中国法制史很大程度上是关于与犯罪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空间设计与犯罪现象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这引起了各国犯罪学家的普遍关注。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同心圆理论”,从城市空间设计角度探讨犯罪原因做出的初步尝试。此后,为寻求犯罪预防,奥斯卡·纽曼提出“可防御空间”,成功地将城市空间设计与犯罪学理论融合在一起。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城市化的现状,本文从城市空间设计的角度提出建立“层进式城市空间防范模式”,以更好地达到预防犯罪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我国社会治安和刑事犯罪的状况及发展态势,关系到改革和建设的大局。犯罪学研究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推动和优化犯罪学研究,要求解决犯罪学研究的基本走向。加强犯罪学学科建设,要求明确政府在推动犯罪学学科发展中的作用,重新确立犯罪学的专业学科地位,提高犯罪学学科的社会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从犯罪的刑罚学到刑罚的犯罪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寻刑法学发展的思想轨迹,从前科学时代的犯罪与刑罚、犯罪的刑罚学、刑罚的犯罪学、刑罚的犯罪学的研究趣旨等四个层面,揭示了刑法学发展的规律:人类对犯罪的认识,引导着刑罚的理性;刑法科学,已从犯罪的刑罚学迈向刑罚的犯罪学,并且必将日益投身于犯罪学。指出,刑法学在步入刑罚的犯罪学的今天,应当至为关切与犯罪原因的不同特征相适应的犯罪人类型及其相应的刑事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19.
娱乐应有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诲淫诲盗,该当何罪?在西方,近年来兴起了一门新的学科--文化犯罪学.按照这个学说,媒体是把"双刃剑",在为预防犯罪摇旗呐喊的同时,一些媒体本身也扮演着犯罪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犯罪学研究现状新中国建立后40多年,我国犯罪学研究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50年代初和中期,我国在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是非常显著的,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将许多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在同犯罪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砸乱“公检法”,使得我国在建国后一直没有对犯罪问题专门研究的机构,更没有一所政法院校开设犯罪学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