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人单位用工不签劳动合同;不为员工参保缴费;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员工工资;拒不支付或延长时间支付工作报酬;解除合同后,不按规定给予员工经济补偿;违反规定向员工收取或者变相收取保证金、抵押金及其他不合理费用;扣押员工个人证件;随意延长员工工作时间;违反有关规定,侵害员工中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合法权益……凡此种种,都为我们实现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挑战。在社会转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各种社会利益矛盾不断显现的情况下,劳动保障部门该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在制度层面做好劳动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劳动关系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和谐也就成为关系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不和谐损害各方利益劳动关系不和谐,损害员工的合法权益。在任何时候,员工都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劳务派遣用工灵活与用工费用较低对一些用人单位更有吸引力。但目前也有些用工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不与员工直接签订劳动合同,让员工与劳务派遣单位签合同,  相似文献   

4.
《就业与保障》2008,(3):4-5
我是一个中型企业的业主.因员工死亡、退休等原因.合同到期的员工拒绝续签.年年都有员工与企业终止劳动关系。最近我们企业就有一名老工人因到了退休年龄离厂了.有两名工人合同到期也不同意续签,终止了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终止劳动关系.最直接的是涉及经济补偿的问题。我想问一下.是不是终止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都要给劳动者予以经济补偿?  相似文献   

5.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什么?是员工体面地劳动,是工人有尊严地生活,是人企和谐地发展。传化集团让我们看到一个中国500强现代企业集团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上所做的不懈努力。传化坚持"一个中心、六大基点",以企业员工为中心,以严格依法管理、增进福利待遇、促进员工成长、发展企业文化、促进制度创新、加强党群建设为六大基点,近五年,员工人均收入增长率高于集团利润增长率,职业发展的"双通道"和分层分类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了个人发展;完善的福利保障体系和权益维护机制解决了后顾之忧;企业的"家文化"增强了员工的荣誉感、成就感和归属感;科学有效的长效机制稳定了新型和谐的劳动关系。全国总工会等有关部门在调研的基础上对传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6.
强迫职工劳动罪的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迫职工劳动罪的认定□安健前不久,某乡镇企业承包业主李某以给付高额工资为诱饵招募外地劳工来企业做工,由于劳动繁重,员工纷纷想离开,于是李某采取搜去随身钱物、不准外出、昼夜看守等手段,强迫20余名员工超时超强度劳动且不发工资,对于不屈从的,雇人毒打。后...  相似文献   

7.
李芝山 《求索》2011,(11):90-91
员工过劳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过度劳动有社会转型带来的生存压力、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用人单位忽视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员工的高成就动机等原因。过度劳动会导致就业挤出效应、工作效率下降、工作失误增多和员工生活品质下降甚至“过劳死”危害。专项立法与执法、建立职业化的社会帮助机构、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劳动者的自我调节、提高员工的时间管理能力等措施是矫治过度劳动的方略。  相似文献   

8.
三、满足员工薪酬需求,创造幸福生活企业以人为本,必须保证员工有一个可靠的稳定的逐步提高的薪酬收入,让员工通过努力可以获得让他满意的报酬,为员工创造幸福生活。我们企业薪酬分配的价值取向:一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体现在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上,以业绩作为薪酬的主要依据,劳动的数量多、质量好,薪酬相应提高。二是效益、效率优先。单位效益好,经济技术指标先进,员工收入相应提高;劳动效率高,基础薪酬提高,并设立重奖体系。三是鼓励创新增收。大力推进管理和技术创新,通过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改善经济技术指标,消除管理瓶颈,给予创新奖励,取得重大成果的给予重  相似文献   

9.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颁布后,与以往人们对《劳动合同法》的理解具体有哪些不同?记者特邀劳动法专家,围绕实施条例中比较有新意的事实劳动关系、异地员工劳动标准、服务期、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劳务派遣等5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对比说明。  相似文献   

10.
劳动用工形式多样化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选择。外聘员工在高校改革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客观分析多种用工形式并存的缘由,深入了解外聘员工队伍结构的变化状况,科学预见外聘用工管理的某些发展趋势,对高校当前依法治校,规范管理,构建和谐的校园劳动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法依规用工是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的基本前提,也是规范管理行为的主要途径。外聘员工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历史遗留问题是当前高校外聘用工的焦点。打破职工身份界限,实行岗位管理,多种用工形式和多种分配办法并存已是大势所趋。适时提高外聘员工收入水平,扩大外聘员工社会保障覆盖面,规范高校外聘用工管理行为,成为高校调整劳动关系,降低用工风险的必由之路。高校外聘用工成本逐年平稳上涨态势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11.
《干部人事月报》2008,(24):74-75
去年《劳动合同法》即将施行时,我单位开始重新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起始时间为2008年1月1日。近日,一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即将到期,我单位决定继续录用部分员工,同时,对于一些工作业绩不好,考核评价不合格的员工,将不再续订劳动合同。请问用人单位续订劳动合同在劳动法律上有什么具体规定?我单位应当如何依法开展续签工作?对不予续签的员工,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吗?  相似文献   

12.
劳动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宪章,是劳动管理的自治规章、员工行为规范,一经制定、生效,对用人单位的全体成员皆具有约束力,是用人单位的内部管理法。然而,从人力资源工作角度来看,在真正处理问题员工时,企业精心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尤其是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为由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时,往往会出现员工不服的情况,在面对劳动仲裁和司法审判时也是漏洞百出,  相似文献   

13.
代表语录     
郑功成:企业在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前,采取辞退员工或者要求员工辞职以便让员工工龄"归零"的做法,当然是一种违法的行为,它表明通过法律规范来规范劳动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表明劳动合同法的部分法律条文还需要  相似文献   

14.
私营经济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对私营企业员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调查中,发现私营企业中侵犯员工劳动权益的情况仍然存在。因此,必须从提高员工和私营企业主双方的法律意识和完善劳动权益保护制度及相应的法律法规两方面着手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环卫工人是职业最艰苦的群体之一,他们有的长期在街路上作业,受汽车尾气、强紫外线、粉尘危害,也很容易发生意外伤亡事故,有时工作不被理解,劳动作业中时常发生被打受辱的情况。然而,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与环卫工人社会贡献多、职业风险高、劳动强度大相比,他们的收入水平比较低,一些地方甚至未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且不需要承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责任。从立法原意看,立法者对用人单位解除试用期员工的条件是比较宽松的。按理说,用人单位以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不该频发争议,即使出现争议,也不应存在败诉风险。然而,在劳动争议仲裁实施中,很多用人单位却因此承担了本不应该承担的损失。究其原因,大都是由于用人单位忽略了“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中“被证明”要件。  相似文献   

17.
国企改制和民营、外资企业的大规模发展,中国产生了新的劳动关系。学界开始重视工业民主和员工参与研究。学者们基本认同工业民主和员工参与的意义;在对现状的判断上,有的认为中国企业的民主参与系统作用很小;有的认为正在起作用,尤其在国企改制过程中。中国工业民主和员工参与形式基本以国有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为框架,但融合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许多参与形式。中国工业民主和员工参与系统在企业承担沟通协调、实施企业福利、联谊职工的作用,其维护权益的功能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资料     
劳务派遣的特点劳务派遣即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由劳务派遣公司根据企事业单位岗位需求派遣符合条件的员工到用人单位工作的全新的用工方式。劳务派遣的主要特点是:劳务派遣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双方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派遣公司签订"劳务合作协议书"与劳动者没有"劳动关系",实现员工的服务单位和管理单位分离,形成"用人不管人,管人不用人"的新型用工形式。  相似文献   

19.
劳动竞赛,形式有效,为企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长期以来,企业在开展劳动竞赛中,往往重精神鼓励,轻物质奖励;强调奉献精神,不提支付报酬。对此,一些员工提出“我付出,我索取;我劳动,我收益”的说法。《浙江工运》特辟专栏,对此进行探讨,使这个敏感问题浮出水面,引起广泛关注,这是有现实意义的。笔者认同上述员工的说法。  相似文献   

20.
某公司因其加工的一批出口产品出现了3000多件的不合格产品而影响了生产,为了赶时间完成订单,公司要求所有员工连日加班,每天加班3小时以上,并拒绝支付加班费。有员工不服,向某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经调查核实,某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公司作出了停止加班、支付职工加班工资和经济补偿金并处以罚款的决定。但公司认为,这批订单按正常的工作进度应该按时完成,是由于员工生产出了大量的不合格产品而耽误了完成订单的时间,并造成了经济损失,所以员工应该加班,且加班费远远不够公司的经济损失是不应支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