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吉林省财政部门着眼农业大省的实际,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创新财政扶持“三农”政策,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在全省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有强大的财力作保障。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负有重要责任。联系麻城市的实际,财政如何发挥职能作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财政部门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财政部门要按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根据全市农民的收入水平、承受能力和具体要求,从农民最关心、最期盼、受益最大的事干起,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让农民在短期内就能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总的目标和要求,为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吹响了号角,指明了方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怎样才能完成这一宏伟而艰苦的任务呢?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好四件事。第一,描绘好蓝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部分提出的目标和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按照这一宏伟蓝图,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将自己的新农村规划好。规划…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我们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要在“新”字上下功夫第一,农村要“新”。要因  相似文献   

5.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总揽全局、统筹城乡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一、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围绕强基固本,不断巩固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  相似文献   

6.
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十一五”期间是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它的亮点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加强“之农”工作的重大举措,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进行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为此,新年前夕,我们就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走访了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施虹。“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问…  相似文献   

8.
王恩茂同志六十年代提出了建设“五好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了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内在要求。建设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结合新疆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宜昌市夷陵区财政局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此,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对夷陵区财政局局长袁世明同志进行了专访。记者(简称记):袁局长,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一年,夷陵区财政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袁世明(简称袁):首先,我代表夷陵区财政系统,由衷的感谢各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对夷陵区财政事业一贯的支持和关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和…  相似文献   

10.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省委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建设新农村新牧区要突出抓好“五新”.即制定新规划、培植新产业、培育新组织、建立新机制、塑造新农(牧)民。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之后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导新农村建设。如何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把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意见具体化呢?北京市鱼子山村的实践很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今后5年的8项工作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北京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市委书记刘淇到怀柔区调研时强调,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农民两个积极性。如何认识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新农村“新”在哪里?北京新农村建设的优势何在?这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就此我们采访了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教授。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解决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山东省文登市按照既鼓农民“钱袋”又富农民“脑袋”的思路,重视维护农民的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经济欠发达省区,有65%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  相似文献   

15.
梓夫 《支部生活》2006,(3):30-31
一、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努力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探索和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机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今年2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为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党中央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8.
姚双宁 《理论导报》2006,(11):14-15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该《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论断,并进一步指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及“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方针.那么,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以及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处理好那些关系?这都是我们应该回答也必须回答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华 《实事求是》2006,(3):F0003-F0003
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都提出过这一目标任务。目前我国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新”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农村。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柯炳生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  相似文献   

20.
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加大投入,财政要充分体现职能,农业财政尤其要发挥先锋作用。一“、十五”农业财政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五”以来,我省农业财政投入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全省农业财政支出累计276.99亿元,财政支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支农政策措施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2004-2005年,全省减免农业税、免征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全省农民因此减负49.08亿元;发放粮食直接补贴9.76亿元、水稻良种补贴12.13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2910万元,三项补贴达到22.18亿元。(2)农业财政支出方向更加明确。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公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