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锋  万莉莉 《传承》2008,(22):120-121
贫困的缘由多种多样,但人口压力大,资源环境条件差是最基本的原因。宁夏南部山区的贫困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土地人口承载力低下。目前通过以扶贫扬黄灌溉工程为主的多种扶贫方式,极大的改善和解决了宁夏山区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2.
“吊庄”是宁夏的俗语,是指一家人走出去一两个劳动力,到外地开荒种植,就地建一个简陋而仅供暂栖的家,这样一户人家分居两处,一个家吊在两个地方,故称之为“吊庄”。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的宁夏的南部山区扶贫表明,八个国家级扶贫重点县自然条件极差,开发建设所需的能源短缺,交通落后,无力、无法就地改变贫困局面,而且,南部山区人口密度超过临界指标数倍甚至十几倍,有的地区达到220人/平方公里。人口超载已达到非迁出一  相似文献   

3.
《时代潮》2000,(11)
宁夏北部川区素有"塞上江南"之称,而宁夏南部山区却是沟壑纵横,十年久旱,资源匮乏,号称"贫困之冠"。其中西海固地区的西吉、海原、固原、隆德、泾源、彭阳、盐池、同心等8个贫困县,是国家扶贫的重点。1993年的时候,西海固农村人均年收入仅有225元,学龄儿童入学率不足85%,其中回族女童占90%。长期以来,回族妇女的文盲率高达70%,一个怪圈  相似文献   

4.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涵。随着各级部门扶贫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斐然。但由于80%以上的贫困村集中在自然条件恶劣、发展基础较差的丘陵山区,扶贫攻坚难度较大,脱贫返贫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围绕寻求贫困丘陵山区农民致富之策,我一直关注着榆次区石羊坂、朱村两个丘陵山区贫困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世纪行》2019,(2)
<正>金融扶贫是提高扶贫"造血"功能的有效方式。宣恩县地处武陵山区,隶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近年来,该县大力推行金融扶贫模式,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帮助部分贫困群众摆脱贫困,逐步走上致富道路,取得了  相似文献   

6.
“自从扶贫车间建到村里后,地里农活不耽误,空闲时间还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多好啊!”从山区搬迁下来的贫困户刘瑞娟,边巡查着所管理的几台电脑羊毛衫织机边说.她是镇平县史岗村新奥针织公司扶贫车间里的一名员工. 镇平县高丘镇史岗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住在山坡上的郭家庄等3个自然村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差、人畜饮水困难.县里整合资源后,对其实施异地搬迁扶贫政策,73户村民免费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移民新村.但“安居”后怎样乐业?怎样才能让贫困群众实现永久脱贫?  相似文献   

7.
白关峰  钟静静 《前沿》2014,(3):9-11
随着扶贫开发的推进,宁夏南部山区乡村社会发生着急剧的变迁,但是贫困问题依然严峻,急需通过扶贫进一步培育社区内在生长力,实现经济、社会和民族协调发展。社区精英在扶贫场域中的行动过程及行动策略为理解民族地区农村社区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x村的案例说明,农村社区发展需要内外联动,社区精英的有效行动是实现农村社区发展动力转化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招凰引凤开放扶贫──陈家骥研究员访谈录本刊记者李沁生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自然条件差或资源缺乏固然是重要原因,但贫困地区囿于长期固有环境下形成的“贫困心态”,以致怨天尤人、等待观望,又是贫困地区脱贫无路、致富无门的关键所在。同样道理,这些年来,我们上上...  相似文献   

9.
黄河从巴颜喀拉山的卡日曲来,进入宁夏平原后,一改波涛汹涌,变得舒缓平坦利于灌溉,于是便有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美誉。不过,黄河并不足以改变这里的一切,隶属于吴忠市的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区,这里吸纳了宁夏条件最艰苦的南部山区的近20万人口,目前贫困人口仍高达8万人,因各种原因致残的人口为1.48万人,占总人口的8.42%,这个比例,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刚刚上任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来到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调研,当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脱贫的制约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具有其特点,造成民族地区贫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自然的原因,也有社会、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为此,我们可以采取建立扶贫开发新机制、小额信贷扶贫制度、东西部协作扶贫、产业扶贫、信息扶贫等措施,多管齐下,消除民族地区贫困。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结构视野下的贫困理论认为,贫困产生的根源在于超越于个人之上的宏观因素.反贫困只有着眼于社会政策、社会体制、宏观环境、市场条件的调整才能取得持续性的成效.以社会结构视野下的贫困理论为指导,我国政府的农村扶贫指导思想经历了从个体主义范式为主导向社会结构范式为主导的转变.在一系列宏观措施的作用下,农村扶贫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着某些需要重视的问题,比如扶贫资源的瞄准偏差、法制化程度低、协调性差等,必须通过相应的针对性策略加以改变.  相似文献   

12.
正延庆县残联始终把残疾人扶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针对本县山区贫困残疾人数量多、贫困面大、扶持难度大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扶贫思路、扶贫模式,强化扶贫实效,积极引导残疾人走扶贫开发的路子,尤其是通过开发"残疾人扶贫基  相似文献   

13.
王发堂 《湖湘论坛》2008,21(5):26-27
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湘南山区农村贫困主要是因为自然条件恶劣,市场竞争能力差、政策支持乏力造成的。实现山区农村脱贫致富,必须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培育自我造血能力,加快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效引导农村劳动力资源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14.
农村妇女的能力不足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小额信贷是一种有效的扶贫方式或手段,不仅能在短期内使贫困人口的收入增加,更重要的是立足于提高她们的能力。宁夏盐池县小额信贷项目从建立妇女的有效组织和科技文化服务体系、开展健康、丰富多彩的活动等几方面入手,开展了农村贫困妇女能力建设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多渠道扶贫收效显著广东省妇联在我省现有80万贫困人口中,大多数是妇女。为了帮助她们走出贫困,与全省人民同步奔小康,我们响应省委、省政府历次山区工作会议的号召,与政府扶贫计划井轨,采取了有群团特色的系列扶贫措施,层层兴办扶贫点,帮助贫困妇女脱贫,取得了...  相似文献   

16.
怒江州贫困人口特征及扶贫方式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恕江州是全省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所辖四县均是国家级重点扶持的贫困县 ,自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 ,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扶持下 ,经过全州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 ,使素以贫困落后著称的怒江峡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5年的446元增加至1998年的737元 ,农民人均有粮由323公斤增加到395公斤。使15.62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 ,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 ,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因素 ,怒江的扶贫攻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到1996年全州还有11.8万人未解决温饱 ,贫困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24.83 %。要尽快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必须因地制宜 ,针对贫困人口的特征、形成贫困的原因 ,对症下药 ,选择有效的扶贫方式。一、怒江州贫困人口特征1、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怒江州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和资源富集”为一体的农业州。贫困人口大多集居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山区或高寒山区 ,旱、水、雪、风、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全州80 %的农户居住在半山或高山上 ,85 %左右的旱地均分布在山崖和陡坡的石旮旯里 ,且90 %的土地超过25度 ,跑水、跑土、跑肥 ,可谓“满山遍野尽...  相似文献   

17.
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 ,不能简单归结为自然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 ,并由此导致交通闭塞 ,文化、教育落后所致。在国家整体扶贫攻坚规划中 ,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 ,制订具有特色的民族扶贫政策和措施 ,走出民族扶贫工作的误区 ,必须重视寻找民族地区贫困现象钝化、贫困状况多样的深层原因 ,必须越过差距 ,高起点总结经验 ,认识到贫困是一个集社会、经济、民族乃至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复杂集合。只有抓住关键问题 ,理清工作思路 ,找准发展方向 ,方能力促民族工作上质量、上台阶。一、民族地区贫困现象的几种表现形式1、积贫积弱的“板结”…  相似文献   

18.
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农村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是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这些地区的共同特征是贫困人口数量庞大,贫困程度较深,致贫原因复杂,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问题应采取的对策主要是加强规划指导,稳步推进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进程;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片区国土资源空间开发格局;通过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制定促进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优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创新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扶贫效益。  相似文献   

19.
宁夏是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历史和观念等原因,宁夏南部山区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2003年人口出生率为20.26‰,自然增长率达到15.29‰。如何遏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成为摆在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在长期的艰苦探索和实践中,我们感到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和经济惩罚手段控制超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将计划生育工作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则既能使农民自愿实行计划生育,又能尽快地实现脱贫致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就这样孕育而生了。一、“少生快富”扶贫工程是一种新的实践“少生快富”扶贫工程…  相似文献   

20.
正社会组织是联系社会帮扶资源与贫困人口的重要纽带,是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云南省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于一体,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基础条件薄弱,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因地制宜、创新实践,逐步探索出以"四个突出"为抓手,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