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湘评论》2006,(1):32-32
生产要素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经济资源和条件。也就是构成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包括人的要素(劳动者)和物的要素(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要素也常简单概括为土地、资本、劳动力。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不仅包括土地本身,还包括石油、煤、铁等各种矿藏,以及森林、野生动植物等一切自然资源。资本,在这里是指由人类生产出来又用于生产的物质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西方经济学分配理论就是指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生产要素价格的确定,也就是说这四种要素的供给者相应地获得了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四种要素收入。但是很显然,由政府参与的社会再分配理应包括在分配活动中。前者通常被称之为职能的收入分配,实际上是初次分配,其分配结果总体上形成了国民的主要收入。后者是因为政府提供了包括国防、警察、司法、经济调节、卫生等公共产品的服务,从而相应地必须获取的报酬。事实上,我认为,在这两种分配之外,还有一种基础的分配方式,就是要素所有权的分配。因为在私有制条件下是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拥有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工人只拥有劳动生产要素,由此便直接地决定了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分配,这实际上是  相似文献   

3.
盖国凤  虞文洁  黄春安 《求实》2006,(Z3):176-177
一、社会资本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无形资源经济学对社会资本的解释主要分为两类,一种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代表人物是Loury和Woolcock。Loury在对劳动力市场的研究中将社会关系(资源)资本化,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解释个体资源以外的社会资源对经济活动的作用,试图以与传统的土地、劳动力和(金融)资本等生产要素相对等的概念将社会资源要素化,但其分析的结果只能说明社会资本对于经济活动知识结构性的制度要素。武考克(Woolcock,1998)认为当双方都以一种信任、合作和承诺的  相似文献   

4.
论农业现代化与我国农业体制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一个现代生产要素引入和技术进步的过程 ,同时还是一个要素优化配置和体制创新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生产技术 (生产条件、生产手段 )的现代化 ,而且包括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农地制度、农业经营管理体制、农产品流通体制、农业科技体制、投入体制以及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制等一系列体制、制度的现代化。一、农业现代化对农业体制创新的内在要求1 .对农地经营体制创新的要求 :要变革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地主所有、农民租佃”的土地经营形式 ,建立起在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相似文献   

5.
按劳分配同按要素分配不是一回事 十六大报告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然生产要素中包括了劳动,按生产要素分配便包括了劳动要素参与分配,为什么还要再讲按劳分配呢? 仅从经济现象来看,劳动要素收入和按劳分配收入,都是劳动收入。因此,容易把劳动要素收入与按劳分配收入看作是一回事。但从经济理论和经济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在经济理论上的一个重大创新,是提出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也可以参与收益分配。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为什么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也可以参与收益分配? 作为资本的生产要素,无论以生产资料实物形态存在,还是以货币价值形态存在,离开了劳动者的劳动(包括经营管理劳动),都不会自行增殖。但它们又是生产得以进行、社会财富得以增长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活劳动只有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是创造财富和价值增殖的源泉。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土地、  相似文献   

7.
生产要素是企业生产力的细胞形态,企业则是生产要素的集合体。企业生产要素可分为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两类,主要有人员、资金、土地、固定资产、物资、技术、信息和管理等。企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组合,是指生产要素按照社会需求、产业政策和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企业内部的重新组合在企业间的转移,并实现其合理配置,从而使一定量的生产要素通过加工处理所产生出来的对人类需求的效用达到最大化,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换取尽量多的产出”,或者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含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蔡继明 《学习论坛》2004,20(7):17-21
多种所有制并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法律基础。非劳动要素参与价值决定 ,参与物质财富创造的各种生产要素 ,同样也参与社会财富的创造 ,在商品经济中 ,财富的社会形式就是价值。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 ,就是按生产要素在社会财富即价值的创造中所作的贡献进行分配。只要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与各自在社会财富的创造中所作的贡献相一致 ,就不存在剥削关系。  相似文献   

9.
"要素"就是生产要素,从收入角度讲,生产要素不外乎表现为个人所得、利润、土地、矿产资源等.为什么提这个问题呢?中国政府提出了5个统筹,财政支出功能上也要强调5个统筹方面的一些支出.而税收体系影响的不仅仅是收入方面,在分配政策的制定上,今后也要有一些着眼点.  相似文献   

10.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允许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这是我党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分配领域改革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这一结论实现了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 ,第一次明确肯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现阶段的一种重要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过程的各种社会经济资源 ,一般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按生产要素分配 ,从质的规定性看 ,就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而参与收益分配的一种分配…  相似文献   

11.
浅论按生产要素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和政策的又一次创新和实践的重大突破。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主义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因素或条件,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土地、信息等在物质和劳务产品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资源。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进行物质和劳务产品生产时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多少进行收益分配的一种方式,就是根据生产要素对收益贡献的程度和稀缺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马塘村经济的迅猛发展,村民的收入分配方式实现了由长期奉行唯一的按劳分配原则,到收入分配方式多元化的转型。目前,村民的收入不仅来源于劳动,还有经营收入、投资收入、土地收入等。收入分配方式多元化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主要特征。马塘村的收入分配模式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一、按要素分配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根据各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中的投入比例、贡献大小来分配国民收入。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各生产要素都可以而且应该参与收入的分配,而不是只有劳动才参与;二是各…  相似文献   

13.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按要素分配理论王东京杨明宜张宝江物品的价值,是由资本、土地和劳动这三种生产要素协同创造的。所以,三要素的所有者理应取得相应的报酬,即工人得到工资,资本所有者得到利息,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这是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核心内容。这一理论是由1...  相似文献   

14.
记者:卫教授您好.十五大报告提出:"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十六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但是,人们经常提出,既然生产要素中包括了劳动,按生产要素分配便包括了劳动要素参与分配,为什么还要另外再讲按劳分配呢?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出现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相结合的新格局。多种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基本的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对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发展。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市场经济意味着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生产要素作为物质和劳务产品生产时投入的资源,其理所当然地也就包含在市场调节的范围内,而市场对要素配置的调节又主要是通过要素价格即要素提供者所获报酬的上下波动来实现的。由于要素价格就是根据要素投入所获取收益和稀缺程度,给要素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在我们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允许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础上分配原则的进一步重大突破,是党的十四大以来关于分配原则的新表述和新理论。如何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呢?在此谈点个人的粗浅认识。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时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多少,进行收益分配的一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表现形式:通过出租土地带来的收入;资本带来的利润或利息收入;劳动带来的工资收入等。  相似文献   

17.
李曼 《学习月刊》2014,(4):20-2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指出、应当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县域经济是城乡结合的纽带.也是城乡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及平等交换的场所.是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建设所需各项资源汇集并实现协调发展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18.
朱妙宽 《唯实》2003,4(3):18-23
目前流行的要素价值论、要素财富论、要素产权论、等价交换论和剥削收入论等等分配理论都不足以作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非劳动生产要素提供者的收入主要是投资保值收入和投资劳务收入 ,实际上是劳动收入。劳动价值论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真正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顾明进 《唯实》2001,(4):20-25
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以党的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础上,“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重点强调“技术”要素也要参与收益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特点与原则如何,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技术股份的价值如何实现,本文探讨以下问题。 一、技术要素分配的特点与原则 (一)技术要素分配的特点 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根据各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中的投入比例和贡献…  相似文献   

20.
孙铭 《唯实》2010,(7):54-58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一种最基本要素和稀缺资源,只有同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一样遵循效益原则进行流动,才能实现要素间的优化组合,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根据对农户土地流转的现状、存在问题分析,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农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发挥政府管理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