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立新 《群众》2023,(20):26-27
<正>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希望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实现良好开局,为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苏考察,赋予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定位,为我们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苏州市吴中区将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生态立区、文化兴区、产业强区一体谋划、一体推进,  相似文献   

2.
<正>近来,有关“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的信号越来越强烈。先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后是中央党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一批专家纷纷发表文章,发出“坚持改革方向,倒退没有出路”的呼吁;而6月4日的《人民日报》发表《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的署名文章,在回顾了中国改革取得的辉煌成果和指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后,  相似文献   

3.
徐康宁 《群众》2012,(5):23-25
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殷切希望江苏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先导作用,全面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这不仅是对江苏发展重要成绩的充分肯定,更对江苏在全国的科学发展中担负更大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我没有烟瘾、酒瘾,我有发展瘾。”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李连成的一句口头禅。 发展,两会的关键词之一,它始终贯穿了中国从踏上改革开放之路到今天经济稳步前行所走过的历程。而发展的动力之一则来自“重如千斤”的民意,天下孰重?民心最之。 两会的声音真切反映了中国在民主法治进程中的可喜进步,同时昭示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在深入人心。每一次两会都会释放出不同寻常的“热度”,温暖周围,打动你我。每一次两会也都会集中不同的声音,提示失误。奖励功臣。 《今日中国》把一组关于去年两会以来全国各地改革与发展、民主与法制的采访献给你——我们的读者。采访过程中,所历所感,我们始终感受到“民生”、“民意”在各种议案、提案、建议中的分量。它清晰地凸显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在塑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从中,我们已经深切感受到了中国的“民生”与“政声”的共鸣。 一年一度的两会召开在即,我们和你一起翘首盼望,像等待春天一样等待新的机遇,像渴望收获一样渴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两会”上海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定和信心。”6月5日,人民日报又发表了题为《毫不动摇坚持改革,为实现‘十一五’规划  相似文献   

6.
葛守昆 《群众》2013,(5):10-12
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中国未来发展最大潜力在城镇化。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同志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推动城镇化要向质量提升转变,做到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城市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两个轮子一起转”。李克强总理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以农业现代化支撑新型城镇化。省委省政府对积极稳妥推进我省的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型城镇化,江苏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当务之急应该做些什么?围绕这些重点问题,本刊编发一组文稿,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自治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和自治区政协九届三次会议胜利闭幕了。我们表示热烈的祝贺!“两会”代表和委员们载着会议圆满成功的喜悦,怀着激越的壮志,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他们将在新的一年里,以新的姿态,履行自己的职责,实践新的使命,为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两会”是在广西加快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会议始终洋溢着团结奋进、求真务  相似文献   

8.
阮桂春 《今日浙江》2005,(14):20-2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浙江代表团讨论时,明确要求浙江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保持党的先进性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台州作为浙江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落实“走在前列”要求,必须要有新的举措,要有载体、要有抓手。台州市委确定要把建立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考核指标体系作为一种抓手,在建立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考核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制订了指标体系考核办法,采取了一系…  相似文献   

9.
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既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期盼,是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发出的进军令,也是我们出席这次江苏“两会”代表的共同心声。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认真宣传、贯彻好省“两会”精神,动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人来说,在早春三月开启的“两会时间”,既充满了期待,又承载了希望。今年的两会更是这样。会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国内外反响强烈。两会召开后,“中国梦”依然是代表委员、广大人民的热议焦点。从各方声音的汇聚与交响中,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扎实推进“中国梦”的筑梦之年。  相似文献   

11.
在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8——国际现代化研究》建议:建立海南岛自由贸易区,提升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合作水平和互动能力。这个建议,宛若一声春雷震动琼崖大地,为正在撰写“特”字文章的海南,拓展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2.
<正>2022年10月16日举行的中共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报告中提出的最受各方关注的概念之一就是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还将中国式现代化定位为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并且“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党的二十大之后部署新时代开局起步的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习近平主席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就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新的号召,并在“两会”期间多次强调:“没有高质量发展,就谈不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本刊就公安机关全面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向有关公安厅局主要负责同志约稿。  相似文献   

14.
胡妍 《小康》2023,(5):44-45
<正>如何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走出符合重庆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成为今年重庆市两会的热点话题。新时期,扩内需稳增长,抓好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新的一年,重庆定下新目标:GDP增长6%以上、争取实现更好的结果。“以上”和“更好”释放的是向上信号,是“跳一跳、够得着”的弹性目标。  相似文献   

15.
吴权 《群众》2012,(6):34-36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今年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江苏是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先导作用,全面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总书记要求江苏发挥比较优势和先导作用,这是在深刻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基础上,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为江...  相似文献   

16.
举世关注的“两会”胜利闭幕之后,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切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两会”精神。要深刻领会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用“中国梦”凝聚人心、团结力量、鼓舞斗志,动员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7.
《创造》2006,(3):7-7
不久前,在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同志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切实加大改革力度,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同时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照顾到各方面关切,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以下简称“两会”)的召开,是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深入贯彻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团结奋斗,具有重要意义。现就学习贯彻“两会”精神通知如下:一、深入学习“两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过去的一年,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丰硕成果。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基于中国国情和经验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发展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土壤、厚植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历史,为人类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路径和方案。中国式现代化采用的“并联式”发展模式,超越了西方“串联式”模式固有的单一线性、渐次发展路径,实现了“时空压缩”条件下的“弯道超车”,打破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玻璃天花板”、现代化“西方范式”的路径依赖、固有弊端和西方列强现代化“国强必霸”的悖论,展现了人类文明均衡发展的光明前景和巨大动能,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和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20.
秦华 《黄埔》2012,(5):58-59
8月9日,为两岸瞩目的海协会与海基会两会领导人第八次会谈在台北完成各项议题后圆满落下帷幕。台湾舆论用“功不唐捐”、“弥足珍贵”,对“两会”协商努力及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本次会谈是在两岸关系实现承前启后、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之际举行的,负有“总结过去、策励未来”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