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水扁亲信与“第一家庭”的弊案风波使民进党的民意支持度跌至最低,反映出来的,不只是陈水扁个人的危机,而是整个民进党的危机。不论未来形势如何发展,民进党短期内难以摆脱困境。关键是执政无能其实,弊案只是激化民怨的导火索。弊案使得民进党标榜的清廉、改革形象濒临破产,让台湾人民看到,在陈水扁执政下,是如何官商勾结的。但是,弊案并不是一切,甚至不是激化民怨的根本问题。与弊案相映衬的,是陈水扁执政无能所导致的台湾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丛生的现实。过去,多数台湾民众尽管对民进党不放心,但对政党轮替有着憧憬,一旦民进党执政,都…  相似文献   

2.
冷波 《两岸关系》2006,(10):12-14
4月7日,陈水扁的亲信陈哲男因政治献金弊案被收押。4月8日,国民党民意代表李全教召开记者会,指控陈水扁妻子吴淑珍收受太平洋SOGO礼券,并消费数十万元。5月25日,陈水扁女婿赵建铭困涉嫌“台开内线交易”等案,被台有关部门收押禁见。蓝营出现“倒阁”、罢免声浪,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表示,若案情升高至陈水扁本人,不排除推动“罢免案”。5月26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表示,陈水扁的执政权力来自于全民的交托,绝不容民进党私相授受;陈水扁当局已经无能,台湾不能空转,当前唯一自救的办法就是罢免陈水扁。5月29日,国民党民意代表发起“全民联署:阿扁下…  相似文献   

3.
自2005年8月高雄发生泰劳暴动以来,民进党当局所涉及到的弊案被一件件曝光,而且案情步步紧逼陈水扁及其家庭。2006年5月,陈水扁女婿赵建铭因为涉嫌台开公司股票内线交易案而被收押,使得陈水扁家族直接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陈水扁的妻子吴淑珍也因为收受SOGO礼券案、珠宝首饰申报不实案、“国务机要费”假发票报销案等受到舆论的质疑和指责。在陈水扁家族的弊案逐渐曝光后,台湾社会掀起了大规模的“倒扁”风潮,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三波“倒扁”的高潮。第一波由泛蓝阵营的国民党和亲民党发动,以2006年6月27日在台湾立法部门的“罢免案”…  相似文献   

4.
6月10日,台北上万名民众走上“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参加名为“全民上街,阿扁下台”的集会。这是继6月3日“全民呛扁,阿扁下台”集会后,第二次要求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下台的群众活动。几天之后,6月13日,要求罢免陈水扁案在台湾“立法院”正式启动程序。两个月来,陈水扁从亲信、女婿到夫人,都被揭发涉嫌一系列弊案,前两人更被警方收押。受其影响,陈水扁声誉大跌,民进党的支持率也大幅下滑,在一片“罢免”、“倒阁”声中,陈水扁与民进党都陷入了执政以来的最大危机。后院起火亲信女婿东窗事发多次涉案,又多次过关,被称为台湾政坛“不倒…  相似文献   

5.
2006年10月10日,150多万人参加了台湾省台北市的“天下围攻”行动,将持续了几个月的“倒扁”运动再度推向了高潮,以贪腐为特色的陈水扁当局再次面临民众的怒吼与声讨。陈水扁自上台以来,民望不断走低,卷入的弊案却不断刷新纪录。最近一年,台湾岛内揭发出来的重大弊案几乎都与陈水扁及其家人或亲信有关。但在民众的怒海中漂泊的一叶“扁”舟却仍然负隅顽抗,拼死硬顶,不仅为台湾岛内民众所不齿,也成为历史的笑柄。重重弊案缠身这两年,可以说是台湾的“弊案年”。岛内政治围绕着弊案翻滚,民众也在弊案的不断曝光下对陈水扁当局几乎丧失了全部信…  相似文献   

6.
萧师言 《台声》2006,(9):77-78
陈水扁亲信韩国召妓、女婿涉嫌内线炒股,这些弊案让台湾人记住了一个名字:邱毅。正是由于他的揭发,台湾民众才了解到上述弊案的真相,他也因此成为公认的“爆料大王”。“万念俱灰”后选择揭弊萧师言:有人说,您揭弊是想出名,是这样吗?邱毅:当然不是。揭弊的代价非常高,不需要用这种手段提升我的名气,更何况民进党这一批可以说是地痞流氓出身的人被揭发后,会想尽办法攻击、抹黑、污蔑、骚扰我。我家庭的破裂也与揭弊有一定关系。我非常重视我的家庭、我的前妻,现在却家不成家。虽然我个人不怕死,但3个孩子却是我的最爱,我不敢想象他们如果出事…  相似文献   

7.
赵辉 《台声》2006,(7):40-40
最近几个月以来,岛内“第一家庭”、“第一亲家”和陈水扁亲信弊案频传,引发岛内极大民怨民愤,进而掀起“三反运动”,即反贪污、反陈水扁、反腐败。泛蓝以“阿扁下台”为最高战略目标,制定出“罢免、倒阁、群众运动”三步“倒扁”计划,国亲两党还达成“国亲之间要同步、要扩大争取支持、要护‘宪’”的“三要共识”,面对在野党“倒扁”浪潮,陈水扁在确保党内基本形成“保扁”格局后,伺机展开“绝地大反扑”,总体战略便是“死不认错”。民进党在确立“保扁”方针后,还制定了“不随之起舞、不是第一家庭涉案、不要罢免”的“三不政策”应战。…  相似文献   

8.
2008年,是台湾蓝绿阵营围绕立法机构选举和大选、马英九的大陆政策、陈水扁弊案展开激烈较量的一年,是岛内政局出现重大转折,民进党、“台独”势力遭受重挫的一年。国民党“完全执政”,政权基础渐趋稳固,但因拼经济成效不彰而深陷执政困境。民进党“台独政权”终结,实力迅速下降,改革进程受挫,发展危机加深。岛内外“促和遏独”积极因素持续增强,但未能扭转“台湾主体意识”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论民进党之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进党甫一执政,即陷入困局。民进党之危机乃是全面性、结构性之危机。危机非仅表现在贪渎弊案丛生,尤其因意识形态挂帅导致执政无能,其结果,台湾发展实际的需要与民进党维持政权选举的需要,构成了民进党执政无法调和的矛盾。台湾社会蓝绿对抗的选民结构,国民党的软弱无能和外部美日的支持,维持了民进党的生存空间,但也制约着民进党难以反省,因而看不出民进党有能力解决危机。民进党倘走向更加激进的“台独”方向,路必将愈走愈窄。  相似文献   

10.
修春萍 《台声》2008,(6):37-38
5月2日,陈水扁当局在距离下台不到20天之际,再次爆出“惊天丑闻”。台湾当局用来收买巴布亚新几内亚与台“建交”的10亿新台币巨款被中间牵线的政治掮客侵吞。追讨几无希望。连日来,案情愈滚愈大,虽然整个事件的真相要完整呈现尚需时日,但越来越多的台湾媒体报道,将该案件性质由开始的“外交掮客”污钱。指向内外勾结“假建交、真诈财”。在岛内各方的强大压力下。涉案要角,陈水扁的三个最重要亲信、民进党当局要员“行政院副院长”邱义仁、“外交部长”黄志芳。“国防部副部长”柯承亨相继辞职,接受检调机关调查,并被限制出境。陈水扁虽然一再表示对此案并不知情,但岛内舆论普遍认为,陈水扁不仅脱不了干系,甚至很可能是这一“惊天弊案”的真正主使。  相似文献   

11.
姚鸣 《现代领导》2006,(9):47-47
最近,陈水扁弊案缠身。从贴身亲信陈哲男到“第一夫人”吴淑珍.从第一爱将马永成到金管主委龚照胜。不是收受贿赂就是谋取暴利,而今又冒出驸马爷赵建铭和“第一家庭”台开案更是予陈水扁以致命重击。随之而来的是民意支持率的直线下降、辞职下台的呼声四处响起.弄得陈水扁焦头烂额、应接不暇。“总统”宝座也岌岌可危。陈水扁之所以到今天这步田地。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其没有管好身边人不能说没有关联。由此可见,管好身边人,是一名领导干部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8月中旬,陈水扁“海外密账弊案”爆发后引起岛内强烈震憾,对尚未完全走出败选阴影,意欲重整旗鼓再出发的民进党带来一记重创,民进党东山再起之路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3.
何标 《台声》2006,(12):17-18
主流民意是民众主体意向的综合表现,民进党执政6年来岛内社情民意变化迅速,有必要从较深层次,对台湾主流民意做贴近现实的概括和诠释。现从“要民主”、“要和平、”“反动乱”、“反军购”四个方面提出以下看法:台湾当局一贯把“直选最高领导人”吹嘘为台湾民主的重大成就,事实上,选什么“当家人”和决定“当家人”的去留更为重要。6年前,台湾选民抛弃在台执政50多年与民众积怨甚深的国民党,把希望寄托于民进党,陈水扁上台成为“台湾人出头天”的象征。事后证明,陈水扁在“爱台湾”的口头禅掩盖下,为自己、亲属和亲信大肆贪腐,比国民党的“…  相似文献   

14.
台湾地区第七届立法机构选举1月12日揭晓,结果以“蓝营大胜”、“绿营惨败”而落幕。3月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将接踵而至,这场选举不仅关系到岛内蓝绿两大阵营诸多政治人物的命运与前程,更关系到弊案缠身、执政无能的陈水扁的身家性命,因此,从现在开始是陈水扁做最后疯狂的机会。一位美国官员将其归结为三句话:绑架“新总统”及台湾选后的“政局”;搅乱政局为其贪腐官司脱困,挑衅大陆害台湾。  相似文献   

15.
台湾北高市长选举已经结束了,尽管国民党方面要求的验票还在进行,选举最后关头的“走路工”疑云有待澄清,但这些都只不过是余波荡漾而已。重要的是,这场选举结果对于未来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一、结果是两败皆输这场选举是在对民进党极其不利的形势下进行的。自2004年台湾民意代表选举以来,民进党一路走下坡,已至逢选必输之地步,2006年陈水扁一家更深陷弊案漩涡,百万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台湾弊案连连,民进党陷入危机之中.陈水扁为了转嫁危机,转移视线,变本加厉地在军事上做文章,强化"以武拒统",加快"台独"军事冒险步伐.  相似文献   

17.
吴宜 《两岸关系》2006,(9):11-12
7月22日至23日,深陷弊案风暴的民进党召开了十二届一次全体党员代表大会。此次会议虽然通过了解散派系、“廉政条例”等具有“改革”意味的提案,但却没能对导致民进党堕落的根源展开切实的反省,其重头戏仍是党内权力核心改组的激烈争斗。民进党不但难以凭借此次会议摆脱弊案泥淖、提振党内士气,反而将因再次丧失改革转型的机会而使危机进一步加深。反省无力改革错乱民进党此次“全代会”的主轴是“诚实面对、勇敢承担”,但全党上下却未能在此次大会中,展现改革反省的勇气和魄力,深刻检讨导致民进党上台6年来执政无能、贪污腐败的根源。避重…  相似文献   

18.
张逊 《黄埔》2006,(5):14-19
这段时间恐怕是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上任以来最难熬的日子了。刚刚摆平泛蓝阵营的罢免案,浅绿学者又纷纷呼吁他主动下台;总算靠放权、宣誓、转移焦点缓解了民进党内的压力,揭弊又从女婿赵建铭转移到妻子吴淑珍,进而燃烧到陈水扁自己的“国务机要费”上……以前台湾媒体常说陈水扁担心自己成了“跛脚‘总统’”,近来提得少了,因为对陈水扁来说,目前的主要问题不是“跛脚”问题,而是如何保证自己不被弊案的洪流卷下“总统”大位的问题。而有变动也就意味着有机会,民进党内的几个重要人物的关系更加微妙了,国民党、亲民党也慎言谨行、运筹帷幄…  相似文献   

19.
张文生 《两岸关系》2009,(10):18-19
2009年9月11日,台北地方法院对扁家弊案涉案的14名被告人作出一审判决,陈水扁和吴淑珍都被判无期徒刑、褫夺公权终身,并且各自被判罚金新台币2亿元、3亿元。扁家子女及亲信,除了蔡美利患病暂停审判,陈镇慧免刑,其余被判处6个月到20年的有期徒刑。扁家弊案的审理和宣判是台湾政治史和司法史上的重大事件。从2006年陈水扁的女婿赵建铭暴发台开内线交易案以来,扁家的弊案一桩接一桩被揭露,引起台湾百万民众走上街头要求陈水扁下台。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2月9日,被视为“2008年大选前哨战”的台北、高雄市长选举揭晓,国民党以较大优势胜选台北市长,民进党险夺高雄市长,而且台北市长候选人的得票率大幅上升。此次选举是在民进党陷入弊案泥潭、陈水扁执政基础重挫的情况下进行的,“国民党小输、民进党小赢”的结果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都将产生一定影响。陈水扁暂时自贪腐危机中脱困,民进党遏止住“三合一”败选以来的颓势。泛蓝发展势头受阻,马英九2008之路充满险阻。“北蓝南绿”格局未能突破,“蓝涨绿消”态势发生微妙变化北、高市长选举虽是一次地方选举,并不直接涉及“中央政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