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杜晓勇 《新湘评论》2010,(15):38-39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立足本地资源,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形成规模效应,坚持走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之路。南县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只有扬长避短,擦亮"农"字招牌,发挥比较优势,促进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海江 《实践》2014,(11):28-29
<正>围绕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库伦旗委、政府认真审视自身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确立了发展思路和方向: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旗、生态立旗、旅游活旗、特色富旗、科教兴旗战略,走绿色发展、美丽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发展工业留住绿色库伦旗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壮大县域经济的主抓手,不断拓展招商视野,引进科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集中体现,实施强镇战略不仅有利于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而且是推动欠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现实要求.实施强镇战略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利于形成城乡互动机制,有利于农业农村结构的调整.加快强镇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充分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要构筑平台,突出工业,切实增强强镇的经济实力,要立足优势,把握个性,大力推进特色经济的发展,要加大投入,制度创新,不断优化强镇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4.
发展民资经济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壮大县域经济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民资经济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文章对民资经济的内涵及其特点和优势做了具体分析,认为民资经济与民营经济相比较特点在于民间投资和所有制改革,具有动力性足、制度性活和市场适应性强等优势。进一步表明民资经济与县域经济在现阶段具有多层面的契合,并从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加快发展民资经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双辽作为经济发展落后、县域经济不发达的县份,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住机遇,抢占发展先机,就必须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工业兴市、结构优市、民营活市”的发展战略,通过建设“三大基地”,做优“三大产业”,走出一条具有双辽特色的发展之路,推动双辽经  相似文献   

6.
《党员干部之友》2012,(8):10-15
郡县治,天下安;郡县丰,天下富。县域经济是地方崛起的筋骨。近年来,中央对县域发展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继十六大报告中首次使用"县域经济"概念后,中央一号文件和十七大报告等多次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进一步强调"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和实力",这些论述表明县域发展已经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7月5日,山东省召开推动县域科学发展整体提升综合实力工作会议,要求努力推动县域科学发展,以市为单位整体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使县域经济成为山东省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关键支撑。努力从体制、机制上提升县域的自我发展能力,培育和激活一批经济强县,必将为富民强省注入强劲动力和蓬勃活力。  相似文献   

7.
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是我省实现"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重要内容。县域兴则全省兴,县域强则全省强。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的南涧彝族自治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牢牢扭住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发展了优势农产品加工、生物资源开发、建筑建材、矿冶和能源五大工业,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的类型及其选择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作为一级最基本的行政区域,所拥有的资源虽然较少,但县域经济却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产业是发展与壮大县域经济的载体,产业兴则县域经济强.因此,根据县域具体情况,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并形成不同的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产业的角度观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有特色农业型、工业主导型、服务业主导型和混合产业型等四种模式选择.这些模式都是在基于市场需求与产业盈利的基础上,根据自身资源状况和创新发展理念而选择与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徐飞 《奋斗》2009,(2):28-29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提出要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可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以资源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柱。只有大力培育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才能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因此,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坚持科学发展,加快产业发育,推进和壮大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10.
《求是》2003,(15)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标志着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升。县域经济水平的差异是东西部地区差距的主要体现。西部地区要全面实现小康,就必须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且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充分调动县级发展经  相似文献   

1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在全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孝感市经信委(经委)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业强市"战略,把工业经济和中小企业作为壮大提升县域经济的抓手,从五个方面着手,强化指导协调服务力度,努力促进我市县域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福州海洋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州海洋资源丰富,发展海洋经济优势独特、地位重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福州发展海洋经济的必然选择。如何以港口运输业为龙头,以临港工业为主体,以海洋渔业和海洋旅游业为两翼,以科技兴海和依法治海为支撑,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海洋产业体系,不断壮大海洋经济总量,优化海洋经济结构,促进海洋经济和海洋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由海洋经济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的跨越,是福州市当前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发展县域经济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重要推手,对增加就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而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存在着较大差距,应该大力改善基础设施环境、发挥县域特色文化优势、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大力优化人才结构等,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4.
实施新型工业化,必须从实际出发,依托已经形成的基础和特色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实施规模化、集团化战略,同时应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开拓新的发展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支撑宁夏工业的快速和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5.
娄会峰 《学习论坛》2004,20(7):78-80
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中部隆起”的关键。要坚持“强工、固农、兴商、重教”的方针 ,进一步解放思想 ,开阔思路 ,以工业化为主导 ,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重点突破 ,统筹发展 ,谋求县域经济的新跨越、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工业兴则县域兴,工业强则县域强.开阳县紧紧围绕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依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抢抓"强省会"行动机遇,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聚焦现代化工产业,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引擎,不断壮大经济总量,引领"四化"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赵海渊 《实践》2013,(6):27-28
着力壮大县域经济,是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具体发展路径之一。县域是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宏观和微观之间的重要连接点和交汇处,发展县域经济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大经济总量、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民生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据统计,2012年,全区101个旗县(市  相似文献   

18.
毛萍 《理论学刊》2002,(4):83-85
县域经济是西藏经济的基础 ,推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在西藏整体发展的全局中有着重要意义。西藏县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应以农牧业为基础 ,着重发展工业及其他非农产业 ,尤其在形成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工业体系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缩小县域地区发展差距,加快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发挥欠发达县域地区土地资源优势,构建特色产业园区;发挥欠发达县域地区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加快市场化进程;发挥欠发达县域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把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发挥政府服务功能优势,建立多层次的帮扶体系。  相似文献   

20.
去年以来,临沂市在山东省率先以市为单位整体推进县域科学发展,大力实施"三年倍增计划",全面打响突破县域经济"新孟良崮战役"。市委组织部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老区政治优势,从最关键、最管用、最急需处入手,强班子、重考核、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