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前,听人说“香港是文化的沙漠”,以为这话是香港以外的人对香港不满而发的牢骚,未予深究。后来听一位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以后回国来念研究生的同学也说:“香港是文化的沙漠”。很奇怪,香港人自己也这么说。后来向很多香港人请教对“香港是文化的沙漠”之说持何看法,居然认同的人多。推敲这话,我总觉有问题。说“香港是文化的沙漠”,岂不是说香港没有文化?香港号称东亚的“明珠”一颗,六百万人在一千平方公里的地盘上升起一条经济腾飞的“小龙”,这样一个生机勃勃、鲜鲜活活的香港,怎么会没文化呢?实际上,香港不仅有文化,而…  相似文献   

2.
媒体     
20世纪9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都记得,当时,在中国版图的下方,标着“香港(英占)”和“澳门(葡占)”的两处地方,是中国人民心中长期的隐痛。  相似文献   

3.
《今日上海》2009,(2):12-13
香港和上海,一个是国际金融中心,一个正加速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上海如何应对?展望未来如何发展?近期市政协召开了沪港发展研讨会,香港的方面的经验和观点对上海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4.
芳草园     
集邮的人们总是说,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名片,一个地区的名片。 在我这个小邮迷的眼里,一本邮集就是一本历史书,邮票是历史的见证。 我从小学二年级开始集邮,大大小小的邮册已经有了10多本。其中有一本,专门集香港邮票,100枚多一点儿。 以前,每当我打开这本香港邮集时,心情特别沉重。谁都知道,香港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一块迷人的地方,可是在这些香港的普通邮票里面,“东方明  相似文献   

5.
我从奴化教育的蒙蔽下觉醒过来香港即将回归祖国,在这万众欢腾筹备庆祝的日子里,回忆当年,思绪万干!我生于香港,长于香港。少时在香港读书。读了英殖民主义者美化过的香港地理教科书,知道香港是在珠江口一个荒岛上、山脚下的小渔村。说是英国人来到后,移山填海,修筑道路,方建成为繁荣的都市。于是我心中对英国人发生了好感和佩服。回家和母亲谈起说了许多英国人的好话。岂料她大为生气。她愤怒地说:“好鬼!番鬼佬喇俾你食火脚腿就算好咯!”(粤语,意思说,什么好!鬼子不用脚踢你就好了!)当时我心想:她不识字,没有读过书,…  相似文献   

6.
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4月发表1997—1998年度战略调查报告,其中中国部分题为《中国:慢慢与世界融为一体》,报告说: 在1997年,中国与国际社会融为一体的承诺比以前变得更明朗了。一个重要标志是7月1日香港主权的顺利移交,随后是中国严格遵守让香港人民享有高度自治的长期  相似文献   

7.
记者从国家教育委员会获悉,1996年有数百名香港青年进入北京和其他省市的高等学校就读。这同内地与香港教育的交流不断发展,香港青年对北京和其他省市高等学校的了解不断加深是分不开的。香港人来内地学习的专业主要有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财会、建筑、法律、中医药、中文、艺术等学科。1996年香港青年报考内地高等学校的特点,一是报考的学科涉及面较以前更宽,报考中华传统文化学科以外学科人数增加,这反映了香港人士对内地高等学校有了进一步了解,谋求在两地交流中得到发展的人上越来越多;二是要求来内地高等学校学习的人员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1997年对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来说,是极其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它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1997年7月1日,中国就要收回被割让一个半世纪的香港,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了。一百多年来,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就要实现了。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都在翘首以待香港大地上五星红旗升起的那一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终将洗雪民族百年耻辱,迎接香港新纪元的到来。我们现在所说的香港位于珠江口畔、零汀洋外侧。从地理意义上说,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和大鹏、深圳湾及湾内岛屿,习惯上称…  相似文献   

9.
鲍锋 《今日海南》2013,(2):22-22
我曾经对朋友说过,一般的交通工具我都坐过,但还有两个空白:一个是磁悬浮列车,一个是邮轮。2012年底,两个空白被我成功“干掉”一个:从三亚坐宝瓶星号邮轮去香港过新年!  相似文献   

10.
“举双手迎接新香港!”这是香港知名人士、香港北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展堂先生在香港回归即将到来之际说的话。今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其实,有关香港的话题早在几年前便一再升温,到今年3月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召开期间,更成为一个大热门话题。众多来自香港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其中大多是香港各界知名人士纷纷发表谈话,喜迎“九七”回归之日的到来。身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和香港回归庆祝委员会委员的徐先生以自己人生经历为例,说明了自己对香港回归所抱的信心。他说…  相似文献   

11.
香港回归话“香港”名称探源“香港”一名的由来说法颇多,主要有两种:一说有人认为是到香港就在这里登陆。村里有一条泉水注人大海,成为一个小小的港口,水手们发现这泉水甘甜可口,便称之为“香江”,而它的港口就成为“香港”了。二说香港所名称由“盗香”而来。因香...  相似文献   

12.
关于香港的几个问题鲁平中英香港问题争论的焦点是:①中国将得到一个什么样的香港?③英国为什么目前要在香港大兴土木?③香港的未来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还是实际上的独立王国?一、中英关于香港问题分歧的由来和发展从1982年10月到1984年9月,中英两国政...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一九九七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2页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2页我们多次讲过,…  相似文献   

14.
在思想迷茫、经济压力、政治浮躁等多重压力和互联网助推下,21世纪初叶的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两岸三地,某种程度上其同陷入了集体的焦虑与迷失之中。面对资本的焦虑—从李嘉诚被质疑说起 前不久发生的内地幼童在香港街头便溺的事件,原本是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却持续发酵成为两地经久不息的对骂和笔战,有内地网民发帖呼吁利用五一假期,带着孩童到香港街头便溺,演绎名副其实的“黄金周”。香港作家陶杰则在一篇评论中,半开玩笑半讽刺地将此对骂称作“粪战”。看清这场“粪战”和台湾“太阳花学运”的本质,也许还得拂去表面的喧嚣,从李嘉诚2013年底主动高调接受南方报业的集体采访说起。在《南方周末》那篇访谈里,李嘉诚敞开心扉,详谈撤资传闻、香港环境和政商关系。香港是李嘉诚的福地,50多年的艰苦创业,香港成就了李嘉诚富可敌国的今天。但是临到晚年,香港却似乎成为李嘉诚又爱又恨的地方—以前一直备受尊敬的“李超人”,现在却被抨击为魔鬼、万恶的资本家、地产霸权,说他垄断了香港经济。  相似文献   

15.
香港开埠一百多年以来,从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地区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香港经济飞跃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香港近现代经济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转口形成前时期(1840-1860年)在英国统治香港初期,英国商人很少从事正当的经济活动,主要是从事罪恶的鸦片贸易,香港成为远东最大的鸦片走私总站。据香港库务司1844年7月24日的报告,当时香港主要的洋行如始和洋行、颠地洋行等皆从事鸦片贸易,…  相似文献   

16.
0.5%增长的信息在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不断传来亚洲金融风暴过后走向复苏的声音中,许多国家都已有正增长,甚至升幅不差,人们不免关注香港经济动向,特别是今年第一季香港继续是负增长(-34%),自更引人焦虑。到底第二季香港经济表现如何呢?8月27日,港府公布《1999年半年经济报告》说,今年第二:季度是0.5%的实质增长。别看这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增长,但只要想一想香港在连续5个季度的负增长和衰退之后,今天终于反负为正,这当中含有多大的意义!香港舆论普遍认为,香港经济的最困难时期当已过去,开始从谷底翻升,复苏初露曙…  相似文献   

17.
正曾几何时,中国流行乐坛一直是台湾香港两地的艺人把持,台湾的影视作品及流行音乐,占据了大陆流行市场半边天,深深影响大陆,甚至可以大胆地说,现在大陆民众对于台湾普遍还存有好感,台湾流行文化可以说是功不可没。没想到有一天台湾因为娱乐业的衰退,艺人都纷纷来到大陆谋出路。从以前的四大天王到后来  相似文献   

18.
在香港的自身发展和香港与两岸的关系中,科学技术及其产业都是最具潜力的推进剂和凝聚剂。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周年纪念的时候,有必要重提这个应当受到认真对待的话题。科学技术是香港持续繁荣的基础长期在两岸科技、产业合作中担任中介角色的香港.其科技发展的某础却较为薄弱。原港英政府只把香港作为其远东的一个桥头堡,对香港科技发展木扶植,各种资源在科技领域的配置十分短缺,社会各界也缺乏对发展科技必要性的共识。在工业发展上,经历了长期的北迁,香港的大多数劳力密集型产业已经进入祖国南部地区,香港制造业的重点已经从生产…  相似文献   

19.
如果你想了解香港问题,你就必须知道中国政府是何时和如何被迫将香港主权交给英国的。 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在巩固了对印度的控制之后,就立即将中国视为下一个掠夺其财富的目标。英国的资本家开始大量进行武器走私、贿赂中国官员,中国官员因而允许他们向中国输入鸦片。1820年,输入到中  相似文献   

20.
凡是略知香港发展史的人,都无不为其经济能连续数十年以8—9%的平均速度递增而感到惊讶。为什么对于一个面积如此之小,自然资源如此贫乏的地区来说,经济发展速度却如此之快呢?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笔者认为,香港的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固然有众多确利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全区上下能够审时度势,适时调整经济结构,尤其是注重国民经济发展的工业化进程,并能为所有企业的平等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本文拟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探讨海南应该向香港借鉴的主要经验。一、借鉴香港经验,首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