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久前,听朋友说,XX银行的一位工作人员到她所在的公司推销信用卡时,因为看到周围的同事都办了信用卡,她也就填资料办了一张。一个月后,她如期收到了信用卡,没想到发卡的却不是当时的那家银行,而是另外一家银行的卡。"自己从来没有填过这个银行的资料,怎么就给她办了一张卡呢?"朋友很纳闷。  相似文献   

2.
于磊 《警察技术》2002,(1):31-32
[前 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汽车数量逐年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迎来家用汽车的高峰期。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对汽车及驾驶员的管理涉及面很广并且大都采用人工方式处理,管理起来效率低下且不方便,因此进行现代化管理已迫在眉睫。根据交通管理方面的特点,利用智能卡的先进技术,再结合银行在金融支付领域的管理和服务上的优势,我们提出了将交通管理IC卡(以下又称交警IC卡)和银行金融卡相结合的支付和管理模式,以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交警IC卡的应用系统交易处理本系统的交警IC卡采…  相似文献   

3.
《中国保安》2012,(22):70-70
编辑老师:你好!我在银行从事保安工作。今年9月15日上午10点,付某急匆匆跑到银行询问我们有没有捡到银行卡。原来,1个小时之前,付某用银行卡在ATM机上取完钱之后,一时大意忘记取卡就急匆匆走了。回到家之后,才想起来,于是急忙到银行来找。听我们没有捡到,付某又拿出存折查询存款,发现卡内的15000元已经被人取走。见此,付某急忙到派出所报案。不久,办案民警到达银行,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提取了取款机上的监控录像。调查发现取走付先生钱的是一名20岁左右的男子。随后,民警通过线索找到犯罪嫌疑人胡某,并于9月18日下午,在胡某家中将其抓获。事后得知,案发当日胡某在银行ATM机前排队办理业务,见前面的人在取款后忘记取走银行卡,胡某趁机取走了卡上的15000元钱。  相似文献   

4.
储户对存款的权利属性应界定为债权,储户与银行的法律关系为债权债务关系。结合正确给付下银行与储户各自的义务内容,借助债权准占有人这一理论对银行向盗窃者善意给付行为有效性进行分析可知,在银行卡资金被盗案中,在储户和银行工作人员与盗窃者无通谋的情况下,应区分假人真卡和假人假卡两种具体情形,基于银行与储户义务的不同履行对银行给付行为有效性认定的影响,对储户、银行与盗窃者之间法律关系的不同变化作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5.
《中国保安》2013,(6):83-83
编辑老师:你好!我在银行从事保安工作。今年1月15日上午10点左右,一名男子付某急匆匆跑到银行询问我们有没有捡到银行卡,原来在1个小时之前,付某用银行卡在ATM机上取完钱后,一时大意忘记取卡就走了。回家后才想起来,于是急忙到银行来找。听我们说没有捡到,付某又拿出存折查询存款,发现卡内的15000元已经被人取走。付某急忙到派出所报案。不久,办案民警到达银行,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提取了取款机上的监控录像。调查发现取走付先生钱的是一名20岁左右的男子。  相似文献   

6.
吴南平 《台声》2006,(6):13-15
在企业金融业务减少的情况下,台湾银行纷纷通过大量发行各种信用卡与现金卡扩大业务,结果是发卡量迅速增加。许多持卡人透支消费,在经济大环境不佳、收入无法增长的背景下,负债累累,无法偿还,形成一个庞大的欠债群体”卡奴“。银行为了生存与利益.通过各种合法与非法方式讨债,结果让许多”卡奴“陷于困境,出现一股因卡债而走上绝路的自杀风潮,引起全社会对”卡奴”问题的关注。不仅如此,”卡债”的负面影响开始向经济面延伸,若处理不好,不仅会造成新的社会问题,而且可能引发一场新的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7.
居民身份证重码谁之错──一起原告撤诉案件留下的思考沈望云公民欧某持身份证向市工商银行申办牡丹信用卡。银行在办理中发现欧某所持身份证号码已被他人先前使用,且使用人系蒋某。欧某的办卡事宜因身份证有疑而遭拒绝。面对银行的拒办.欧某只好向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要...  相似文献   

8.
提防“金蝉脱壳”一日,某银行储蓄所接待了一位持活期存折前来取款的客户。营业员发现其存折上的2万元存款已被与存折配套使用的取款卡分多次取光。听罢营业员所说,这位李姓客户捶胸顿足,直呼上当。原来,李某与存折的主人张某有业务关系,张某想以存折做抵押,从李某处赊销货物。李某怕存折有假,随即到银行进行了查询,当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他存折上确有2万元余额而且没有密码、只要手持存折即可取款的时候,李某便放心地将货物赊销给张某。可到了约定时间,就是不见张某上门还货款,李某便持存折去银行提取现金,谁知张某竟提前来了个…  相似文献   

9.
近日,在藤县金鸡镇陶塘村个体户陆宗柱农资店门前的“农村小额现金流转点”,村民黄彩建用惠农卡贷款1000元购买了农药和化肥,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贷款和购买的手续。黄大伯高兴地说:“没想到这个卡这么实用,不出村庄就能贷款买化肥,国家把银行开到我们家门口了。”  相似文献   

10.
莫特  繁星 《民主与法制》2010,(20):58-59,25
客户持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新晃县支行(以下简称新晃县工行)的卡到联网的中国建设银行新晃县支行(以下简称新晃县建行)的自动柜员机上取钱,结果银行卡遭“克隆”。3万多存款不翼而飞。谁为“克隆卡”埋单?是让倒霉的银行客户去人海中搜寻了无踪影的盗款人?还是让不辨“克隆卡”真假的发卡银行承担责任?抑或是让被不法之徒安装了摄像头的自动柜员机的所有者新晃县建行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信用卡能走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华 《观察与思考》2006,(20):43-45
近年来,一些银行为开拓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纷纷对各大高校的学生伸出了“召唤”之手,甚至在大学校园驻点、长期设办卡联络员等。据称,正当银行猛攻校园时,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已经停止办理大学生信用卡。其原因是一些大学生办卡以后长期不用,成为睡眠卡;由于银行业过度追求发卡量,重发卡不重售后服务的管理,令持卡人满意度偏低,导致大量销卡;另外,少数大学生透支后不及时还清成为呆账,虽然银行会通过短信和电话进行催缴,但还是有少数学生不及时偿还。种种迹象表明,大量发放大学生信用卡将直接影响到银行业信用卡业务的利润收入。  相似文献   

12.
QC-05PVC卡层压机秦才学PVC卡层压机是用于生产多层熔合一体化证件,与居民身份证的塑封工艺比较,从本质上提高了仿伪性能。适于要求防伪性较高的公安、银行、外交等部门证件的制作。现将QC-05PVC卡层压机初样的设备结构和控制功能简述如下.1.设备...  相似文献   

13.
八面 来风     
告读者:八面来风是我们广大读者的栏目,欢迎大家书海拾贝,踊跃荐稿,推荐费从优。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侦破“12·9”系列性特大持枪抢劫银行案表彰大会狂骗子大玩“调包计”一天骗67张充值卡女中学生谎称考了全省第一大宴村民尴尬收场日前,两名疯狂行骗的骗子终于栽了。他们用“调包计”诈骗充值卡,屡屡得手,最多的一天竟骗了67张手机充值卡。这天,一个骗子向档主购买5张面值100元的充值卡。这时又过来一名男子连要了几份报纸,一时搞得档主有些手忙脚乱。买卡的男子刚要走,忽然转身又把卡还给档主问:“在你这里买卡打…  相似文献   

14.
张玥  亓树新 《今日广西》2008,(19):74-74
从银行走出来的那一刻,孙楠楠感觉终于解脱了,不堪重负的半年“卡奴”生活使她身心俱疲。站在阳光下。她突然发现,原来天空那么蓝,呼吸是那么畅快。“刚才,我把最后一笔欠款还完后,就立刻把卡报停了,这半年真是折磨死我了!”现在,她就像一只刚刚挣脱枷锁的小鸟,孙楠楠轻快地说。  相似文献   

15.
一名女子在海滩游泳时突然失踪。多部门搜救了一夜之后仍没有踪影。一年之后,有人却将这个被人渐渐遗忘的女子告到警方,说她涉嫌诈骗。海口警方顺线追踪,最终发现这位溺水失踪的女子在成都“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6.
潇帆 《今日广西》2007,(12):18-20
一位马来西亚女子,与中国打工仔邂逅于新加坡的街头,女子突破重重阻力,追爱到中国,在异国他乡开创出一片新生活的天地。  相似文献   

17.
信用卡诈骗犯罪是随着信用卡作为银行的一种新型支付与结算手段而出现的。犯罪分子能成功行骗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用了发卡银行规章制度以及信用卡本身的某些缺陷。我们可根据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特点 ,从健全银行信用卡制度入手 ,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并且对现有信用卡的不足之处予以改进 ,开发保密性和安全性高的信用卡 ,如IC卡 ,必能有效地防范这类犯罪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脂肪球时光     
宇文正 《台声》2013,(8):61-62
记忆的牵引是很奇妙的,我望着前方的女子,脑海里涌出了大学时认识的一建筑系同学身影。是这样的,下公车后,我走在一位女子后面,因修马路的关系,一群人只能走成一列小纵队,无法“超车”,我只能紧紧跟随一位看来年纪与我相仿的女子后面,视线并不得不落在她的背上。  相似文献   

19.
两女子发生口角法庭判决:割去下唇近日,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北部一家法庭作出如下裁决:命令该法院的一位官员用刀片将一名年轻未婚女子的下嘴唇割去一片,以实行"对等"惩罚。这位未婚女子名叫拉霍·奥马尔,现年25岁。她因一些生活小事与现年27岁的未婚女子译纳布...  相似文献   

20.
周伟 《两岸关系》2006,(4):22-23
“卡债”是指因办理信用卡、现金卡透支消费而欠下的债务,“卡奴”是指无力偿还“卡债”的人。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卡奴”因受到银行逼债,甚至被黑道上的讨债公司逼迫而自杀的新闻报道屡屡见诸台湾媒体,成为岛内持续发烧的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