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案情简介2004年12月5日上午9时许,周某与何某等五人一起私自到某区茅溪村小岚垭杨某承包鱼塘钓鱼(该鱼塘不对外营业钓鱼)。下午1时20分,周某钓到一条大鱼,为取鱼方便,便将鱼拖至鱼塘右角坎边,叫何某帮助抓鱼。这时周某手中长约6米的鱼竿碰到鱼塘右边上空的某供电局所属1OKV茅石线#4-2至#4-3之间靠#4—3杆10米左右的导线,致使周某被高压电击中,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2.
沈岳明 《政府法制》2012,(11):45-45
乔利·贝朗出生于巴黎一个贫民家庭。13岁他便独自外出打工。由于年纪小,没有哪个工厂肯聘用他,流浪几年后他找到一个贵族家庭,苦苦哀求那位贵夫人让他在厨房里当了一名小杂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杀鸡、杀鱼、拖地、扫厕所,包揽了全部脏活累活,一天最少要干12个小时,而所得的工资连一只鸡都买不到,但乔利仍然感到非常满足。他总是省吃俭用将辛苦赚来的钱攒起来,养活自己贫困的家。  相似文献   

3.
在湖南省沅江市南大膳镇,提起司法所长兼镇调委会主任郭建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说起他为民排忧解难、调处纠纷的事儿,就像满架的葡萄,一串串、一篓篓说也说不完,更是没有一个不佩服、不赞许的。下面就摘取  相似文献   

4.
《史记·循吏列传》中有鲁国宰相公仪休拒鱼的故事。公仪休非常爱吃鱼,当了宰相之后,有很多人送鱼给他,但他都拒绝不要。人们不解其故,公仪休说:“如果我经常收受别人送的鱼,就会落下徇私受贿之罪名,到时候职位不保,反而不能常常有鱼吃。如果我廉洁奉公,安享俸禄,就能长期有钱买鱼吃。两相比较之下,还是不要别人的鱼为好。”可见,公仪休很懂得权衡利弊,是一个很会算“大账”的人。由此想到当今一些贪官“算账”的故事。据报载,江苏某乡原党委书记冯某,因受贿、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在检察人员提审他时,他算了一笔账…  相似文献   

5.
肖华 《检察风云》2014,(23):33-33
东晋名将陶侃在浔阳做渔梁吏,食用官府的鱼。他想到母亲还在乡下过着贫寒的生活,心里很是难过。一天,有一个部下出差,要路过母亲居住的地方,陶侃就用陶罐盛了一点鱼请他送给母亲。不料母亲不但不受,还将陶罐封上退回,并附信责备说:“汝为吏,以官物遗我,非唯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此事给陶侃以极大的教育,也影响了他一生。  相似文献   

6.
一个智力水平很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多大的成就。反之,一个智力水平中等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主观上努力奋斗,也会取得很大的成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提问     
一个14岁的少年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并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 了不起的事是这样的:他被3个与他年龄相仿的少年绑架.他们要向他父母勒索.还声称如搞不到一定数额的钱便要弄死他。三人中有两个比较凶残.某晚那两个外出“活动”.让另一个看守他。他乘机对较为善良的那一个展开心理攻势.正面的、反面的例子说了一大堆,终于将那一个说动,哭着弃他而去。  相似文献   

8.
漫画与幽默     
《法制与经济》2003,(10):61-62
有一个人到市场上去买鱼,他随手从鱼摊上拿起一条鱼在鼻子上嗅了嗅。卖鱼的人怕他闻出自己的鱼不新鲜,就生气地说:“先生,你不买鱼没关系,你闻什么?”他回答说:“我没闻,我是同鱼谈谈话。”“你同鱼谈些什么呢?”“我问鱼,海里最近有什么新闻没有。”“鱼怎么回答你呢?”“鱼回答我说,它不知道海里的新闻,因为它出海时间很久了!”  相似文献   

9.
最近,长沙县人民法院在复查冤、假、错案中,重新审理了杨先双反标一案,贫农社员杨先双,男,现年31岁,长沙县大鱼公社长冲大队人。一九七五年一月三日写了两条针对党的反动标语。他怕破案冤枉好人,还在纸上打上手印,四号清早,将它压在公社前面公路旁的土砖上。前一天晚上,他还告诉一个远房叔伯兄弟说:“今天我已写了两张反动标语,放在草堆里,明天要起个早床……”。当叔伯兄弟劝他时,他说:“公安局的人来了我自行投  相似文献   

10.
亲人:懂事的弟弟 我家姊妹5个,哥四个,姐一个,我是他三哥,福生从小到大和人吵嘴时都少,更谈不上打架了,派出所的门更是从来都没进过,他还很懂事,我们小时候,家里日子过得很艰苦,他总攒着零用钱不花,我要他都不给,问他攒钱做什么,他说要留着给二哥上学用,现在,二哥已经是博士了,家里唯一的“文化人”。  相似文献   

11.
吓唬     
一户人家有个鱼塘,常常有一群鸬鹚来啄鱼。于是他便扎了 个草人,给它披上蓑衣、戴上斗笠,在它手上还绑了根竹竿,然后 插在鱼塘里,用来"吓唬"鸬鹚。刚开始那群鸬鹚还真给"唬"住 了。但时间一长,它们便发现那不过是个草人而已,是养鱼的用 来吓唬它们的,于是它们就依旧飞到鱼塘里啄鱼,啄得累了,还  相似文献   

12.
颜素芳 《政府法制》2009,(16):44-44
有三个旅行的人同时住进了一家旅店。早上出门的时候,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相似文献   

13.
县长下乡     
烈日炎炎似泼火,中伏的天气可真热。有一辆小车开得快,一溜烟驶进招待所。且不表来的是何人,咱先看一看,招待所食堂师傅干什么。听说县长今天来,炊事员们可真忙活,老李这边切猪肉,小张那边把鱼剥,胖老王累得汗直淌,满院子跑着把鸡捉。他逮着一只小母鸡,进屋就把刀来磨。“小母鸡你别埋怨我,杀你俺真舍不得,只要公款吃喝的歪风刹不住,我看你早晚也得下油锅。”胖老王拿刀正要把鸡杀,外面近来人一个。这个人,看年纪不过四十岁,看个头一米八三也要多,进了门在老王身边找了个座,满面笑容把话说:“老远就听到这院鸡乱叫,老师…  相似文献   

14.
《淮南子·道应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公仪休很喜欢吃鱼,当了鲁国的相国后,全国各地很多人送鱼给他,他都婉言谢绝了。他的学生劝他说:“先生,你这么喜欢吃鱼,别人把鱼送上门来,为何又不要了呢?”他回答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才不能随便收下别人送的鱼。如果我经常收别人送的鱼,就会背上徇私受贿之罪名,到那时我这个喜欢吃鱼的人就不能常有鱼吃了。所以,我必须兼洁奉公,不接受别人的贿赂”。读  相似文献   

15.
在我年少的时候,父亲——这位老党员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我,他常常对我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活在世上就要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为党做事”,父亲的谆谆教诲,使我对党有了较为朴素的感性认识,争取成为党的一分子,做一个让人尊重的好为,这种思想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扎下了根。  相似文献   

16.
稻草捆绑术     
几日前,朋友圈里流传一条关于“稻草定律”的微信,说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搭理,它永远是一根稻草。有个卖白菜的人发现了这根稻草,用它捆绑了白菜,于是,这根稻草的身价就与白菜一样了;如果有个卖螃蟹的人发现了它,拿去捆绑螃蟹,这根稻草就与螃蟹一样的身价了。  相似文献   

17.
“姐姐呀,你采茶好比凤点头:妹妹呀,你采茶好比鱼跃网。一行一行又一行,摘下的青叶篓里装,千篓万篓千万篓,篓篓新茶放清香,多快好省来采茶呀,青青新茶送城乡。左采茶来右采茶,双手两面一起下,一手先来一手后,好比那两只公鸡争米上又下。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天价鱼”事件曝光以来不断反转,至今难言尘埃落定。最新说法是此店的餐饮证照已过期、店方的结账单是服务员代签、导游带客有提成等。一条“天价鱼”游来游去,就是露不出有无宰客的真相。每一起网络热点,最终能将当事方的里里外外翻个遍,好像一个人若有不好,围绕他的一切都是不好的,这个行业、这座城市都不好。  相似文献   

19.
鱼和兰花     
公仪休爱吃鱼,他当鲁国的宰相时,全国的人都争着买鱼来献给他,但他都坚辞不受。他的弟子就问他,你为什么爱好吃鱼却又不接受别人送的鱼呢。公仪休就跟弟子说,正因为自己爱吃鱼,所以才不能收别人的鱼。如果我接受别人献的鱼,就必然会迁就别人,迁就别人就会违背法令,违背法令就会被免去宰相的位置。那时尽管我还是爱吃鱼,  相似文献   

20.
三个好兄弟掉进了井里.生命垂危之际,一根绳子垂下,他们同时抓住绳子向上攀爬. 爬到井壁的一半,上边有人说:"绳子只能承担两个人的重量,否则会崩断."三个人面面相觑.过了片刻,其中一个松开了手,他掉下去,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两个好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