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中国网络游戏起步虽晚,但网游玩家却空前壮大,短短十多年数量已达到数千万。在网游繁华的背后,网络虚拟财产的失窃现象日益严重,由此引发的法律诉讼也呈上升趋势。网络侵权纠纷,以前没有法律规范直接适用。2010年7月1日,《侵权责任法》施行,对网络侵权责任进行了明确规范。  相似文献   

2.
《公安研究》2012,(10):92-92
杨立新、李佳伦在《法律科学》2012年第2期撰文认为,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日常生活对网络的依赖有增无减。人们在享受网络带给生活的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倍受各种网络侵权行为的干扰。《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为解决网络侵权问题找到了出口,但除了该条第二款中明确规定的被侵权人享有向网络服务提供者发出通知的权利之外,侵权网络用户也享有向网络服务提供者发出反通知的权利。这样才能平衡网络侵权中以网络服务提供者为中心的被侵权人、侵权网络用户和其他网络用户之间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包括行政侵权、司法侵权和其他侵权,又可分为积极侵权和消极侵权。其侵权责任的构成必须同时具备侵害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等要件。其赔偿责任的特点是:对于人身侵害,赔偿标准是国家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对于财产损害,规定具体的赔偿范围,无具体规定的按直接损害赔偿;对于其他损害,可参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4.
网络侵权诉讼地域管辖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哲 《求索》2011,(9):156-158
由于网络所具有的虚拟性、全球性和侵权后果的严重性等特点,决定了网络侵权案件管辖规则呈现出与传统案件的管辖不同的特点。但不管是传统诉讼还是网络诉讼,“便利群众进行诉讼,便利人民法院办案”的“两便”原则都是确定管辖制度的基本出发点。服务器不应成为确定管辖地的连接点,而原告住所地、网址所在地、计算机终端所在地作为管辖所在地都有其合理性。但为了避免原告“挑选法院”情形的出现,可以借鉴美国的“最低限度联系”原则,使网络侵权领域成为中国建立判例法的一个试验基地,为我国司法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郑凌燕 《人民政坛》2009,(11):45-45
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在反映现实需要方面有较大的进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重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矛盾突出、各方面意见又比较一致的问题。但在制度设计上仍有需要完善之处,如严格责任与过失责任体系划分不够明确,归责原则体系混乱,对资本市场的侵权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共同危险行为、第三人侵害债权等问题未加规定。那么,我们到底需要一部什么样的侵权责任法,要解决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祁全明 《青年论坛》2013,(1):109-113
尽管我国的《侵权责任法》没有规定新闻侵权,但实践中却经常出现各种新闻侵权事件.通过对我国当前新闻侵权的现状,包括新闻侵权的主要类型、归责原则、救济方式进行具体的介绍和阐述,进而分析出我国新闻侵权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主要是从法律层面和非法律层面来具体阐述.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法律角度和其他角度提出预防和应对新闻侵权的方法,以期有利于新闻业的良好发展和公民权益的合法保护.  相似文献   

7.
中国第一家网络法庭自成立后,先后受理了20多起网络侵权的案件。在审理这些新型案件的过程中,法院探索出一系列成功经验。但同时网络侵权维权也面临着无法得到有效“司法保护”、网络侵权认定责任难、网络侵权的司法管辖等困惑。  相似文献   

8.
黄海洲 《求索》2013,(12):183-185,33
《侵权责任法》的责任承担规则中,损益相抵规则是受到最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但在侵权法体系中,损益相抵规则自身却存在难以克服的逻辑矛盾。导致该规则成为侵权法中的一大悖论。笔者将从损益相抵的概念悖论、价值悻论和适用范围悖论三方面来阐述该规则自身的逻辑矛盾,论证损益相抵规则虽然形式上符合一般社会观念对于公平和正义的朴素追求.但实质上却并不能与侵权责任法既有的逻辑要求和体系强制相协调。盲目地使用这一规则容易导致侵权法内部概念和逻辑的混乱。在现今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发展阶段.不适宜将损益相抵规则独立作为一种侵权责任承担规则。  相似文献   

9.
《公安研究》2012,(5):95-95
李敏在《河北法学》2011年第10期撰文认为,人类自身活动已成为现代社会风险的根本性来源,大规模侵权是风险社会的极端表现,传统侵权责任法的单一赔偿机制已不足以救助大规模侵权中的众多受害者,将责任保险运用于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中,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的构建应在模式选择、责任保险范围、责任限额、保险费率以及风险防范等问题上进行合理设计。  相似文献   

10.
陈博 《前沿》2013,(21):56-58
警察醉酒开枪杀人,公安机关是否需要承担责任,成为公众的热点话题。而法律人对于公安机关与其他行为人共同或分别侵权致同一损害的数人侵权的责任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也是公安实践中的难题。运用类型分析法,从涉及公安机关的数人侵权类型分析人手,在明确公安机关承担赔偿责任的基础上,适用侵权责任形态理论分析公安机关在不同侵权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来确定公安机关的责任分担问题。  相似文献   

11.
齐艳敏 《前沿》2004,(4):143-146
随着海事侵权的种类和范围的不断扩大 ,传统的法律适用原则的弊端不断暴露 ,虽然海事侵权仍然适用一般侵权的法律适用原则 ,但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 ,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在法律适用上应以侵权行为地法为主 ,结合海事侵权的特殊性 ,辅之以法院地法原则和船旗国法原则 ,促进海事侵权法律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杨慧 《人民论坛》2012,(26):112-113
侵权赔偿与工伤保险待遇兼得模式的核心在于法律设置侵权责任法及社会保障法两种并行的法律,工伤职工可依此向不同的义务主体主张权利。兼得模式运行的结果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不公,但无疑增进了对工伤职工的权益保护,同时并未增加责任主体的责任。区分侵权主体,对用人单位侵权和第三人侵权分别对待是正确适用兼得模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杨长海 《前沿》2010,(15):65-69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决定保护国法应成为知识产权侵权法律适用的基本规则。然而,当知识产权侵权发生在全球性互联网环境下,严守保护国法原则已变得不可能且不实际的时候,有必要创制保护国法例外条款。最密切联系原则是一个适宜的选择。但应该强调的是,即使在电子空间年代,地域性原则的重要性不应该被遗忘或者低估,保护国法规则可作为例外规则的矫正性条款。  相似文献   

14.
陈清 《前沿》2011,(16)
歌手韩雪2006年曾以侵犯肖像权为由状告重庆爱德华医院,终因欠缺支撑人身损害的相关证据,其诉讼请求未能得到法院支持。在侵权责任法功能重塑的背景下,《侵权责任法》第20条确立了人身权侵权获益赔偿制度。该制度的出现,确实有利于解决类似韩雪案的侵权赔偿问题,但仍存一些待完善之处。建构人身权侵权获益赔偿制度,必须增加侵权人恶意这一构成要件,并应扩大《侵权责任法》第20条之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刘娇 《前沿》2012,(19):86-87
《侵权责任法》规定交通事故中侵权责任承担及交强险项下保险公司赔偿责任问题,不仅强化侵权法的救济功能,也由此给责任保险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在以侵权法、责任保险为主的救济体系中,各项制度之间应定位准确,注意协调,统筹兼顾,发挥合力作用填补损失、提供救济.  相似文献   

16.
马宁 《公安学刊》2009,(6):37-39
通过对侵权法功能的反思,进一步明确侵权法介入医疗活动的边界: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损害,并且将患者的损失融入社会再分配以及法律的再调适当中,使其在充分受偿的同时实现损失的社会内化,并且确保不再造成新的损失,从而实现侵权法矫正正义的功能,最终达到侵权法对医疗活动的适度干预。  相似文献   

17.
柳青 《青年论坛》2008,(1):106-109
侵权诉讼中,法官判定侵权需要借助专利申请、审查中的文献,来判断等同侵权是否成立,为了兼顾社会公众和专利权人双方的利益,同时还要用另外一项衡平性原则即禁止翻悔原则来限制等同侵权的适用。只有准确把握限制的幅度,才能充分发挥两个原则的平衡作用,找到既保护权利人发明创造积极性又不干扰公众正常技术改进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8.
论点     
《民主与法制》2020,(13):11-11
宜在专利法制定专门条款吸收“控制或指导”理论经验,以软件控制并由多方主体分别实施的方法发明在物联网时代日益重要,但此类方法专利的保护在实践中存在着困难。针对方法专利的多主体分别实施侵权,采取有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以主动或明知为主观条件的间接侵权、承担连带责任的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等方式均难以准确判定并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为权利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济。  相似文献   

19.
民事侵权与过失犯罪的区分问题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司法审判实践中,确实出现了很多让司法机关困扰的案件。因此,有必要分析研究民事侵权与过失犯罪的界限问题,明晰民事侵权和过失犯罪的判断标准,以促进法律纠纷的解决与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知识产权侵权不断发生,在处理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时,常常涉及对知识产权有关法律条文的不同理解,导致不同的赔偿结果。本文拟结合关于此问题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就知识产权侵权中涉及的赔偿含义、原则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