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艳新 《党课》2011,(13):79-82
5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中东、北非局势发表长篇演讲。这是继2009年6月埃及开罗演讲后,奥巴马两年之内再度全面阐述中东政策。在中东剧变、本·拉登毙命的微妙背景下,奥巴马的“中东新政”格外引人关注。美国中东政策的演变美国历来视中东地区为战略重地,  相似文献   

2.
2009年新年伊始.中东加沙地带战火纷飞。燃于中东的战火和美国政府的中东政策有很大关联。美国在中东面临战略困局.短期看布什外交失大于得。但在军事革新、控制地缘要地等方面.美国是有一些收获的。美国的软实力受到重挫.战争耗费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重大诱因。但总体看.美国实力依然超强,未来也未必长期陷在中东。  相似文献   

3.
死卡中东石油脉 众所周知,中东地区的石油,是支撑美国乃至世界经济良性发展的命脉。  相似文献   

4.
贾自欣 《党课》2014,(22):54-59
今年6月以来,“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英文缩写为“ISIL”)在伊拉克和叙伊边境攻城略地,导致本就复杂的伊拉克局势迅速失控,进而使美国的伊拉克政策乃至中东政策面临巨大挑战。事实上,此次“ISIL”引发的危机,恰恰是美国近年来搅局中东、政策失当的恶果。从目前形势判断,奥巴马政府根本无力解决伊拉克问题,美国的中东政策正面临着进退维谷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5.
根据“ 大中东”计划,美国将与欧洲国家一起,“ 帮助”北非和中东地区的 !! 个阿拉伯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方面进行“ 改革”。美国的“ 好心”不禁令世人诧异:美国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美国又要对中东耍什么花招?首当其冲的阿拉伯国家更是被美国的这一计划所困扰,它们都在为如何应对美国的新挑战而绞尽脑汁。  相似文献   

6.
2009年2月16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抵达日本访问,随后还依次访问了印尼、韩国和中国。几乎与希拉里访日同时,日本公布了两则重要数字:一是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其内阁支持率为9.7%.比上月跌落7.7个百分点。不支持率则增加6.9个百分点,达76.2%:二是日本经济去年第四季度经历1974年以来最快下滑速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实际减少12.7%。希拉里的外交处子秀.无疑是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而美国国务卿半个世纪来异乎寻常地将首次外访地选在了亚洲.而不是以往惯常的欧洲或者中东.更是美国舆论反复炒作的话题。但是,国际舆论特别是中国国内更为关注的是,麻生政权还能支撑多久?未来中日关系走势又将如何?  相似文献   

7.
伊拉克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随着萨达姆政权的消失,伊拉克已基本落入美英军队的掌控之中。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曾直截了当地说,这场战争能够帮助美国“重整中东秩序”。重整中东秩序虽不是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全部动因,但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意图。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欧盟各成员国的高级官员像走马灯似的在中东地区穿梭奔走,频繁参与中东调解,促使巴以冲突双方停火和谈判,为重新启动陷入僵局的和平进程而积极努力。 从今年4月开始,欧盟许多国家的重 要官员纷纷到中东穿梭访问,其中包括法 国、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和德国等国家的 外长、欧盟中东特使莫拉蒂诺斯以及瑞典 首相佩尔松等。其中最为瞩目的是欧盟外 交政策和共同安全高级代表索拉纳,在最 近三个月内三访中东,同巴以双方和周边 有关国家的领导人进行广泛磋商与对话, 积极进行斡旋,促进巴以对话,避免巴以冲 突扩大和…  相似文献   

9.
段永富 《世纪桥》2013,(11):66-67
1929年发生的中东路事件是中苏间的区域性事件,美国插手其中,以维护《非战公约》为旗号,广泛联合其他国家,向中苏双方施加外交压力,为中东路事件的最后解决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这既是美国长期对东北的利益需求使然,同时也为了避免废除其在中国治外法权,从而有利于美国操纵和利用南京政府,使其为美国在华和在东亚的利益服务。  相似文献   

10.
阿富汗大选、巴勒斯坦大选和伊拉克大选是美国改造中东地区而连续砍下的民主“三板斧”,三次大选如美国所愿,选出了他们认可的领导人,美国的大中东民主计划的实施似乎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大中东民主计划是否会一帆风顺地在中东地区实现呢?问题没有这么简单。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文化传统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形成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一朝一夕难以改变,强行推行西方式民主不利于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美国的大中东民主计划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将是个长期的、艰难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前巴以冲突的不断升级,使中东和平进程又一次处于战争的边缘。当国际社会纷纷对当前的中东局势表示严重关切、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要求以色列撤军的1402号决议时,惟有美国立场与此大相径庭,布什总统竟表示他能够理解“以色列军队为什么要坚持留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马拉和伯利恒”。为什么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纷纷谴责一味执行表面上超脱、实为偏袒以色列的中东政策呢?个中原因颇耐人寻味。正如布什总统所说:“未来几年的外交政策必须服务于我们在全世界的利益”。所以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美国在中东究竟有哪些战略利益。一、处于核…  相似文献   

12.
中东地区是美国冷战后全球战略调整的重点之一。最近,五角大楼公布了一份长达40页的“美国对中东的安全战略报告”,为美国冷战后的中东安全战略勾勒出一个大体的轮廓。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当代》2011,(5):59-59
吴建民在3月4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2月下旬,我出席了在阿布扎比举行的题为“美国、新兴大国与跨国威胁”的国际研讨会。会议的议程上没有关于中东形势的议题。研讨会上,来自美国和欧洲的一些代表,都认为中东剧变来得很突然。但是,我在同与会的阿拉伯人讨论时,他们觉得并不突然。去年5月,我曾到多哈参加一次国际问题研讨会,会上一住中东著名企业家发言简短,但引起与会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2007年的中东颇不寻常。该年度中东政治最大的看点就是美国政策的大幅调整。由于美国是中东政治的最大外部影响者,因此,其政策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使中东热点问题、地区政治力量对比、大国关系均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2,(6):11-15
动荡的埃及“挑衅”美国 曾表示“不会屈服于国外强权”的穆巴拉克,虽然在过去的30年里是美国稳固的同盟,在美国中东外交上起到了重要的支柱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们都说,“9·11”事件改变了美国,美国反过来又改变了世界,至少在中东是这样的。5年来,美国明显将中东锁定为反恐主战场。按照美国的想法,要想根除中东恐怖主义,就必须将反恐战争和“民主改造”融为一炉,毕其功于一役。然而,5年过去了,美国的中东政策却因四处碰壁而处在“变还是不变”的战略迷茫之中。“9·11”事件后,美国的中东政策发生了颠覆性转变,即由过去强调现实利益和地区均衡的现实主义政策,转为推行一种具有强烈理想主义色彩的霸权战略。这项战略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在大中东地区发动“反恐战争”,意在“先发制人”地消灭可能…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贯彻其既定中东战略的重要步骤。对伊战争顺利取胜使美国获得了巨大的地缘战略利益,同时也促使美国根据新的情况调整中东战略。而这一调整又必将对中东战略格局、地区安全乃至世界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中东依旧是“多事之秋”。一年来,伊拉克问题、巴以问题、伊朗核问题的持续升温,黎以冲突的突然爆发,“烤”验了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展望未来,中东局势的不断恶化,将迫使美国微调其中东政策。美国政策的微调,将对未来的中东局势产生影响。但估计中东热点问题变化不大,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9.
田文林 《党建》2012,(9):59-61
▲"9·11事件"后,美国中东战略日趋转向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霸权战略,最典型的体现就是发动两场反恐战争和进行"中东民主改造"。 ▲美国本想更牢固地掌握中东地区主导权,却使该地区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并导致了美国最大死敌——伊朗作为地区霸权国的崛起。  相似文献   

20.
去中国访问,感觉就像回家埃及拥有人口7200万,是中东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军力最强的阿拉伯国家。对整个中东地区来说,埃及的一举一动都是“风向标”。作为阿拉伯世界的“盟主”,穆巴拉克的影响力不言而喻。78岁高龄、执掌埃及25年,使他成为硕果仅存的中东老一辈权威领袖、中东一个时代的象征。很多报道中,穆巴拉克都被描述为“典型的铁血强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