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读园地     
《台声》2017,(24)
正哈喽,亲爱的读者们:这是2017年《台声》杂志第24期,也是最后一期,我们如约而至!在小编们紧锣密鼓写稿中,2017年,即将和我们挥手说再见,感谢你们陪《台声》杂志一起度过了2017年美好时光,本期我们想对您说说心里话,希望2018年我们一起可以变得更好。@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小李:对我来说,凌晨的一端是日出,另一端深夜,无论日出还是日夜,我们在路上。因为工作关系,要经常出差在外,  相似文献   

2.
杨和杰 《台声》2003,(1):36-37
时值新年之际,恰逢《台声》杂志创刊20周年,谨致以衷心的祝贺。1999年4月2日,《台声》记者就广大台湾同胞十分关心的在大陆投资的法律问题,对台湾事务法律咨询中心的领导进行了采访,5月号的杂志发表了《从“亲情投资”“长官投资”到依法投资》的专访文章。1999年8月,《台声》聘请台湾事务法律咨询中心为该刊的法律顾问,并在杂志中设立了“法律园地”专栏,由台湾事务法律咨询中心提供稿件,从而合作构筑了《台声》杂志与台胞之间进行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法律实务、相关信息交流的平台。3年多来,在台声杂志社领导、…  相似文献   

3.
汪舟 《台声》2002,(3):12-14
又是一年春来到。本着拓展两岸新闻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共识的愿望,两岸新闻媒体再度聚首,探讨两岸关系的现状与走向。2002年1月29日,祖国大陆《两岸关系》杂志、《统一论坛》杂志、《台声》杂志与台湾《海峡评论》杂志,在北京国际饭店联合举行“两岸关系座谈会”。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及相关媒体主管、新闻记者6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台声》杂志社社长苏民生、《海峡评论》杂志社副总编毛铸伦共同主持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4.
又是一年春来到。本着拓展两岸新闻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共识的愿望,两岸新闻媒体再度聚首,探讨两岸关系的现状与走向。2002年1月29日祖国大陆《两岸关系》杂志、《统一论坛》杂志、《台声》杂志与台湾《海峡评论》杂志,在北京国际饭店联合举行“两岸关系座谈会”。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及相关媒体主管、新闻记者6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台声》杂志社社长苏民生、《海峡评论》杂志社副总编毛铸伦共同主持了座谈会。探讨两岸关系的发展走向《统一论坛》杂志社社长王克斌首先代表祖国大陆3家杂志社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热烈欢迎远道而…  相似文献   

5.
郭平坦 《台声》2003,(1):15-16
《台声》创刊20周年了。我是1985年被选为全国台联专职副会长的。当时《台声》已经由郑坚等同志创办,初具规模。因工作需要,我分别于1985至1986年、1988至1995年兼任《台声》杂志社社长,先后与《台声》共度10年。《台声》是争取台湾民心的重要阵地《台声》是由在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的民间团体———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的杂志,以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增强乡亲情谊为目的,发挥两岸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当时有“台湾人办给台湾人看”的意见。但我觉得和平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大事,应动员一切力量,建立一…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5,(19)
<正>要涨姿势,想看就看凡订阅2016年《台声》杂志两本或以上,无门槛直接领取2015年《台声》杂志1本(如无备注则随机发送)。抄实惠,放心价凡订阅2016全年《台声》杂志的新老读者,均可免费领取2015全年《台声》杂志大礼包一份。(内含12本不同期次杂志,如无备注则随机发送)先到先得,百元好礼随刊送凡直接汇款至台声杂志社发行部订阅2016年《台声》杂志的新老读者,均可免费获得杂志套餐一份。(2015年《台声》杂志,不限期次,随机赠送,多订多得)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6,(9)
正4月25日,在台湾中华海峡两岸民间团体交流促进协会协助下,台声杂志社与台湾大车队结盟大会在高雄举行。此次活动,系向台湾大车队赠阅《台声》杂志,免费将每期《台声》放置出租车内,供乘客阅读。当天,台湾大车队来了近30辆车作为代表,在高雄莲池潭集合,与台声杂志社进行结盟。台湾大车队在全台共有1万多辆车。《台声》杂志首批赠阅以台湾南部车辆为主,全台覆盖。  相似文献   

8.
吴彤 《台声》2003,(1):34-35
《台声》杂志创刊20周年之际,当我手捧着印刷精美、内容丰富的杂志时,与别人相比更有一种不同的感受。在新世纪的第一年,中国台湾网站大规模改版后重新开通了,像是披一身朝霞的孩子,面对着精彩的世界。而《台声》杂志此时已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青年”了。就是在这个时候,《台声》与中国台湾网的手握在了一起———是《台声》的领导们作出了富有远见的决策: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结合,共同携手发展,让《台声》插上网络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地飞翔!《台声》与中国台湾网进行合作,作为中国台湾网来讲感到由衷高兴。因为…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台声》2011,(11):112-112
【读者来信】 台声杂志社同志,我是《台声》的老读者了,对台湾问题一直都很关注,《台声》杂志让我对台湾有了更深入地五人识和了解,而新《台声》信息量更大,覆盖面更广,每个栏目都能让我从中受益,期待《台声》有更好的发展,支持《台声》!  相似文献   

10.
2月3日上午,(台声)杂志社在京召开一年一度的顾问座谈会。(台声)顾问张铭清、乐美真、姜殿铭、方生、王在希、李家泉、郑坚、郭平坦、周青、何标、陈弘。吴嘉桐等及全国台联各部室负责人3O余人出席了座谈会。(台声)现任社长苏民生在会上汇报了1998年(台声)的工作,并代表(台声)全体同仁,对多年来始终如一地给予(台声)以关心、爱护和支持的顾问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台声》召开顾问座谈会@甘铁生  相似文献   

11.
9月14日,北京的深秋虽见冷意,但从台湾、香港、深圳等地赶来的理事们给《台声》带来了无限温暖。“2011年《台声》杂志协作理事会暨发行广告年会”在北京国际大厦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05,(3)
2005年2月1日,台声杂志社 在北京召开改制后的第一次顾问会。 会上聘请部分全国台联老领导、在 京老台胞为台声杂志社第一批顾问。 会上,顾问们就如何办好《台声》 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台声 杂志社聘请第一批顾问名单如下(按 姓氏笔画排列):  相似文献   

13.
台声海海讲     
《台声》2017,(2)
<正>在资讯繁杂的世界,为您提炼热点在观念多维的时代,向您展现不同海海说:广邀大家点评两岸新闻热点!2017年,《台声》开设"台声海海讲"专栏,栏目组不定期举办线上成线下沙龙,然后将嘉宾观点以文字及说频形式在《台声》杂志和台声新媒体向读者展示。"海海",闽南语中有"包罗万象"之意。栏目会努力将嘉宾们各自不同的视角与观点,荟萃成为丰富的有论大餐,奉受众朋友享用。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6,(18)
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2012年,《台声》杂志开辟《两岸一家人》专栏,专门采访报道两岸婚姻年,《台声》杂志开辟《两岸一家人》专栏,专门采访报道两岸婚姻家庭里的亲情故事;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岸一家亲"理念;2015年8月,由台声杂志社发起,中赣核(北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成立两岸一家亲基金,并共同发起"两岸一家亲《台声》赠乡亲"公益活动;2016年,由两岸一家亲基金提供资金,资助《台声》杂志入岛印刷发行,成为大陆唯一一家能够在两岸同步印刷发行的中央级时政类新闻期刊……自此,两岸公益事业携手点亮民间交流之光。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20,(1)
正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9788国内统一刊号:CN11-1469/D2020年,《台声》杂志(半月刊)将继续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突出特色,改进创新,增强可读性,以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需求,服务于两岸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台声》杂志2020年的征订工作开始啦!欢迎各地读者继续支持《台声》,您可通过邮局或银行汇款至我社订阅。  相似文献   

16.
《台声》是目前大陆唯一专门面向台湾同胞的刊物。10年前该刊在北京正式出版,既是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产物,也是广大台湾同胞的愿望。今年1月16日,编辑部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庆祝《台声》创刊10周年座谈会。全国台联会长张克辉等出席并讲话。座谈会由全国台联副会长兼《台声》杂志社社长郭平坦主持,总编辑梁因介绍《台声》10年来的发展情况。《台声》创刊10年来,随着台湾形势及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不断“求新求变”。创刊初  相似文献   

17.
编辑手记     
《台声》2003,(7)
收到本期《台声》,您会感到惊奇———《台声》变样了!是的,信息时代,时移事易速度之快,远胜于白驹过隙,以不变应万变必然会落伍,于人,如此;于刊物,更是这样。求新求变,顺应时代发展和变化,是我们理应坚持的办刊理念,姑且称之为“与时俱进”吧!古人说“文以载道”。于《台声》而言,就是用尽可能好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沟通海峡两岸,使文质兼备且“名”副其实。为此,我们将努力追求之。本期“专家访谈”是新辟的栏目,目的是就两岸之间发生的一些重大的事件以专家的视角进行评论,使读者能够更科学地认识两岸关系发展的走向。本期的议题是《陈水扁…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03,(8)
一、您的个人情况(请在□内打勾)1、您的身份:(可多选)□学生□教师□公务员□职工□军人□企业家□其他(请注明)2、您的性别:□男□女3、您的学历:□初中□大专□大学□研究生以上二、关于《台声》杂志(请在□内打勾)1、您获得《台声》的主要渠道□单位订阅□个人订阅□亲友赠送□《台声》赠送□刊物交换□其他(请注明)2、您经常阅读《台声》吗?□每期必读□经常读□偶尔读□初次读3、您对《台声》哪些栏目比较感兴趣?□每月点评□专家访谈□特别报道□特稿□封面故事□两岸交流□海峡心语□赴台归来□经济纵横□文化广场□海峡情缘□台商…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台声》2011,(10):112-112
尊敬的台声杂志社工作同志,您好!我是《台声》杂志的老读者了,由于我小区距离市邮局甚远,兼我已96岁高龄,身体行动不便,总是不能及时收到贵杂志,无奈之下随信附上人民币20元,订阅最近一期的杂志一本,盼能按时邮寄!  相似文献   

20.
微主题     
《台声》2014,(11):110-110
时光荏苒。随着社会进入数字时代,《台声》杂志亦适时而变,开始由传统平面媒体向新兴媒体发展。2015年,《台声》杂志将全新改版,台声新媒体亦将随《台声》杂志推陈出新,实现传统平面媒体与新媒体间互动联动。未来,台声新媒体将继续营建好《台声》官方微信、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筹建《台声》网、手机《台声》杂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