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乌鲁木齐市人口老龄化,提前走进老龄社会,产生了"未富先老"现象。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养老模式的现状描述,进而探析其养老模式的成因,并为进一步研究乌鲁木齐市作为多民族聚居城市养老模式的发展趋势提供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2.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快速发展的新趋势,“未富先老”作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对养老事业及老年福利发展提出了严重挑战.为应对这种挑战,国家制定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提出以“居家养老”和社区日间照顾为主导的老年福利发展的路径和养老模式.本文即以上述两个老年福利发展文件为蓝本,运用社区照顾的理念和方法,探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区养老模式的特点及其内涵,以及这种养老模式对老年人福利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社区化居家养老论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老龄化的浪潮面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熏养老社会化乃大势所趋。但是,在我国“未富先老”的背景下,大规模推行社会机构养老也不大可能。因此,社区化居家养老是我国养老模式的发展方向,它顺应养老社会化潮流,形成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多赢局面。当前,我国的社区化居家养老应努力完善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三大服务系列。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庞大且“未富先老”,如何更好地解决养老问题,关系民生、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和谐和就业等。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居家养老服务是近年来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方式,符合我国传统习俗.深受大部分老年人的欢迎。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了成都市城区开展居家养老工作的基本情况和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搞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在未富先老的国情下,政府养老保障机构的不足逐渐显现出来,社会化养老体系的构建亟需其它社会力量的参与。民间组织具有多种政府不具备的天然优势,在社会化养老事业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民间组织在社会养老中的功能,提出了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参与社会化养老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社会化养老事业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编辑点题:"未富先老"问题凸显,百姓养老应该靠谁? 话题背景:<中国青年报>报道,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认为,根据西方的经验,养老问题不能全指望政府,大包大揽会让政府的负担越来越重,最终走到国家社会保障濒临破产的地步.  相似文献   

7.
<正>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农村互助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形成了供给多元化、服务多样化的新格局去年秋天,记者到大英县蓬莱镇梓潼村采访旧房改造,四处寻访年轻村民,但碰到的要么三三两两老妪在散步,要么一群老翁坐在乡间茶馆打牌。好不容易拦下个骑摩托的年轻小伙,却是外乡过来打工的。如今的乡村,漂亮宽敞的二层小洋楼处处可见,但"常住户"却是一老一小,年轻人都在外打工。随着我国老龄  相似文献   

8.
村域社区养老保障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桑景艺 《探索》2000,(4):50-51
探索新型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是农村人口发展形势提出的重大理论课题。 一 (一)农村人口老龄化来势迅猛。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农村60岁以上老龄人口7285万,占农村人口总数的7.9%。据有关文献分析,九十年代以来,农村老龄人口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2000年将达到九千多万。有关权威部门宣布,中国已于1999年2月20日进入老龄社会,现有老龄人口1.2亿,占人口总数10%。重庆市农村现有老龄人口300万。……  相似文献   

9.
"反馈模式"和"接力模式"可以用来概括东西方代际文化的特征,中国具有尊老敬老的文化传统,而西方国家则是家庭关系松散,家庭养老文化缺失。而且中西方在养老主体、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法律约束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在我国,要努力弘扬"尊老敬老"的孝文化传统,形成敬老爱老、扶老助老的社会氛围;建立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机构为辅助的养老服务模式,有效利用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的养老服务资源;通过不断创新与老年人相关的就业理念和就业政策,逐步实现老年就业;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推广老龄社会的老年关怀。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全面进入老龄社会,以家庭为主的传统养老模式已经显现出极大问题,年轻夫妻因沉重的经济和照料事务不堪重负,极大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文章通过对调查材料的梳理,分析了传统养老模式已经暴露并将在今后愈加严重的问题,提出和论述了未来农村应当建立以集中养老为主、家庭养老和其他模式的养老为辅的新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1.
李永俊 《当代贵州》2014,(30):57-57
正银发贫困,是指养老保障问题,根据清华大学一份《中国老龄社会与养老保障发展报告2013》显示,由于老龄人口存在养老资产不足、消费和购买能力不足等问题,未来中国可能陷入"银发贫困状态"。清华大学的《报告》指出当前我国"银发贫困"存在的三大问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29日,"五老"志愿者社区行暨"时间银行"启动大会在遵义市红花岗区长征街道办事处黄泥坡社区举行,这是贵州省第一家"时间银行",是贵州为解决养老问题进行的一项有益探索。"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2014年春晚上,歌手王铮亮一曲《时间都去哪了》,唱出了老年人的愁绪。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养老,成为重要的社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即将步入老龄社会。汹涌而来的银发浪潮,对中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提出了挑战,西方社会福利型的社会养老又不符合我国国情。中国农村养老走向哪里?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不仅关系现今1.2亿老人的老有所养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7,(10)
据统计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55亿,占总人口比重17.8%,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国家。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应是我们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从中国老年人口现状、现在国家养老现状以及采取1.在以居家养老为主的情况下,要缓解居家老人的生活压力及其子女的供养压力和成本。2.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共享养老。3.通过社区,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建立养老服务自愿者服务团体。4.引进民营资本,建立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等方法来解决我国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是解决中国老龄问题的基础和核心问题。在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减弱的情况下,社区养老服务成为社会养老的新载体。近几年,我国城市的社区养老服务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关心,发展较快。但是,从总体上来说,针对老年人的社区服务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一些应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延英 《共产党人》2008,(15):45-47
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49亿,占总人口的11%以上。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让老人们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养老问题。养老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着政府的信誉和社会的和谐。为适应老龄化社会和家庭结构发展趋势,必须突破原有的家庭养老方式,建立以社区居家养老和居家护理为主、养老院为辅的新型服务社会化的养老模式,通过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7.
人口老龄化与社区养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俊霞 《求实》2003,(Z1):196-197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不分性别、职业、宗教等,只要在60岁以上的人就称为老年人。1999年10月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到1.3亿,占总人口数的10.6%。据预测,到204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增长到3.74亿,占人口数的24.48%,进入老龄化的高峰期。可见,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21世纪的重大社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的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影响消费品的生产,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等。由于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了挑战,发展社区服务,改变传统的完全由家庭承担养老义务的方式,成为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最重要的出路。 一、社区养老的必要性 (一)家庭的小型化决定了养老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在构建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现实进程中,一方面在政策驱动下,各类社会资本纷纷涌入养老产业,在缺乏足够认知和相应准备的情况下,一些盲目投入不能实现预期效果,反而折戟于这一片蓝海;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与日益增长的老年照护刚性需求依然存在很大差距。而伴随这一情势,"啃老"、"骗老"、"虐老"、"甩老"乃至于独居老人死于家中数日才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07,(3):5-5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老年人口超过—亿的国家,不仅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发展迅速,高龄人口增长过快,而且是典型的“未富先老”,老龄化提前到来,甚至农村还超前于城镇。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社会管理体制尚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要求,全社会对老龄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还没有形成广泛的共识和引起足够的重视。老龄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清醒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讲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扎实做好老龄工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龄人口的增加,养老问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传统的养老模式存在家庭和社会的双重缺陷.成都市天天新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探索了一条社区物业公司介入城市社区养老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