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2007年8月,二师三十团园林五连温黎刚和杨秀珍喜得贵子,而且还是三胞胎,这令一家人欣喜不已。三个儿子成了温黎刚的精神支柱,他拼命干活,要给妻子和儿子更加美好的生活。三个孩子,白白嫩嫩,人见人爱。一年多过去了,就在全家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中时,杨秀珍发现三胞胎有些不一样。"邻居家同岁的孩子早都已经学会走路了,可我家三胞胎都不会。我当时以为,三个孩子可能在行走方面  相似文献   

2.
杨怡 《党建文汇》2002,(1):25-25
近日,记者在图书批发市场看到,《千万别管孩子》、《孩子不能不管》两本书在书摊上并肩叫卖,与此同时,书市上还有一本《管还是不管孩子?》卖得也挺火爆。这三本书把热切盼望孩子成才的家长给弄糊涂了。他们质问:孩子到底该不该管?  相似文献   

3.
正不幸的阿迪力"只要孩子还能活一天,我们就要给孩子人间的父爱和母爱。只要孩子还有一丝生存的希望,我们都不会放弃治疗。"这是三师四十八团十二连吐逊·库完夫妇对我们的真情表露。2000年9月下旬,吐逊的爱人古松汗因病到三师医院住院治疗。一天吐逊正在病房门口抽烟,一个手中抱着孩子的汉族女孩向他走了过来,对他说:"叔叔麻烦你,帮我照看一下孩子吧!孩子已经两天没有吃的和用的了,我出去给这个孩子买些东西。"好心的吐逊这时只想着照看一下小孩子也没什么关系,反正自已闲着也是闲着,就把孩子顺手接了过来。吐逊回忆着当时的情景还说道,记得那女孩子当时  相似文献   

4.
我的孩子离升初中还有三年,但周围的朋友不断地向我们灌输小升初的经验教训。北京的小升初是个不亚于滑铁卢的大战役。我们不得不开始为孩子上什么样的中学纠结了。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父亲  相似文献   

5.
1935年2月12日天刚蒙蒙亮,毛泽东随中央纵队由云南威信向四川方向前进。经过三天的长途跋涉,2月15日,毛泽东来到川南古蔺县白沙场。此时,妻子贺子珍在这里生下了他们的第四个孩子,遗憾的是毛泽东没有来得及与孩子见上一面,贺子珍就把孩子寄养在一个贫苦孤寡的老人家里。随后,毛  相似文献   

6.
“儿啊,妈临走前托你三件事:一是要把我的遗体捐献给国家的医学事业;二是我走后,你要继续资助东明县那个孩子,政府发给咱的抚恤金也要给那个孩子留着;三是想法找找东明县那边的领导,把孩子的户1:7问题解决了,没户口就没法考大学,孩子这辈子就给耽误了!”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3,(7):106-107
【观察记录】我是一名孩子的家长,为孩子的学习操尽了心。为了让孩子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我经常在家辅导孩子,但由于不得要领、方法不当,效果总是不太好,搞得孩子不愿意学,我也很累。恳请“三T公司”的教育专家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3,(23):108-110
【求助记录】我的孩子一直由爷爷奶奶带,两个老人很宠孩子,疏于管教,孩子逐渐养成了一些坏毛病。现在,孩子回到我们身边,可他还像在爷爷奶奶跟前那样任性,甚至无理取闹。作为家长该如何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宽严相济,使其养成良好习惯,是我最关心的。我知道,孩子犯了错误应给以惩罚,不能总是姑息迁就,但如何使惩罚更有效、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请“三T公司”的幼教专家予以指导!  相似文献   

9.
许光达这位身经百战的大将,只有一个儿子,名叫许延滨。为了管教孩子,他给儿子立了三条规定:第一,延滨一上学就住在学校,过集体生活;第二,严格控制零花钱,生活标准向工农子女看齐;第三,不准自己的司机去接送孩子,让延滨自己跑路。他还严厉警告儿子:"在外面不准打我的牌子,如果你对别人讲自己是司令员的儿子,就不许你回这个家。"小延滨是个听话的孩子,父亲立下的三条规矩,他  相似文献   

10.
农七师一二四团七连工会在三秋大忙季节,为职工群众办了三件实事,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一是连队工会办起了托儿所,派专人负责看护教育,使全连30余名幼儿在托儿所里幸福生活,让孩子的父母不再为孩子而担心。二是工会  相似文献   

11.
孩子剧团是在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战的炮火中诞生的。这时,从日本回来参加抗战的郭沫若先生,担任了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会长,得知孩子剧团成立的消息,非常兴奋。他给孩子推荐了一个稳妥的落脚点——上海第一国际难民收容所。所长姚潜修曾是东京左联分盟的成员,与郭先生很熟。 在郭先生主办的《救亡日报》工作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3,(13):109-111
·替你分忧· 【求助记录】当今社会,到处充满竞争,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长大后能成龙成凤。我的宝宝虽然刚满周岁,但我已经开始为孩子的教育而纠结了。今请问“三T公司”的教育专家,最适合孩子的早教内容都有哪些?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4,(11):121-121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但身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然而在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过程中,家长的做法是否正确、得法,就很难说了。“三T公司”育儿专家为你提供一些这方面的常识,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0,(7):112-113
替你分忧 一个星期天,“三T公司”的负责人牧子外出购物,在商场的大门口见到高中时的一位女同学,只见她手牵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孩子一个劲儿地吵闹,非让妈妈抱不可。老同学分别多年相见倍感亲切,便兴奋地聊起来,聊来聊去最后聊到孩子教育问题:“你看到了吗,这孩子懒极了,吃饭等喂、起床等穿、出门等抱,带个孩子累死了。你认识儿童教育方面的专家吗?教教我如何培养一个勤快的孩子吧!”  相似文献   

15.
这部书的出版应当说有某种传奇意味。 它的构思源于一次激情爆发时的灵感。孩子在中国科技大学完成了本科学业后顺利收到了剑桥大学的硕士录取通知,全家高兴之余,父亲突发奇想:要以孩子的成长过程为对象写一部书,一家三口分别进行描述和解读孩子学业成功的原因,提炼出对天下父母和天下学子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和思想。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3,(21):115-115
·替你解难· 【求助记录】我是一名孩儿妈妈,最盼望的是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希望孩子不仅有一个强壮的身体,而且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可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孩子的身体状况很好判断,但对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就不好评判了。请“三T公司”的儿童心理专家予以指教!  相似文献   

17.
<正>34年前的一天,一个可爱的男孩降临到这个世界,荣家父母欣喜不已。但三个月的时候,不幸降临了,孩子不幸得了脊髓灰质炎,致使双下肢残疾,丧失了行走能力,和他同龄的孩子一个个都满地跑  相似文献   

18.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孩子们在学校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孩子在得到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得到了更多的体育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毋庸置疑,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大有益处的。但是怎样才能既照顾好孩子的业余爱好,使其全面发展,又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呢?作为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母亲,我经常思考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焦淳朴 《党课》2012,(6):76-77
1994年,为了让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他们一家三口来到了北京,丈夫开出租车,她摆修鞋摊,生活虽不富裕却也平静。但不幸的是,丈夫因一次意外车祸去世了。很多人劝她带着孩子回老家,这样经济压力会减轻不少,但为了孩子的前途,  相似文献   

20.
6名青岛理工大学的学生在雷山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看到了大山里的孩子为了上学每天要翻山越岭走上几公里,虽然不像城里的孩子伶牙俐齿、见识广博,但他们好学、认真。这次支教活动让几位大学生增长了宝贵的阅历,这是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