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炬 《党的建设》2014,(5):50-51
2013年2月3日,在甘肃视察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渭源县田源泽马铃薯良种专业合作社,对合作社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做法和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依托当地独特的地理优势,近年来,渭源县打造“中国马铃薯良种第一县”,全力推进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形成了集种植、科研、销售一体化的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网上销售、合作社组团闯市场、有机蔬菜卖到国外……在三台县,传统的农业因为有了一支支由乡土能人构成的乡土人才队伍而迸发出新的活力. 近年来,三台县把"人才强县"战略作为撬动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有力杠杆,不断在农村一线发掘乡土人才、在主导产业链上培养乡土人才,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四师六十一团将发展专业合作社作为职工增收创收的途径之一,引导职工组建了丰桃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科盛养猪专业合作社和察合台生态鸡养殖专业合作社,3个专业合作社的挂牌成立,标志着该团农畜产品开始由职工分散经营向有组织的集约化经营转变。这三个专业合作社由该团种植、养殖大户、能人牵头成立,合作社采用"市场+合作社+能人+职工"的方式,按照"五统一"管理原则,统一种养殖,统一品种、统一栽培模式,统一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实行产供销  相似文献   

4.
为开发好“田秀才”、“土专家”这一特殊的人才资源,会泽县马路乡采取多项措施,做好乡土人才的培养工作。不拘一格选人才。通过自荐、群众推荐、组织推荐的方式重点选好三类乡土人才,即生产能人(如种植大户、“养殖大王”、种田能手等)、经营能手(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外出打工的经济能人等)、能工巧匠(如木匠、泥瓦匠、石匠等)。目前已确定了乡土人才156名,其中生产能人87名,经营能手33名,能工巧匠36名,并建立了人才信息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5.
李立同  佟宝成 《新长征》2008,(11):51-51
镇赉县大力开发乡土人才资源,实施“能人带动”工程,使能人经济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亮点,农村能人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一是抓好“三个培养”。  相似文献   

6.
2007年5月8日,在时任凤阳县黄张村委会(现隶属于燃灯社区)主任吴志洋的带领下,由8户农民组成的"黄张种植经济合作社"正式成立。2018年,黄张种植经济合作社已经发展成为拥有360多户农民、10多万元股金、6000多亩耕地和一个面积超过300亩的桃园的国家级农民种植经济合作社。与别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相比,黄张种植经济合作社有几个特点:合作社的产权性质具有多元性:一是合作社成员按户出资入股,构成合作社所有的资本金;二是以合作社资本金购得一片荒地约600亩,现已发展成桃园合作社所有的桃园;三是有6000多亩耕地由各成员自己耕种,合作社为其提供产供销等各种服务,其中有2000亩耕地由合作社统一安排种植玉米作为青储饮料,并由合作社统一销售。  相似文献   

7.
"土专家""田秀才"一直是活跃在达川区广袤土地上的生力军.近年来,达川区牢固树立"抓乡土人才促农村发展"的理念,紧紧抓住乡土人才这支队伍,致力于搭平台、强服务、激活力,促进乡土人才在脱贫攻坚、基层治理的主战场上发挥优势、各显其能,形成了"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的人才链式效应.  相似文献   

8.
刘新民 《学习月刊》2014,(22):95-95
近几年来,我省各地有越来越多的乡土能人和优秀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在当地党委教育培养下,担任村党组织书记,这些致富能人懂经营,会管理,勇于开拓,乐于奉献,对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提升发展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成为我省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相似文献   

9.
8日27日,在七师一二九团八连特色种植园里,一株株累累硕果的辣椒迎风摇动;晾晒场上,辣山椒海竞相红.一二九团谊坪良风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头茬"M8号贵椒"喜获丰收. 一二九团八连辣椒合作社成立于2020年,注册社员400多人,主要从事辣椒种植与初加工.2021年,合作社种植辣椒1.1万亩.合作社按照"订单产品市价收购+年底分红"形式,形成了"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职工"的经营模式,职工亩均收入较种植棉花可增加3500元左右.今年合作社预计可产鲜椒4万吨、干红辣椒五千至七千吨,综合效益将达到每亩5000元以上,总产值达一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一师六团无人不知"施俊英"这个个子不高,说话特温柔的中年妇女。她是该团二连一名普通的苹果种植职工,却让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她是果园高产明星,致富女能人,更是该团首家进入创业园的企业女带头人。◇大胆创业◇2013年,团党委通过政策引领和扶持,鼓励职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种养结合、产供销一条龙走多元增收道路,一时间到团创业园办企业、合作社的能人络绎不绝。二连女职工施俊英就是其中一个。面对团里免费提  相似文献   

11.
<正>刘绍敏,兴城市望海满族乡黑庄村党支部副书记,绍敏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多年来,他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把共产党员的责任扛在肩上,把乡亲们的疾苦记在心头,先后获得"辽宁省劳动模范"、葫芦岛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新能人"、兴城市"十大优秀青年农民"等荣誉称号。兴城市望海乡有着多年果树种植历史,但传统的果树品种及种植方式使得果品产量较低、质量较差,农民往往忙活了一年,口袋里却不见钱。1992年,头脑灵  相似文献   

12.
邹鹏   《云岭先锋》2020,(1):28-29
2019年11月底,记者在景谷县永平镇芒费村康鸿西番莲种植专业合作社收购点看到,西番莲已堆成小山。在合作社工作了4年多的金秀梅夫妇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夫妻俩月收入加起来过万元,合作社事情多时,他们的父母还会来打短工赚钱。合作社负责人周娅玲说:"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目前已有300余户农户加入合作社种植西番莲,全镇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不少农户增加了收入。"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0,(5):25-25
<正>达茂旗乌克镇党委在水土条件好、村民积极性较高的东河行政村前村成立了众惠盛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成立了全旗首个产业链上的党支部,以"支部+合作社"的新模式推动产业发展,带领村民致富。立足实际,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参与。2009年,乌克忽洞镇有1.2万人常年外出,  相似文献   

14.
品种改良——种植脱毒马铃薯增收见效快我省发展马铃薯生产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马铃薯是我省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全省大部分地区适宜种植马铃薯,年种植面积达700余万亩。但是,由于品种结构逐渐老化,多年来的自繁自生使薯种严重感染病毒而退化,导致单产水平低下,产品质量低劣。为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已把脱毒马铃薯种植作为一项温饱工程在全省全面推广。今年全省脱毒马铃薯推广种植的计划面积达300万亩,占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的近一半。据实地验收测产,脱毒马铃薯亩产在1400公斤左右。织金县马场、牛场等乡镇目前推广种植的脱毒马铃薯,高产地亩产达3600公斤,最大单个重达700克,单株最高产  相似文献   

15.
"我连今冬明春将在大棚种植、育肥羊养殖、机车运输、加工制作等方面实现增收190万元,职均增收6000余元。"这是二十四团一连党支部书记贾国其在职工多元增收推进会上的一番话。该团要求基层单位要立足当前,兼顾今后,放远眼光,清晰思路,以14个专业养殖合作社的运行重点推进,鼓励能人牵头,职工自愿入股,参与种植、养殖、设施农业、农机服务、加工制作等,充分发挥合作组织推动农业现代化发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旺苍县通过评比淘汰村"两委"不称职班子成员、遴选农村能人调整充实村"两委"班子力量,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赵永朗:弃百万年薪助力村民奔富路个人垫资250多万元硬化村道路,组织成立畜禽林果专业合作社、核桃专业合作社,切实改变"用水难、用电难"问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6,(12)
正马铃薯是卓资县的主栽作物。近年来,由于马铃薯品种严重老化,亩产量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卓资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作为,与各部门通力合作,通过改善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促进土地流转、科技推广培训等方法推动马铃薯种薯更新换代和科学种植,吸引了众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前来投资。农发项目区全力推行"公司+农场(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利益联结模式,通过"反租倒包""承包经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来,农八师石河子市的农牧团场涌现出一批种植、养殖、农机等专业大户、能人经济,在团场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专业大户、能人经济的现状如何、有  相似文献   

19.
2011年9月15日,必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载入克山县志——14时20分,随着内燃机车的一声汽笛长鸣,由36节车厢组成的马铃薯营销专列从克山站启程,直奔广州. 黑龙江马铃薯专列的南下,不但比其他省份提早上市半个多月,抢得市场先机,且运费要比公路运输减少一半,可谓一举两得.营销专列的开通,标志着我省马铃薯产业已大踏步地跨出省门,走向全国.  相似文献   

20.
"下半年多喂些鸡,再把果园也建起来,现在就是要大胆放手干!"内江市市中区黄桷桥村贫困户黄大度将记者送出家门,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自从被列为"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的对象,村里夜校举办的培训课程他一堂都没落下,村干部和邻居都说,过去一向沉默少言的老黄现在变了. 这样的变化,同样发生在已是致富能人的朱明光身上.作为威远县四方村的大棚蔬菜种植大户,在"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中,他并没有"置身事外".村支书余文祥说:"老朱现在开始热心村务,主动将自家大棚作为培训基地,还手把手指导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用朱明光的话来说,他不想自己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个"土老肥","会挣钱还要会当家、会待人,遵纪守法走正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