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和非洲在国际体系中处于不同的层级,非洲在总体上处于国际体系的边缘,而中国处于国际体系的上过渡区。中非在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但从国际体系层次而言,这些合作还是初步的,有待进一步深化。中非合作也面临一些挑战,中国应将中非合作纳入现存国际体系内,从五个方面着手应对这些挑战。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非洲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都以古韵久远、底蕴深厚、五彩斑斓、个性鲜明的文化而著称于世。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而民相亲在于心相知。作为中国对非洲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加强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推动中非文化互动与互鉴,夯实中非关系的社会或民意基础,使中国"走进非洲"的步伐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3.
文化交流是心灵的对话、感情的沟通和友谊的纽带,国家与国家之间开展文化交流无疑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和促进互利合作。周恩来总理曾经形象地将外交、经济和文化比喻为一架飞机,外交如同机身,经济和文化如同飞机的两翼。这充分说明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国家总体外交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发展与非洲国家的文化关系。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巩固中非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和在建立21世纪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与中非政治、经贸关系并重,为不断加深中国与广大非洲国家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增进彼此的团结与合作作出了巨大贡…  相似文献   

4.
科技合作是中非全面友好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年来,中非友好合作的内容逐渐从政治、经济合作扩展到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领域的合作。中非科技合作也从单纯的政府间合作方式向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尤其是借鉴发展经验、加强能力建设、加强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在中非科技合作中的比重逐步上升,既显示出中非科技合作的巨大潜力,也展示出广阔前景。特别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随着中国与非洲国家传统友好关系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中非科技合作也获得长足发展。中非科技合作始于新中国…  相似文献   

5.
非洲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不可或缺的重要区域。新时代,我们应结合非洲国家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建立科学合理的交流合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深化安全合作、创新经济手段、拓展人文交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行稳致远,提升中非合作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6.
《今日海南》2014,(12):4-5
<正>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与海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非合作圆桌会议第五次大会,11月13日在美丽的万宁市石梅湾开幕。围绕"转型升级、合作共赢"主题,来自35个非洲国家的驻华使节、企业家、学者代表,齐聚海南与中国各界人士就推进中非合作转型升级展开研讨,进一步提升了海南在推进中非合作中的作用和影响力。会上,蒋定之就琼非合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进一步深化与非洲的农业合作。制定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鼓励  相似文献   

7.
中非文化交流互鉴是中非合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非文化交流有助于促进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尊重和互鉴,从而推动中非人民民心相通,为中非合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夯实民意基础,助力中非合作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8.
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同非洲国家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开展集体对话、进行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有效机制。中非合作的最大特点是互利共赢。中国在与非洲的合作中实现了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非洲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在减债、人力资源开发、中非经贸合作等方面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中国成为非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西方国家指责中国在非洲搞所谓的"新殖民主义",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9.
钟非 《半月谈》2004,(1):89-91
2003年12月15日至16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成功举行。这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3年来首次在非洲举行论坛部长级会议。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以及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等13位非洲国家领导人、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联合国秘书长代表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中国和44个非洲国家的外交、负责国际经济合作的80余名部长、国际和非洲地区组织的代表、中非企业家近千人聚集一堂,共商中非合作大计。会议发表了《中非合作论坛-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计划(2004年至2006年)》。中非双方决心共同努力,推动中非长期稳定、平等互利、全面合作的新型伙伴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非全面加强反腐败合作,契合时代发展需要,掀起了中非携手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新篇章。非洲是中国海外反腐败的重要战场,中国为非洲提供了打击腐败的中国方案。中非双方将在制度、政策、文化三个层面进一步破除腐败的束缚,使"一带一路"在风清气正的外部环境保障下,真正成为服务于中非两国人民福祉的绿色廉洁之路。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中非农业合作的叙事范式偏向于单向的中国对非洲狭义的技术转移和广义的利益互惠,而缺乏非洲社区与中国农耕互动的叙述。在政府层面,中非农业合作多为制度性的农耕互动,其可持续性及深入程度的争议一直存在;而在民间层面,农耕合作不仅能够嵌入到本土农耕社区和民众日常生活,而且能够激发当地民众的主体参与,实现从农业技术到农耕文化的互动。无论是在政府层面,还是民间层面,互惠互利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诸多利益相关者对中国农耕文化的接纳程度和主体行动力。可见,中国农耕文化只有通过被本土农耕社区接受,并激发民众的主体参与,从文化互动走向文化互惠,方能深化中非农业合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考验和国际风云变幻的洗礼,更加成熟,更具活力。中非已成为全天候的好朋友、真诚合作的好伙伴、情同手足的好兄弟。今年年初,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4月,胡锦涛主席访问了非洲3国。6月,温家宝总理访问了非洲7国。11月,中国主办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这一系列重要活动,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中非关系的高度重视以及进一步发展这一关系的真诚愿望和坚定决心。在庆祝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之际,本刊就50年来中非在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科技、教育、卫生、民间友好等各个领域的友好关系发展情况,刊登专题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西方国家肆意歪曲和误解日益升温的中非合作关系,不时抛出中国对非洲"新殖民主义"等论调。面对西方的诘难,中国需郑重指出:第一,"中国援非出于私心"的评论是罔顾历史;第二,"中国新殖民主义"的诬蔑属于无中生有;第三,有关"中非关系由政治化变为商业化"的指控属片面之词;第四,关于中国对非"惟‘能源’是图"的臆测更是与事实不符。必须指出的是,新时期中非合作具有以下明显特点:中非关系是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非合作是互利的;中非合作是全方位的合作;中非合作是开放的、包容的;中非合作面向所有的非洲国家。有鉴于此,中国应在如下方面加强中非合作:坚持合作原则,确定合作策略,扩大合作领域,以及完善合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努卡副总统,各位部长,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今天,我很高兴出席首届中国—南非商务合作论坛,同各位朋友相聚一堂,共商深化中南、中非合作大计。在座各位多年来为促进中南、中非友好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我谨借此机会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与非洲相距遥远,但万水千山并没有阻断中非之间的友谊与合作。今年是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50年来,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5.
在"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宏大国际背景之下,中非关系在中国对外关系中占据了为重要的地位。目前中国在非洲的利益至少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和软实力构建等四个方面,然而近年来中国这些领域里的利益在有所拓展的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在坚持"中非合作"战略方针的大前提下,我们需要借助国际法从9个方面全方位地维护和拓展中国在非洲利益。借助于国际法而在非洲显示中国的存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中国争取在国际政治事务中的话语权,增强中国对非洲开展经济合作的政治和军事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中国"负责任的大国"的国际形象,并从实践层面上促进非洲国家实现和平与安全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文化传播交流是我国实施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部署。文化传播交流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实现国际间合作互信,提升我国形象和国际话语权。"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文化交流辅助,通过共性文化交流消除文化心理障碍,从而推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设,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中非经贸投资合作呈现出广阔空间与全新性质.中非合作在给非洲带来新的希望与机会的同时,也让历来视非洲为其后院的西方深感不适.一些西方势力视中国为其在非洲传统利益的严重威胁而对中国横加指责,用意识形态的冷战思维无限夸大中国个别企业在非洲的不当行为并将其政治化.这些带有明显偏见与双重标准的指责在国际上形成一定规模,虽然不会从根本上左右中非关系的总体走势,但对中非关系的干扰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小视,中国政府应坦然面对、充分关注,与非洲国家开展更积极有效的合作,推动非洲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与西方开展对非政策的对话,为中非关系长远发展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8.
《观察与思考》2009,(22):10-10
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当地时间11月8日上午在埃及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开幕。来自中国和40多个非洲国家的外交部长、负责对外经济合作事务的部长和代表汇聚于此,共同探讨如何深化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谋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宏敏 《友声》2011,(4):26-27
【正】由对外友协和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合办的"非洲英语国家对华友好组织负责人研修班"于6月14日至27日举办。34名学员进行了课堂学习、参观游览等活动,参加了对外友协主办的"中非合作论坛—第三届中非民间组织交流会",还赴湖南实地考察,参观了韶山毛主席故居,考察了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评述背景     
正2018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共命运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时指出,"非洲发展不可限量,非洲未来充满希望,中非友好合作前景广阔,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大有可为"。中非双方一直是发展道路上的真诚伙伴,有着深厚牢固的友谊。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非洲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推动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实现中非关系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