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条为了弘扬烈士精神,抚恤优待烈士遗属,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公民在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牺牲被评定为烈士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予以褒扬。烈士的遗属,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抚恤优待。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弘扬烈士精神,抚恤优待烈士遗属,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公民在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牺牲被评定为烈士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予以褒扬。烈士的遗属,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抚恤优待。  相似文献   

3.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近代以来,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为了国家繁荣富强,无数的英雄献出了生命,烈士的功勋彪炳史册,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为了弘扬烈士精神,缅怀烈士功绩,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  相似文献   

4.
《春秋》2018,(5)
正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浴血奋战的烈士英雄。——习近平烈士是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和魂灵,也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和化身。为了弘扬烈士精神,缅怀烈士功绩,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草案)》,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中国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0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政》2011,(9):34-35
(2011年7月20日国务院第164次常务会议通过2011年7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01号公布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弘扬烈士精神,抚恤优待烈士遗属,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公民在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牺牲被评定为烈士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予以褒扬。烈士的遗属,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抚恤优待。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政》2013,(8):31-32
第一条 为褒扬烈士,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烈士褒扬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烈士纪念设施,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为纪念烈士专门修建的烈士陵园、纪念堂馆、纪念碑亭、纪念塔祠、纪念塑像、烈士骨灰堂、烈士墓等设施.  相似文献   

7.
《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6月27日民政部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一条为褒扬烈士,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烈士褒扬条例》,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8.
正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永远铭记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英雄烈士,大力弘扬烈士精神,营造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良好氛围,民政部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开展了"铭记·2018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此次活动首次覆盖全国各地以及境外烈士纪念设施所在地,首次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线上宣传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着重引导人民群众走进烈士陵园、走进纪念场所、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政》2011,(9):37-37
《革命烈士褒扬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1980年4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同年6月4日发布施行的。《条例》实施后,对宣传烈士的英雄业绩和忘我牺牲精神,教育和激励广大公民保卫祖国、献身祖国建设事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政报》2013,(24):8-9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堪为楷模、彪炳史册的烈士。做好烈士纪念工作,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烈士精神教育、鼓舞和激励全区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烈士纪念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8号),进一步加强烈士纪念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18年4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18年4月27日(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英雄烈士的保护,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传承和弘扬英雄烈士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12.
人口计生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产生深远的影响。2002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是我省各级政府依法开展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依据。5年来。“一法一条例”在我省贯彻实施情况怎样,成效如何,如何进一步推进全省人口计生工作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7月23日,福建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对省政府提交的《福建省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修订草案)》进行了初审。与《福建省专利保护条例》相比,修订草案在法规名称上增加了"促进"两字。这标志着我省在推动和保障专利事业发展上,从以往单一专注专利"保护"的阶段进入了并重关注专利"促进"与"保护"的新阶段。"促进"成为此次专利立法修订的核心,也是初审的聚焦所在。  相似文献   

14.
<正>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缅怀英烈,讲述英雄故事,强调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2023年5月1日是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五周年,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弘扬革命文化、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有关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崇捍卫英雄烈士、加强烈士褒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4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组织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五周年集体采访。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五周年的总体情况,法律实施主要相关部门的工作亮点、特点、成效及问题进行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政》2013,(8):32-32
烈士纪念设施是各级人民政府为褒扬烈士而修建的永久性纪念设施,既是弘扬烈士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承载党和人民群众深厚情感的实物载体.为褒扬烈士,做好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工作,民政部近日新颁布了《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这是民政部出台的又一个与《烈士褒扬条例》相配套的部门规章.日前,民政部优抚安置局有关负责人就新颁布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接受了记者采访.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7月26日,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福建省行政执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围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这一主线,紧扣中央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精神,为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条例》主要特点是:强化自我约束。《条例》是我省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战略的一项  相似文献   

1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本次常委会会议于8月27日上午对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普遍认为,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设立烈士纪念日十分必要,对于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形成崇尚英雄、尊重烈士的良好社会风气,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常委会组成人员表示,赞成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建议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通过。  相似文献   

18.
第一条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廿五条精神,本府为表扬在革命战争中阵亡或为革命捐躯之烈士并抚卹和优待其遗属起见特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凡在革命战争中阵亡或在革命斗争中而牺牲之烈士遗属,(包括大革命苏维埃抗日与解放战争各个时期内之主力军地方部队游击队民兵及党政人员地下工作者在内)如有确证及县级以上负责同志或区以上机关证明者,均得享受本条例之待遇。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烈属以烈士本人之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与十六岁以下之弟妹)为限,如其配偶已再婚者,不得享受本条例之优待。  相似文献   

19.
正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2018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惩治亵渎英烈的行为、明确保护英烈的责任主体、强化英烈事迹和精神宣传教育……保护英雄烈士的法律体系日益完善,必将推动形成捍卫英烈、学习英烈的良好社会氛围,让英烈精神融入国家血脉和民族灵魂。振奋人心:构建保护英烈的全方位体系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国内聚焦     
《今日中国论坛》2011,(9):10-11
《烈士褒扬条例》等一批法律法规8月1日起施行从今年8月1日起我国正式施行一批法律法规。包括针对军人、军队的《烈士褒扬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和打击非法使用军车牌号等犯罪的司法解释,以及填补我国施工现场消防技术规范空白的条例和规范集邮市场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