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水族传统体育文化重要内容的原生态传统体育舞蹈仍在水族村落中顽强地保留着,在数百年历史的演进中产生变异,在困境中艰难传承。在少数民族村落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文化整体保护是重要的传承策略,村落民众参与是传承的根本所在,村落集体活动是主要的传承场所,村落经济基础是传承的重要保证,民族文化产业化是传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2014年世界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藏品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故事,却始终沉默,它的沟通与传播,靠的是人。民办博物馆作为公办博物馆的有益补充,它的兴盛,靠的是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其中也包括政协组织。《民办博物馆发展实证研究》的出版,是福建省政协发挥"沟通桥梁"作用的成果,也是民主协商深化的又一成果。...  相似文献   

3.
袁旭东 《人民论坛》2012,(11):154-155
文化传承与价值传承是人类社会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种社会活动。传统的文化传承是价值传承的重要载体,但是随着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和发展,传统的价值传承受到了巨大冲击,文化导师与价值导师相分离甚至错位。该文在反思传统价值传承方式的基础上,从文化反哺的视角探讨了价值传承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在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中,孝文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与传承纽带,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14问更加重视传统文化传承说明了什么?精彩语录: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在如何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问题上,我们需要在最基本的两个问题上作出回应:其一,我们要传承什么?这实际上就  相似文献   

6.
布依族传统节日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文化多样性的维护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面临传承与发展困境。规划建设布依族文化生态重点保护区、加强节日文化非遗传承人保护与培养、多层级常态化开展节日文化活动、多形式记录与保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成为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需要明确传统民族文化在文化强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来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公益事业,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使我国成为真正的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8.
提升彝族文化软实力是传承与发展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工作任务。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彝族文化软实力的实质及其特征,探讨民族文化软实力与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关系,提出在民族文化软实力提升目标下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都明确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高度重视文化传承的主体研究,当代大学生是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创新最重要的主体。新的时代背景下,广大学生在传统文化认知认同层面存在"浅""乱""偏""单"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高校在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耦合,彰显网络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扩大大学生文化认知、增进文化认同、提升文化素养、塑造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0.
家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传统社会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传承和创新家训文化,要注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合,强化家庭与其他教育主体的相互配合,加强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1.
高峰岗 《春秋》2012,(3):47-51
我们正在进行着现代化的历程,我们的国家、社会日新月异.正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这历史与现代、发展与继承的交叉路口,我们不能不提及一个充满魅力而又让人感到沉重的话题——传统文化。如何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传承古代文明?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好的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如何既对得起子孙又无愧于祖先?需要我们认真的思...  相似文献   

12.
陈洪源 《传承》2009,(4):106-107
企业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应该积极作为,企业文化是切入点,企业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实用"的视角。企业文化建设应该融贯中西,给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注入活力因子;企业应与政府亲密合作,创建"共赢"的合作模式;企业参与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思想要解放,形式要创新。  相似文献   

13.
企业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应该积极作为,企业文化是切入点,企业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实用"的视角.企业文化建设应该融贯中西,给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注入活力因子;企业应与政府亲密合作,创建"共赢"的合作模式;企业参与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思想要解放,形式要创新.  相似文献   

14.
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因为传统艺术的文化生态在当代社会的快速进程中已经发生了改变,而将传统艺术归于学校传承总体上促进了传统艺术的发展,但实践中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不同于传统艺术的自然传承,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环境中,更需要研究艺术品种的文化特点,确定遗产保护的形式,继而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最后还要兼顾文化市场的培育,以实现艺术遗产在新的生态环境中的健康传承。  相似文献   

15.
地方传统文化是历史传承下来厚重且宝贵的资源,地方传统优秀文化是涵养文化自信的厚土,文化自信提升需要地方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繁盛作为基础,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地方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进行分析,找出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着重探索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提升协调推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振兴戏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有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时期,古老的戏曲艺术面临着观众流失、人才断档、剧种失传等诸多问题和挑战。解决好这些问题既是振兴戏曲的现实需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7.
杨佩 《协商论坛》2012,(3):26-26
“长期以来,在中小学教材和大学教程中,传统文化比重少得可怜,文化传承面临着严重的断裂危险。”对此,驻豫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王全书深为担忧。他建议,要充分发挥国民教育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传承作用,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8.
现今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视不言而喻,而目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乡土村寨文化遗产面临着诸多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该文以贵州梭嗄生态博物馆为例,聚焦传统乡土村寨文化保护中文化记忆和传承中存在的原住民参与意识薄弱,参与性不强的问题,将参与式影像实验引入贵州梭嗄生态博物馆的保护与传承之中,以激励贵州梭嗄生态博物馆当地原住民积极、主动参与其中,用手中的摄像机自发拍摄、记录和讨论贵州梭嗄生态博物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不断丰富和扩充我国传统乡土村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途径和媒体组织方式,进一步整合我国传统乡土村寨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秉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规制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合理性、建设性的阐释。内含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形成于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中,历史传承使中华优秀的文化基因得以延续,时代创新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化。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传播中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中国故事为世人所知,增进对外交流与自信;中国精神被传扬,提高国际舞台上中国话语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20.
四川彝族传统节庆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包含着优秀的德育资源,是彝族节庆文化之魂。随着四川彝族地区现代化的推进、西方强势文化的进入,越来越多的彝族群众关注当下的流行文化,渐渐疏离了传统节庆文化,这导致彝族传统节庆文化中的优秀德育资源传承陷入尴尬境地。文化的发展强调与时俱进,作为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彝族传统节庆文化,梳理并做好优秀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能激发传统节庆文化的活力,实现德育资源的当代传承,开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