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康》2021,(9)
正推进南浔古镇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有利于保留大运河原始文化,打造省级大运河保护样板地,更是对全国、全省运河古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加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研究,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南浔古镇是江南运河文化钟灵毓秀的"人文荟萃地",保护大运河文化和江南古镇文化的根植性与多样性,促进南浔古镇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对全国、全省运河古镇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具有样板效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调研背景】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分支,古镇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国家的文化名片,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丰厚的文化遗存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软实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南浔古镇以其资源的独特性和文化的丰厚度被誉为"江南六大古镇之首",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多年来,南浔区委、区政府高  相似文献   

3.
<正>西沱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是首批国家级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但由于对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认识不足,加之不合理的开发建设,西沱古镇从整体景观到单体建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加强西沱古镇保护刻不容缓,近十年来,石柱县镇人大及人大代表一直呼吁加强西沱古镇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县人大常委会更是从多个方面推动西沱古镇的立法保护工作。经过多年酝酿和论证,《西沱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条例》终于破茧而出。  相似文献   

4.
正【摄影报道王春潮黄慧梅】武夷山市五夫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近年来,五夫镇人大主动作为,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与文化保护开发、旅游产业结合,积极打造"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开发古镇""农业种植大镇",助力五夫升级版美丽乡村建设。保护开发并举,为美丽乡村建设留住乡愁。贯穿五夫村、兴贤村、五一村,汇集了兴贤书院、朱子巷、刘氏宗祠等众多文物古迹的兴贤古街,是五夫朱子文化遗存遗迹最集中的地方。为了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需对其进行保护性修缮,同时需要将3800米电缆入地敷设、迁移及更换表箱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已经评选出七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而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名镇的研究一直处于不受关注的状态.文章在对民族8省区历史文化名镇进行分类整理的基础上,选取了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云南省孟连县娜允镇、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作为研究对象,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的研究视角出发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认为历史文化名镇在"传统-现代"的转型中可以能动地产生新的功能与结构,促进产业融合与文旅融合的发展,并作用于古镇的发展之中.同时,在古镇的发展中要认清文化遗产在"传统-现代"转型中出现的多种关系,兼顾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此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创新性保护才是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名镇"传统-现代"转型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6.
古镇旅游开发须未雨绸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古镇旅游资源丰富,品位独特,2002年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达20个,之后还评定了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其中有6个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相似文献   

7.
正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以来,西沱古镇陷入古建筑一边复建、一边继续垮塌的怪圈。2014年施行的《西沱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条例》为古镇保护带来契机,支撑起建设"库区周庄"的梦想。"西沱镇旅游发展总体形象定位为‘长江古水埠·千年云梯街',要成立古镇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理顺旅游开发管理体制……"2015年11月24日,重庆石柱自治县委、县政府在西沱镇召开现场办公会,敲定相关事项。  相似文献   

8.
隆里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住户军民整城三千七,城周小寨七千三,全城建筑制度,实为军事驻守之需,由"城"转变为"市""镇",铸就了今天的隆里古镇."市""镇"化的发展,集中体现在"耕读"文化的复兴或强化上.隆里古建筑可见出时间、时代对它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还有着巨大的,来自于空间的作用及影响.在经过了由"军"到"民",由"客民"到"隆里人"这样两次或双重的文化书写,使隆里建筑实现了由"记号"到"符号"的历史转变.隆里为我们具体展示出了建筑,符号和文化间的奇特关系和各关系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9.
正南浔作为一个小镇,数百年来一直长盛不衰、人才辈出,南宋时"耕桑之富,甲于浙右",明代号称"江南雄镇"。被赞誉为江南六大古镇之首的南浔,一定有其深层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南浔的与众不同,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南浔受惠于运河文化。京杭大运河福荫千年、恩泽至今。南浔是运河小镇,流淌的运河,为其带来了连绵不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文化流、财富流。南浔得益于海派文化。进入近代社会,特别是上海开埠之后,南浔近水楼台先得月,较早  相似文献   

10.
枫泾古镇     
马婧婧 《传承》2009,(13):46-47
江南水乡被称为最有中国味的地方,那阡陌纵横的水道养育了低吟着吴侬软语的粉色佳人。枫泾,与周庄、同里、西塘、乌镇、南浔并列为全国六个著名江南水乡古镇。这里历史的陈旧和传统的秀美让人魂牵梦绕。它是让人返璞归真的栖息地,也是上海唯一一个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相似文献   

11.
《公民导刊》2010,(1):57-57
<正>巴南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前身是有着3000年历史的名邑巴县,是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先后涌现了英雄将军巴蔓子、"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辛亥革命志士杨沧白等优秀儿女,孕育了绚丽多姿的巴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陪都文化、民间文化、知青文化,是西部唯一的"中国温泉之乡",丰盛古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相似文献   

12.
陈敏 《新重庆》2007,(3):31-31,47
重庆古镇旅游资源丰富.品位独特.2002年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达20个.之后还评定了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其中有6个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相似文献   

13.
辛世正 《今日浙江》2008,(20):52-52
近年来,新市镇党委、政府以“创经济强镇、建文化名镇”为抓手,加大对古镇保护与修复的力度,充分弘扬和传承民间民俗文化,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新市镇的文化事业发展。以古镇修复为平台,加强文化传承的阵地建设。新市镇专门成立了古镇保沪力吐渲,提出了“创酬虽镇建史,艺名镇”的战略口号,出台了《新市镇古镇保护和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了古镇保护规划,三年来,  相似文献   

14.
地处秦巴山区深处的重庆巫溪县宁厂古镇,拥有数千年制盐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然而,就是这样一座顶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金字招牌、镇内还有众多文保单位的千年古镇,如今却面临“人走镇荒”的尴尬:保护规划难落实,投入不足,建筑加速朽坏、倒塌,仿佛进入死亡倒计时。  相似文献   

15.
曾原  戴世萤 《思想战线》2003,29(4):60-65
边疆地区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普遍存在着立法、意识、经费、宣传等方面的问题。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三者关系问题的核心是能否将文物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将文物资源作为普通资源纳入到企业中进行市场化经营。在"建立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制度"、"动态式保护"、"参与型开发"、"和谐性利用"等思路指导下,建设"文化生态城镇"是历史文化名镇实现文化与生态、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世纪行》2016,(3)
正一、建立国家协调机制,制定专项法规成立"国家传统村落民居、名村古镇、古宗祠保护开发利用委员会",由国家发改委有关领导牵头,相关部委共同参与,统筹推进其保护、开发和利用。同时根据现有的《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各省市制定与《文物保护法》相配套的"传统村落民居、名村古镇、古宗祠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对其旅游  相似文献   

17.
木渎镇     
《群众》2012,(6):F0004-F0004
小渎镇位于苏州城西,是一个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中国园林古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镇面积62.28平方公里,下辖1个办事处,  相似文献   

18.
<正>过去5年来,湖州市南浔区台办依托区域内优质历史文化资源,注重讲好南浔故事,大力推动对台交流交往,不断提升对台交流效应,取得积极成效。注重寻"根"推动亲情交流南浔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在对台工作中,南浔区台办大力推动开展"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后裔暨南浔籍知名人士后裔回乡寻访活  相似文献   

19.
正南浔古镇,是名扬中外的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江南六大古镇,无论周庄、同里、甪直、南浔、西塘、乌镇,都是我国江南水乡风貌最具代表性的名片,也是我们正在建设的美丽中国的一组个性鲜明的典型群体。把这些名片打造好,把这群典型的品格进一步提升,关键在于把古镇文化遗产保护好,使之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这些年来,南浔古镇十分注重遗产保护,同时,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南浔,众多名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新市镇党委、政府以"创经济强镇、建文化名镇"为抓手,加大对古镇保护与修复的力度,充分弘扬和传承民间民俗文化,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新市镇的文化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