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考察杭州市拱墅区“打造没有围墙的运河文化博物馆”项目,深感大运河“申遗”成功和相关博物馆群的建设,把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有机更新、优化生态环境、提升民生品质、彰显文化特色有机结合起来,有力推动了特色文化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2.
许明 《今日浙江》2012,(10):58-58
杭州市拱墅区全力建设可赏可游可学的"运河文化名区"拱墅区段运河是杭州段运河历史留存最多、古迹保存最完整、文化底蕴最厚旅游价值最优的一段。今年以来,以2014年运河申遗为契机,积极化建设,努力打造运河申遗示范区创意产业示范区、  相似文献   

3.
徐成东 《群众》2022,(12):15-1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淮安作为大运河文化带重要标识性城市,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居于重要位置。近年来,淮安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决策部署,强力推进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建设,着力打造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淮安样板”,现代航运、生态廊道、文化旅游功能得到显著提升,流淌千年的京杭运河淮安段被赋予绿色新动能,与日新月异的“运河之都”共同谱写新时代“壮丽东南第一州”繁华盛景。  相似文献   

4.
张来根 《群众》2021,(4):17-18
流淌2500多年的大运河,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宝贵财富,也是扬州重要的文化名片。作为运河“长子”的扬州,有责任有义务扛起“让古运河重生”的重大使命,用现代的理念、现代的表达、现代的元素、现代的策略,让大运河扬州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不断彰显“现代范”。  相似文献   

5.
今日大运河     
石永民  王戈  周颖 《今日浙江》2006,(20):42-43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1000多年历史的现实见证,是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为实现还河于民,近年来,杭州市对运河(杭州段)进行了综合整治。今天的大运河,水清、岸绿、景美。沿河两岸绿色的公园成为市民健康生活的好去处;宜人的滨河环境,成为中外游客观光的黄金宝地;有着厚重历史的文物遗迹,正成为青少年沉淀心灵、追忆历史的好“课堂”……□万人手拉手进近大运河沿运河城市的各领导在长卷上签名,呼吁加强运河保护和申遗运河博物馆半景厅动画《漕运故事》江桥渔火43今日大运河@石永民 @王戈 @周颖  相似文献   

6.
11月下旬,初冬的阳光暖暖的,拱墅区桥西直街的老街坊陈伯坐在运河岸边和几个老友聊着天。对于现在的生活,他一脸的满足感,“拱墅这几年的发展,带来的是看得见的变化。就说这大运河吧,以前又脏又臭的运河水,现在已经大大改善了,不光水干净了,周边环境也好了很多。”  相似文献   

7.
<正>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是千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就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江苏是大运河沿线8省、市中开挖时间最早、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为丰富的省份。省委明确提出,要推动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此,必须以更高水平的法治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  相似文献   

8.
梅耀林 《群众》2021,(4):33-34
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沿大运河地区突出文化特色和生态优先,一体建设高品位的文化长廊、生态长廊、旅游长廊,打造江苏的美丽中轴”。江苏是大运河的发祥地,也是大运河沿线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丰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大运河江苏段纵贯南北约790公里,流经8个设区市,37个县(市、区),沿线常住...  相似文献   

9.
正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统筹,也需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被赋予运河文化国际交流平台的重任,发挥好平台、桥梁的独特作用,将会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十分积极的贡献。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重大意义在于:将其打造成展示中华文明的金名片,被世界认可的国家文化符号,彰显文化自信的地标性工程,中华文脉的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8,(22)
正江苏是大运河的发祥地,也是京杭大运河沿线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丰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大运河流淌着的不仅是奔流不息的河水,更重要的是绵延不绝的文脉。大运河江苏段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新时代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省委书记娄勤俭深刻指出,要把江苏段建设成大运河文化带中最精彩的一段,让人们一提到运河想到的是江苏,欣赏运河之美首选到江苏,研究运河文化必须到江苏,展示运河形象全国向  相似文献   

11.
<正>十大文体特色项目:体现公共文体服务传承性、融合性和多样性在漫长的历史文化演变中,拱墅因河而兴,拥有丰富多样的运河文化遗存。因此在公共文体建设中必须传承与发扬好本区域的市井文化、工业文化、漕运文化、码头文化和民俗文化。通过评选,拱墅区首批“十大文体特色项目”应运而生,分别是:上塘街道“浙江诗人之家”、祥符街道“悦读之家”、半山街道“民俗文化”、康桥街道“青春排舞”、米市巷街道“米市文化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浙江》2009,(9):I0004-I0004
近年来,杭州市拱墅区司法局以改善民生、保障民安为己任,积极发挥司法行政各项职能,成绩显著。该局先后被授予“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依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级文明单位”;连续六年荣获“杭州市司法行政系统集体三等功”,2008年荣立“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集体二等功”;在杭州市司法行政系统工作目标综合考核中连续名列前茅。该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拱墅区还被评为“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区”、“浙江省安置帮教先进城区”,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政法工作会议上,该局还作了典型发言。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7,(35)
正从2015年开始,杭州市拱墅区提出建设运河智慧网谷。一个依托新兴产业支撑的现代产业之城、开放众创之谷呼之欲出。届时,运河智慧网谷可实现年产值600亿元以上,年税收10亿以上。在日前举行的"杭州市拱墅区2017年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暨招商引资大会"上,数十个重量级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其中,顺丰、新浪、奇虎360将目光瞄  相似文献   

14.
<正>运河千年流芳,拱墅自古繁华。流淌千年的古老运河不仅凝聚了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文化,同时也赋予了拱墅区深厚的文化底蕴。拱墅因运河而美丽,而运河也因当代拱墅人的创新与智慧而被赋予了全新的文化内涵。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中国刀  相似文献   

15.
杭州市以守好"红色根脉"的政治担当,深入挖掘、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经精心组织考证,首次确认杭州市狮虎桥河下2号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浙江省委机关在杭州的办公地点。为切实保护好、利用好红色资源,拱墅区会同省、市相关部门,对省委机关旧址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并于建党百年之际建成省委机关旧址陈列室等纪念设施。在此基础上,通过举办启用仪式、成立大运河红色文化联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规模最大、活态利用最好的人工水道,在华夏大地上贯通南北,沟通庞大水网,打破地域界线,催生城市文明,滋养两岸人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调研,听取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生态修复及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等情况介绍。他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  相似文献   

17.
许勤华 《今日浙江》2006,(17):26-27
拱墅区地处杭州城北,拥有占区域面积2/3的农村腹地。随着城区功能定位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杭一棉、浙麻、杭丝联等一大批重点工业企业走向衰落。2001年3月,杭州市分区规划调整后,拱墅区按照建设大都市中心城区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八八战略”,立足区情实际,以主动作为和自我超越的勇气,在大杭州新一轮发展机遇中,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兴区、环境立区、商贸富区、工业强区”四大战略,打造“汽车拱墅、物流拱墅、居住拱墅、文化拱墅”四大品牌,不断推进工业老区向商贸新区“、城郊区”向“中心区”的转变。加快结…  相似文献   

18.
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利在千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昆 《北京观察》2006,(5):40-41
京杭大运河具有的深厚人文底蕴和巨大的历史魅力,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近年,沿线城市纷纷关注运河,挖掘运河文化,利用运河生态人文资源,推进城市建设。作为京杭大运河北端最重要运河城市通州,巨资美化运河,做深做实运河文章;江南运河城市杭州、苏州、镇江、常州等结合运河文化,让城市亮起来、美起来、富起来;中部聊城、济宁结合运河生态,建设北方水城。运河沿线城市纷纷全力打造运河文化城市品牌,彰显了运河的历史、人文、生态潜在的巨大张力,充分展示了运河这一人类文化遗传的独特价值。人们在实践中,更加认识到大运河的精神财富和…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江苏是大运河沿线8省市中开挖最早、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丰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设大运河文化带"被写进2018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娄勤俭在扬州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要抓住大运河文化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运河城市发展提供了遵循和重要契机。常州市委市政府从水态、文态、业态、生态、形态五个维度科学规划,全力推进世界遗产与现代城市的有机融合,还河于民、还景于民,创造良好的生态效应、独特的文化魅力、丰富多彩的空间环境,实现大运河遗产的全民共享与永续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