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坚定不移地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市场经济价值取向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独特格局。量大面广的民营企业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毫不夸张地说,浙江的改革开放史,就是民营企业的成长史、发展史。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国资委 《今日浙江》2008,(16):I0002-I0006
一、浙江国有经济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变化,经济问题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全国第14位跃升到现在的第4位。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省委、省政府着力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在浙江营造和形成了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3.
七月流火,年已过半。与往年一样,浙江如期迎来了经济社会发展半年报。不一样的是,浙江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的取得,经受了更加复杂严峻形势的考验,付出了更多艰辛和努力,来之不易。欧债危机深化,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这给倚重外向型经济的浙江以不小打击,年初主要经济指标大幅低开。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工业经济利润下降,全省财政逐月减收——在保持了长达30余年全国领先的快速增长之后,浙江出现了当前的相对性低增长。难能可贵的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不为困难风险所阻,坚定信心、逆势奋进、克难攻坚,主要经济指标触底企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企稳趋升、稳中有进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于新东 《今日浙江》2014,(24):36-36
正即将过去的一年,浙江经济在新常态中走出了不平常的发展之路,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新成就。必须充分肯定浙江经济发展新成就,客观辩证分析新常态,与时俱进确立新思路,推动浙江经济健康稳定持续繁荣,开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2014年的浙江经济发展可以概括为:理性更足、个性更明、韧性更强、弹性更大、悟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显著特征和突出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成为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生力军,成为扩大就业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最大来源,成为浙江由资源小省发展为经济大省的主体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浙江改革开放的发展史,就是浙江人民的创业创新史,就是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史。  相似文献   

6.
6月的浙江大地,风和日丽,夏收夏种正当其时。一幅描绘浙江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靓丽画卷,展现在全省人民面前。  相似文献   

7.
沈彦中 《今日浙江》2012,(12):27-29
6月的浙江大地,风和日丽,夏收夏种正当其时。一幅描绘浙江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靓丽画卷,展现在全省人民面前。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人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生态观,是借用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而来的。“可持发展”理论本原意义上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共产党人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生态观强调的是共产党与执政环境,特别是党与人民群众之间血肉相联、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吕建楚 《今日浙江》2009,(12):54-55
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创意、高流通特点,是一个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经济系统。浙江是资源小省,推动浙江经济义好又快发展,需要不断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发展义化产业实现经济新的增长,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经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徐茜 《传承》2010,(24):156-157
《淮南子》是西汉前期刘安及其宾客集体撰写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理论。《淮南子》的生态环境观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观、生态环境保护观和生态伦理思想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淮南子》对当时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所在。《淮南子》中的生态环境思想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今日浙江》2010,(1):F0004-F0004
作为关系浙江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浙江电力公司以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大胆改革,不断创新,履行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可靠优质电力保障”这一企业宗旨,以自身的科学发展保障善浙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是浙江发展成绩的内因和动力浙江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正是由于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使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概括而言,浙江改革开放的特点和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冯飞 《今日浙江》2020,(7):24-25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省考察,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浙江大地、浙江人民、浙江干部的深情厚爱、由衷牵挂和亲切关怀;充分体现了对浙江工作的充分肯定、对浙江发展的殷殷重托,使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充分领会总书记浙江之行的深刻用意总书记四天“浙江行”,去的地方、关注的问题、提出的要求都蕴含着深意。  相似文献   

14.
<正>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表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跨越6000美元后,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许多深刻的变化。2008年,浙江人均GDP为42214元,按照国家公布的2008年平均汇率换算,全省人均GDP达到了6078美元,标志着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成败非常重要。如果我们能够成功逾越,则可顺利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可以跻身发达国家与地区的行列。  相似文献   

15.
邹自景 《今日浙江》2008,(24):36-36
浙江是一个创业创新、充满活力的地方。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的成就令全国和世界瞩目。同时,从全国层面来看,我觉得浙江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应该说是最合理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协调的地方,城乡差距最小的地方,也是体现科学发展观最充分的地方。同时,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浙江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在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完成党的工作任务过程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创造了很多很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我省素有"诗画江南,山水浙江"的美誉。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充分发挥浙江山水资源优势,发展休闲旅游经济,是一个亟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浙江》2011,(16):F0004-F0004
浙江省国税系统致力于发挥税收职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国税收入呈现持续、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财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张军 《今日浙江》2010,(13):23-25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新阶段,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浙江该如何应对挑战?如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和文施“生态立省”战略,扎实推进生态义明建设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一、浙江国有经济在竞争中发展壮大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变化,经济总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全国第14位跃升到现在的第4位。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  相似文献   

20.
张晓明 《传承》2009,(10):106-107
作为经济史学者,黄宗智教授对没有发展的商品化提出了过密型商品化理念,即可能通过充分地利用家庭劳动力而带来较高的家庭收入;对于在中国存在没有公民权利发展的公众领域的扩张这一悖论,他则用"第三领域"这一概念的引进加以解释;认为微观的社会研究和地方史研究方法有利于避免规范认识的错误导向;倡导"实证—理论—经验"和走向微观的社会研究思路乃是基于他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倾向的深入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