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刘捷 《法制与社会》2011,(6):125-128
公安新闻工作的开展与公安舆论危机的生成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警方要做好舆情的监测和分析,预先做好防范,防止涉警案件或事件引起的媒体炒作产生公安舆论危机而对公安工作造成消极影响。本文指出正确引导新闻舆论,才能确保警民和谐关系的维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提供便利的同时,网络的应用与发展也埋下了可能引发高校网络舆论危机的隐患,如何预防和应对高校网络舆论危机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根据发源地的不同,高校网络舆论危机分为基于高校内部事件引发的网络舆论危机和基于外部社会事件形成的网络舆论危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全面把握学生动态,对学生遇见的问题提供及时的帮助,促进学校和学生双方实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郗琳  李斌 《中国检察官》2010,(21):56-58
近年来,检察机关因为各种事件、案件而卷入网络舆论之中,涉检网络舆情备受关注,所谓涉检网络舆情,是指众多网民通过互联网对涉及检察机关的事件、行为、问题等发表言论,可能或已经对检察工作或检察形象产生重大影响,并进而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意见的汇总。  相似文献   

4.
谭语 《法制与社会》2014,(7):115-116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微博凭借自身的便捷性、及时性、低门槛性在全社会迅速风靡。微博所引发的信息传播模式的颠覆性转变,影响和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司法当然也无法置身世外,近年来,司法领域所掀起的微博舆情一轮接着一轮:微博曝光启动司法程序;微博之直播司法审判;微博舆论压力引发再审程序……微博对司法特别是司法公正、司法公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通过对微博影响司法方式的探讨并着力分析了微博对于司法公开、司法公正的强大影响,力求为建立微博及微博舆论与司法的良性互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王勇 《青海检察》2010,(1):48-50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正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要渠道。我国网民已达3.38亿人,居世界第一,规模庞大的网民通过网络表达个人意见和意愿,形成一股巨大的网络洪流,使互联网成为“放大镜”和“加速器”,一个细小的案件,一起微小的事件,通过网络的“传播”,均可能引发巨大的网络舆论效应,进而形成公共事件。如何妥善应对政法网络舆情,提高司法公信,已成为一道严肃的新课题,本文从基层政法机关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应对政法网络舆情的冲击,提出初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于滔 《中国监察》2014,(3):37-37
正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大的热点敏感事件,及时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调查处置、第一时间发布、第一时间引导,牢牢控制舆情的主导权。中共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中指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完善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把握重点,精准抓好党风廉政网络舆论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处置涉检网络舆情工作中,丰县检察院从强化自身建设入手,提高认识,完善机制,树立正确的舆情观念,克服“瞒、慢、蛮”的工作弊端,做好涉检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发现和引导处置工作,成功疏导了3起可能引发的越级上访事件,进一步提高了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移动互联网与智能终端的广泛运用对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和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崭新课题。网络意见领袖是活跃在虚拟世界场域以其舆论对广大网民以及网络舆情施加很大思想影响的特定公众,他们在营造网络舆论声势、传播和引导网络舆论走势以及制造网络舆论压力等方面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发挥着正负两个方面的作用。只有高度重视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中的独特地位和功能,全面认识网络意见领袖对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作用的独特影响因素,努力探索发挥网络意见领袖对意识形态安全积极作用的有效路径,才能以争取网络意见领袖的科学策略趋利避害,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场域以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总体安全。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工作生活早已与互联网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网络了解社会动态、表达利益诉求、传播思想观念。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注重分析网络舆情"。加强对网络舆论情况的监测研判和引导化解,提高政府应对网络舆论危机的能力,对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网络舆论危机既是公共危机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引发一系列社会危机的重要原因。其生成机制主要有:网络舆论危机的暴发是社会冲突理论的现实反映;网络与网民的自身特性容易导致非理性声音占领网络舆论的主阵地;民主意识的增强与社会诉求机制的短缺导致网络群体极化效应;政府信息公开机制不完善导致网络舆论的蝴蝶效应;社会信用和政府公信力的下降为网络舆论危机的形成埋下了伏笔;基层党委政府应对网络舆论的手段薄弱导致沉默的螺旋效应。  相似文献   

11.
任韧  纪晓炜  杨斌 《法制与社会》2013,(11):173-175
网络舆论是新时期社会舆论的一种特殊表现,以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具有主体复杂及倾向性并以关注名人、明星与政府相关部门为特点;具社会监督、培育社会民主意识的积极作用,同时具有侵犯他人权益、激化社会矛盾的消极作用;完善网络立法、用法律规范舆论,实时监控网络舆情、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加强主流网站建设、巩固主流舆论阵地,培养网络文明风尚、传递网络舆论正能量是掌控网络舆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志刚 《政府法制》2011,(27):36-36
如今,一些地方、部门,一旦有"突发事件",首先想到的是"舆论引导"、"公关技巧",如果事件没解决好,多半会指责"舆论引导不力"、"公关无方",而讳言处置不当。如此思维应对"突发事件",实则是"本末倒置"。史上首家媒体诞生前,突发事件也时常发生。可那时官员手里压根就没有"媒体",更谈不上舆论引导,相反,突发事件中的"谣言"、"流言"却可以满天飞,  相似文献   

13.
韩芳 《法制与社会》2012,(32):112-113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以其开放性、互动性和海量性吸引汇聚了无数网友,在此过程中,网络舆论已经成为舆论监督的新形式。而在网络舆论的监督下,司法审判也更为引人关注,一方面网络舆论加强了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性的监督,增强司法活动的透明度。另一方面强大的网络舆论倾向给司法公正带来新的挑战和考验,一些"媒体审判""舆论审判"现象的出现甚至妨碍了司法独立。因此,如何使司法和网络媒体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寻求两者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彭耀春 《政法学刊》2008,25(4):116-119
舆论引导,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控制行为。公安机关的舆论引导更加直接涉及政府形象和公共安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对做好新时期公安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目标;互联网时代的舆情环境给公安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传播学原理中的“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假说和“培养分析”理论为公安舆论引导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台宣 《中国审判》2010,(7):31-31
本刊讯 湖北省英山县人民法院党组高度重视加强司法宣传、舆论应对工作,于今年年初成立了“司法宣传、舆论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院主要领导挂帅、全院齐抓共管的模式。各庭、室确定一名宣传员,主动与媒体沟通协调,公开法院重大工作部署,积极宣传工作亮点、公正司法和先进人物,唱响主旋律;自觉接受宣传部门、舆论媒体监督,不断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密切注视舆情动向,善待、善导、善引舆情,  相似文献   

16.
政务微博作为政府发布信息、了解民意的新平台,对于塑造政府形象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务微博的出现对政府形象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同时也面临形象工程导致“僵尸微博”大量存在、管理团队不够专业使政务微博陷入舆论漩涡、舆情应对能力不足造成信息传播不及时、网络安全风险影响政府形象等困境.本文认为,应从突出政务微博内容的亲民性、加强管理的专业性、注重舆情应对的及时性、提高网络环境的安全性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刘娟娟 《法制与社会》2013,(23):136-137
近年来,一些已经法院判决的旧案陆续进入纠错程序。这些屡屡发生的个案除却对错案当事人造成伤害,也引发了舆论对司法公正的质疑。较之严谨的立法环节,司法环节因其可检验性更能引发公众的兴趣。而检察机关办理个案维系的不止是案件本身,更是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陈席元 《法制与社会》2014,(22):71-72,74
本文以传播学、群体心理学为指导,参循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兰和律师在李某某案前后舆论互动情况,借助微博分析工具形象展示了新闻事件聚焦下的律师形象;针对李某某案中舆情民粹化倾向,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分析了成因,提出所谓"媒介审判"不过是司法不健全现状下的伪命题,当事律师作为意见领袖应谨慎操控舆论方向;最后,本文对构建健康的"律师——媒介"关系,促进公平法治给出了可行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谢正良 《法制与社会》2011,(10):200+204-200,204
政法机关舆论引导工作曾经发挥过积极有力的作用,但其既往的引导格局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网络的兴起逐渐打破,互联网时代,政法机关舆论引导能力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要提高该项能力,须以提升政法干警的整体文化素质为基础,注重前瞻性的舆论方向引导和事后妥善应对,以网络为重点构建立体引导机制,积极研究新情况,制订相应的对策,化解社会矛盾,为社会稳步发展和国家法制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和网民数量的日益增加,涉检网络舆论将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这给检察机关带来了新一轮挑战,涉检网络舆情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影响;要想缓解网络舆论造成的负面冲击波,必须正确应对涉检网络舆情,建立快速反应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将网络舆论引向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